-
公开(公告)号:CN101775063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103853.X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C07J71/00 , A61K31/7048 , A61P7/02 , A61P9/10
Abstract: 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皂苷类化合物。提供3种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3种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1:分子量为936,分子式为C45H76O20。化合物2:分子量为1260,分子式为C57H96O30。化合物3:分子量为918,分子式为C45H74O19。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是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3种新化合物,并呈现浓度依赖性,显示良好的量效关系。这说明,这3种新化合物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小板炎症作用,可以作为治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752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019296.3
申请日:2010-01-11
Applicant: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厦门大学
IPC: C07J71/00 , A61K31/7048 , A61P7/02 , A61P2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血小板活化、聚集及炎症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化合物结构为(25R)-26-氧-β-D-葡萄吡喃糖基-5α-呋甾-3β,12β,22,26-四醇-3-氧-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半乳吡喃糖苷。本发明首次从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活化、血小板钙离子变化、血小板活化信号转导途径及血小板活化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全面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结果提示该化合物是迄今发现的薤白皂苷类化合物中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的物质,大于相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并且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相关炎症的作用。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治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7506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03853.X
申请日:2010-0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C07J71/00 , A61K31/7048 , A61P7/02 , A61P9/10
Abstract: 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皂苷类化合物。提供3种皂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3种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化合物1:分子量为936,分子式为C45H76O20。化合物2:分子量为1260,分子式为C57H96O30。化合物3:分子量为918,分子式为C45H74O19。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是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3种新化合物,并呈现浓度依赖性,显示良好的量效关系。这说明,这3种新化合物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小板炎症作用,可以作为治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75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10019296.3
申请日:2010-01-11
Applicant: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厦门大学
IPC: C07J71/00 , A61K31/7048 , A61P7/02 , A61P2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血小板活化、聚集及炎症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化合物结构为(25R)-26-氧-β-D-葡萄吡喃糖基-5α-呋甾-3β,12β,22,26-四醇-3-氧-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3)]-β-D-葡萄吡喃糖基(1→4)-β-D-半乳吡喃糖苷。本发明首次从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活化、血小板钙离子变化、血小板活化信号转导途径及血小板活化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全面研究了该化合物在心血管领域的作用。结果提示该化合物是迄今发现的薤白皂苷类化合物中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的物质,大于相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并且同时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相关炎症的作用。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治疗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54685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0910041661.8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15/85 , C12N15/8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Bcl-2和人VEGF165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利用IRES片段连接hBcl-2、hVEGF165基因,以AdEasy系统为基础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机制重组构建hBcl-2和hVEGF165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载体。本发明将具有抗凋亡能力的Bcl-2基因和目前促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VEGF165基因重组在同一载体上共表达,在解决了移植细胞在低氧、炎症的条件下生存率低的问题的同时发挥VEGF165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本发明将在心肌梗死的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329777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06260.0
申请日:2011-07-22
Applicant: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5/10 , C12N5/0775 , C12N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凋亡高效表达hVEGF165细胞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该细胞模型以BMSCs作为转染细胞,与hBCL-2和hVEGF165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其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大鼠BMSCs分离纯化,从而获得大量纯化活力良好的BMSCs;2)重组腺病毒转染BMSCs,采用病毒感染复数MOI=400转染72h的BMSCs建立细胞模型。其用途特征是:1)用于治疗心肌梗死等疾病;2)用于移植至受体器官。本发明转染重组腺病毒BMSCs较普通BMSCs的细胞凋亡比例有明显减少,寿命延长,能够高效表达hVEGF165,有利于将该细胞模型移植至受体器官,并且可以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481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93662.4
申请日:2009-11-05
Applicant: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中山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1/28 , G01N21/76 , G01N33/543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人B型钠尿肽BNP快速检测的试剂及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其特征在于:1)包括抗人B型钠尿肽BNP特异性多肽,其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1所示;2)所述抗人B型钠尿肽BNP特异性多肽与载体蛋白KLH连接,并将所述抗人B型钠尿肽BNP特异性多肽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本发明采用噬菌体展示New England Biolabs公司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比杂交瘤技术,缩短了制备单抗从取脾细胞到稳定的克隆株过程的时间;淘洗出来的特异性12肽,分子量小、结构简单,制成试剂盒后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直接用于噬菌体随机多肽库进行实验,具有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654685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041661.8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15/85 , C12N15/8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Bcl-2和人VEGF 165 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利用IRES片段连接hBcl-2、hVEGF 165 基因,以AdEasy系统为基础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机制重组构建hBcl-2和hVEGF 165 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载体。本发明将具有抗凋亡能力的Bcl-2基因和目前促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VEGF 165 基因重组在同一载体上共表达,在解决了移植细胞在低氧、炎症的条件下生存率低的问题的同时发挥VEGF 165 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本发明将在心肌梗死的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