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的交叉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78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54043.3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的交叉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之间交叉连接的技术问题。混凝土管廊管壁预留孔洞或打孔洞,洞口使用U型箍板加强,使用螺栓连接件将混凝土管廊、可更换钢‑混组合管段和波纹钢管廊紧密连接,形成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的交叉连接结构,使用螺栓连接件将外层钢‑混组合管段和混凝土管廊紧密连接,形成交叉连接接口处的隔离圈层,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并保证可更换钢‑混组合管段可在管廊内部更换。本发明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效率高,可以标椎化、工业化生产,可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一种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的交叉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7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954043.3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的交叉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之间交叉连接的技术问题。混凝土管廊管壁预留孔洞或打孔洞,洞口使用U型箍板加强,使用螺栓连接件将混凝土管廊、可更换钢‑混组合管段和波纹钢管廊紧密连接,形成混凝土管廊与钢管廊的交叉连接结构,使用螺栓连接件将外层钢‑混组合管段和混凝土管廊紧密连接,形成交叉连接接口处的隔离圈层,可以有效防止地下水渗入并保证可更换钢‑混组合管段可在管廊内部更换。本发明构造简单,传力可靠,施工效率高,可以标椎化、工业化生产,可以大范围推广使用。

    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7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35560.6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桩内孔桩端劈裂注浆形成人工持力层的方法,先确定需要进行劈裂注浆的目标土层,并选择不同的注浆管布置形式;正常施工桩基,使桩端到达目标土层;通过注浆管首先注入高压空气,劈裂桩端土体;进而通过注浆管注入掺入纤维的固碳浆体;固碳浆体由CO2气体发泡并与轻烧MgO、工业固废(镁渣、钢渣)、工程渣土等混合制备而成;固碳浆体注入后,再次通过注浆管注入CO2气体对浆体进行二次碳化,最终在桩端形成浆脉加固体;施工下一桩基,在各桩桩端形成注浆体,注浆体最终结合形成具有更高承载能力的人工持力层。本发明可显著减少施工桩长,节约成本,提升桩基承载性能,并具有消纳工业固废、工程渣土及协同CO2固定的积极作用。

    一种用于泡沫轻质土顶面斜坡浇筑的自锁模具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5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00375.8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泡沫轻质土顶面斜坡浇筑的自锁模具及其施工方法,模具包括浇筑模具本体,其侧模内侧安装有导轨,上部开口设置,还包括约束组件,其两侧通过与所述导轨连接,能够在所述浇筑模具内腔的上方形成一约束平面,所述约束平面的斜度与待浇筑斜坡的斜度相一致。本发明用于泡沫轻质土顶面斜坡浇筑的自锁模具实现了一步浇筑成型的设计,避免了分步浇筑和模板工程量的增加,优化了施工流程,提升了施工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