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74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040385.9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G01N33/573 , G01N33/574 , C12Q1/6886 , C12Q1/6851 , A61K45/00 , A61P35/00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3泛素连接酶RBCK1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RBCK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肿瘤生存和远处侵袭显著相关。功能实验证明RBCK1通过增强GLUT1介导的有氧糖酵解促进迁移和侵袭,RBCK1激活WNT/β‑catenin/GLUT1通路诱导HCC细胞迁移和有氧糖酵解依赖于PPARγ/PGC1α复合物的破坏。RBCK1促进PPARγ泛素化降解,RBCK1过表达增强WNT/β‑catenin转录活性,从而上调GLUT1介导的HCC细胞有氧糖酵解。不论在体内还是体外,RBCK1在肝癌细胞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依据RBCK1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结果,为今后肝癌患者的潜在靶向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7887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599451.0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富集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磁分离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磁性纳米粒子与聚‑L‑赖氨酸的偶联,聚‑L‑赖氨酸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复合物与叶酸的偶联,聚‑L‑赖氨酸介导的叶酸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捕获血液中的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捕获的肺癌循环肿瘤细胞与血液进行分离等步骤。本发明的磁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分散性,且具有较低的生理毒性,和细胞结合后,具有高效的分离和捕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893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79226.1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分离试剂盒,采用所述试剂盒进行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分离,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磁性纳米粒子送入到磁力搅拌器内,然后加入磁性纳米粒子总重量2‑3倍的乙醇溶剂,随后再加入磁性纳米粒子总重量20‑30%的叶酸,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随后再加入磁性纳米粒子总重量10%的改性石墨烯,搅拌结束,得到叶酸改性磁性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的叶酸修饰的纳米粒子用于癌细胞的分离,分离的肺癌细胞活性可达到92.7%,通过对肺癌细胞的富集分离效率可达到61.3%。
-
公开(公告)号:CN1134994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10052.5
申请日:2021-07-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泛素化酶USP28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胰腺癌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研究发现,胰腺癌肿瘤组织中USP28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且USP28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恶性表型及生存期缩短显著相关;过表达USP28可加速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而下调USP28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生长;USP28通过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和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生长。从机制上讲,USP28去泛素化并稳定转录因子FOXM1,这是Wnt/β‑catenin信号传导的关键介质,USP28介导的FOXM1稳定显著促进β‑catenin的入核,进而导致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而FOXM1表达的恢复可减轻USP28下调导致的抗肿瘤作用。去泛素化酶USP28通过增强FOXM1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促进胰腺癌进展的结果,为今后胰腺癌患者的潜在靶向治疗和预防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708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710403236.3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Q1/68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XRCC1基因多态性在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有效性中的用途。XRCC1基因SNP位点在制备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的检测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首次发现位于XRCC1基因基因的641位点的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SNP来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风险性的方法和试剂盒,并且经临床实验研究验证,本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盒具有良好灵敏性、稳定性和特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5198.9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离的富集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分离装置。往复摇摆组件,包括摆动轴、驱动机构、两个轴座和两个转动连接件,混合组件,包括筒身支架、混合筒和往复旋转机构,往复旋转机构包括有设于筒身支架上的旋转轴、两根弧形齿条和两个主动齿轮,过滤系统,包括通过软管依序相连的过滤器、水泵、富集器和肿瘤细胞储存筒,富集器的底部与正常细胞储存筒相连,混合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软管连接过滤器和肿瘤细胞储存筒形成过滤回路,清洗系统,包括有储液箱、两个泵液器、进液管、冲洗管和万向推拉杆,本装置能使组织液和溶剂充分混合,并且在混合过程中保护循环肿瘤细胞不受损伤,便于后续工作人员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9297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221861.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液小细胞外囊泡的改良提取方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将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按照浓度从低至高的顺序依次垫加入试管底部,形成自上而下浓度依次增加的梯度液,在梯度液最上层缓慢加注粗囊泡重悬液,离心;其中所述蔗糖溶液是pH8.4~8.8的20mm Tris‑HCL蔗糖重水溶液,所述粗囊泡重悬液是将粗囊泡重悬于pH8.4~8.8的20mm Tris‑HCL水溶液中制得,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提取产量,减少样本用量,并能大幅缩短提取耗时,与差速离心和超滤法结合能显著提高提取纯度,临床使用更简便、更可靠、更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5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86139.0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耐伊马替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G01)凋亡的新分子靶标——DUSP21,相应提供了一种抑制靶标分子的shRNA以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shRNA为psc60342或psc60343,其为靶向DUSP21基因并干扰DUSP21表达,能抑制K562/G01中DUSP21的表达,促进K562/G01细胞凋亡,可应用于制备抑制人耐伊马替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和促凋亡的药物中,为治疗耐伊马替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新药的开发提供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9929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221861.5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液小细胞外囊泡的改良提取方法,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将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按照浓度从低至高的顺序依次垫加入试管底部,形成自上而下浓度依次增加的梯度液,在梯度液最上层缓慢加注粗囊泡重悬液,离心;其中所述蔗糖溶液是pH8.4~8.8的20mm Tris-HCL蔗糖重水溶液,所述粗囊泡重悬液是将粗囊泡重悬于pH8.4~8.8的20mm Tris-HCL水溶液中制得,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提取产量,减少样本用量,并能大幅缩短提取耗时,与差速离心和超滤法结合能显著提高提取纯度,临床使用更简便、更可靠、更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49797.1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3 , C12Q1/6869 , C12Q2600/158 , C12Q2600/178 , C12Q2531/113 , C12Q2535/122 , C12Q2539/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尿液外泌体miRNA的分析方法,包括尿液标本的收集,外泌体及其总RNA的提取,cDNA文库的建立及Illumina测序,测序结果的处理和注释,获取样本miRNA表达量的表达信息。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尿液标本外泌体miRNA分析处理,获取miRNA的表达信息;通过建立IgA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数据库,利用靶基因功能预测深入研究差异表达的miRNA,深入研究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IgA肾病的发病及致病机理,为IgA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及理论基础。该方法设计合理可行,能够有效的建立一种无创的精准的差异表达的miRNA方法,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