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3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0206.0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2 ,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系统强度评估方法、系统、设备、介质和产品,本方法通过在新能源场站网侧的电压安全运行范围内调整送端MMC网侧的电压调节指令,并获取电压调节指令调整并进入稳态后的新能源场站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力参数,从而能够精确的识别系统短路比,利用系统短路比来评估新能源场站的系统强度,解决了送端MMC定电压控制方式下新能源场站系统强度评估难的问题,能够在线应用,实施简单,也避免了系统受扰失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90577.9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邹常跃 , 李歆蔚 , 赵晓斌 , 江链涛 , 卢毓欣 , 谭令其 , 乔学博 , 张浚坤 , 黄一洪 , 马凯 , 彭发喜 , 李盈 , 侯婷 , 金莉 , 李凌飞 , 雷二涛 , 史尤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极管整流阀的低谐波海上风电送出系统功率平衡方法和相关装置,应用于新型的不控整流系统拓扑结构。在其拓扑结构中,若干个风电场之间通过选定馈线互相连接至对应的网侧母线,在进行功率平衡时,令选定馈线上的风机运行到零功率;将选定馈线上的风机与运行功率较高的风电场对应母线断开连接;调整选定馈线上的风机运行参数至与运行功率较低的风电场在换流站的对应母线一致;将选定馈线上的风机与运行功率较低的风电场在换流站的对应母线进行连接;对选定馈线中部分馈线执行上述操作,直至风电场运行功率差值满足设定要求。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成本的方式解决风电场功率率差异大,不能实现最佳的谐波抵消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4951.9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陆上直流开关站、多个海上换流站及多个陆上换流单元;海上换流站的交流侧用于连接风电机组,海上换流站的直流侧通过直流电缆接入陆上直流开关站的汇流母线的输入侧;汇流母线的输出侧经直流架空线与陆上换流单元连接,汇流母线的输入侧与输出侧中的至少一侧配置有直流断路器;陆上换流单元的直流侧经直流高速并列开关与直流架空线连接,每回直流架空线与一个以上的陆上换流单元连接,每个陆上换流单元的交流侧用于与一个负荷中心连接;其中,海上换流站采用半桥MMC拓扑结构,陆上换流单元采用具备直流故障清除能力的拓扑结构。本申请能够实现可靠且低成本的超大容量直流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7526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48726.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海上风电直流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陆上直流开关站、多个海上换流站及多个陆上换流单元;海上换流站的交流侧连接风电机组,海上换流站的直流侧通过直流电缆接入陆上直流开关站的汇流母线的输入侧;汇流母线的输入侧配置用于与直流电缆连接的直流开关,汇流母线的输出侧经直流断路器与直流架空线连接,直流架空线经直流断路器接入陆上换流单元的直流侧,每回直流架空线与一个以上陆上换流单元连接;陆上换流单元的直流侧配置有直流高速并列开关,经直流高速并列开关接入直流架空线,每个陆上换流单元的交流侧与一个负荷中心连接;海上换流站与陆上换流单元均采用半桥MMC拓扑结构。本申请能够实现可靠且低成本的超大容量直流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70311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90973.9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线—电缆混合多端直流线路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基于复频域故障暂态解析模型获取不同故障条件下的测量端故障极电压波形,与故障录波进行相似性分析比较,直接地利用了暂态波形蕴含的丰富频率特征,无需对行波波头到达测量端时刻精准标定;采用两个波形相似性指标余弦相似度与平均绝对差相互补充,避免在某种指标不灵敏的故障情况下使故障定位结果失准。本发明的方法仅依靠陆上换流站出线端口的故障录波设备获取测量端故障极电压波形即可实现,无需多端通信;并且无需识别行波波头,可靠性高,所需采样频率仅为50kHz,当前工程中的故障录波采样设备已满足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53437.0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耗能组件、限流元件和耗能元件。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限流元件能够提高耗能元件两端的电压,在故障信号还未传递至该装置之前实现被动耗能,使得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响应更快,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发生后即可消耗盈余功率;同时通过耗能元件与限流元件还能够限制直流故障电流,直流故障电流幅值更低。在故障信号传递至该装置后,通过获取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的运行,使得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故障发生后能够通过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消耗盈余功率,进而提高该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83017.7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网逆变器系统的对称控制方法,该方法中锁相环对坐标变换后的d轴和q轴PCC电压同时减去稳态值,然后将误差送入锁相环调节器并进行积分,分别得到d轴和q轴的输出k和θ,并分别作用坐标变换中的伸缩变换和旋转变换,实现控制过程坐标变换中d轴和q轴的对称;功率控制环用于输出所述并网电流基准,在所述功率控制环的功率基准中加入伸缩变换函数,对功率基准做伸缩变换,同时在功率计算模块设置功率前馈对输出功率重塑,得到对称的功率控制环。本发明实现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数学模型的简化,使得稳定性分析过程更为简洁,对于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5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1334.1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桥和全桥内级联的MMC功率模块装置,本发明采用散热件将装置主体内部划分为两个用于放置主回路组件的置物空间,然后将半桥模块的半桥主回路组件与全桥模块的全桥主回路组件集成于装置主体内部,通过半桥模块与全桥模块背靠背对称分布,进一步通过半桥模块与全桥模块的对称结构的级联设置,减少了模块体积,提高了模块的单位体积功率容量,同时,在装置主体内部的半桥模块与全桥模块能够各自独立控制;且半桥模块和全桥模块内的IGBT模块及电阻背靠背共用一块液冷散热器,简化了散热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498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87522.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送出系统及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多个海上风电机组、多个风电变流器、海上换流站、陆上换流站和受端交流电网。所述风电变流器包括依次连接的风电转换器、风机耗能装置和风电逆变器。本申请取消了陆上换流站直流侧集中配置的直流耗能装置,减少了系统整体体积、重量和成本。控制方法中当监测到所述受端交流电网发生交流故障时,通过计算盈余功率估算值确定触发调用的所述风机耗能装置的装置数量和装置容量,通过触发调用风电变流器内的风机耗能装置以维持盈余功率平衡。因此,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通过触发调用风电变流器内的风机耗能装置以维持盈余功率平衡的同时,减少了系统整体体积、重量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34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94713.3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直流输电电缆和海上风电超导直流输电系统,电缆包括沿电缆几何中心线同轴由内而外分布的第一支撑层、第一超导层、隔离层、第二支撑层、第一绝缘层、第二超导层、第二绝缘层和保护层;第一支撑层内部形成第一中空管道结构,隔离层和第二支撑层构成第二中空管道结构;当不存在外部回流管道时,第一中空管道结构与第二中空管道结构在电缆的两端连通形成第一闭合冷却循环回路,第一闭合冷却循环回路内流通有制冷工质;第一超导层和第二超导层用于直流输电,制冷工质受第一超导层和第二超导层之间的电磁场力驱动,从而实现在无需中继制冷站情况下的制冷工质自驱动,进而更为低成本地实现海上风电的远距离直流输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