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8285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55571.1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4 , A61K47/32 , A61K31/704 , A61K31/337 , A61K31/4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靶向载药复合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胶束表面同时修饰有靶向配体和pH/温度协同敏感聚合物,实现靶向配体在血液循环时(37℃,pH7.4)的“屏蔽”状态和在肿瘤组织时(热疗温度40-44℃,pH6.5-6.8)的“去屏蔽”状态的可逆转变。本发明使用的pH与温度双重敏感具有协同性,更适用于人体的复杂生理环境。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复合胶束充分利用了靶向配体的靶向性和pH/温度协同敏感聚合物的灵敏相转变性质,构建了兼具肿瘤靶向特异性和血液循环稳定性的靶向可逆屏蔽纳米给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0546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45131.8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2 , A61K31/337 , A61K31/4745 , A61K31/704 , C08F293/00 , C08F220/58 , C08F220/54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酶促交联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使用温敏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聚合物胶束体系,在其中温敏性嵌段中引入可发生交联反应的苯酚类基团,使用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类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得到核交联的聚合物胶束,其最低临界胶束浓度明显低于未交联的纳米胶束;制备胶束时加入阿霉素、紫杉醇或喜树,即可制得酶促交联载药纳米胶束。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交联方法相比,其制备方法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和交联快速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种酶促交联载药纳米胶束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增强了稳定性,可以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增加胶束被肿瘤细胞胞吞的效率,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8285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410555571.1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4 , A61K47/32 , A61K31/704 , A61K31/337 , A61K31/474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靶向载药复合胶束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胶束表面同时修饰有靶向配体和pH/温度协同敏感聚合物,实现靶向配体在血液循环时(37℃,pH7.4)的“屏蔽”状态和在肿瘤组织时(热疗温度40‑44℃,pH6.5‑6.8)的“去屏蔽”状态的可逆转变。本专利使用的pH与温度双重敏感具有协同性,更适用于人体的复杂生理环境。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复合胶束充分利用了靶向配体的靶向性和pH/温度协同敏感聚合物的灵敏相转变性质,构建了兼具肿瘤靶向特异性和血液循环稳定性的靶向可逆屏蔽纳米给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0546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745131.8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K9/107 , A61K47/32 , A61K31/337 , A61K31/4745 , A61K31/704 , C08F293/00 , C08F220/58 , C08F220/54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酶促交联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使用温敏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聚合物胶束体系,在其中温敏性嵌段中引入可发生交联反应的苯酚类基团,使用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类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得到核交联的聚合物胶束,其最低临界胶束浓度明显低于未交联的纳米胶束;制备胶束时加入阿霉素、紫杉醇或喜树,即可制得酶促交联载药纳米胶束。本发明的优点是:与传统的交联方法相比,其制备方法具有安全无毒、操作简便和交联快速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种酶促交联载药纳米胶束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增强了稳定性,可以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增加胶束被肿瘤细胞胞吞的效率,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