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非谷氨酸依赖型γ-聚谷氨酸合成菌及其发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8962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053900.7

    申请日:2008-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非谷氨酸依赖型γ-聚谷氨酸合成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NK-LL3),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的发酵培养方法以及适用的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产γ-聚谷氨酸的菌株营养要求简单,传代稳定,而且培养方法简单易行。以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NK-LL3作为发酵菌株,利用糖质原料进行摇瓶发酵,在发酵原料中无需添加L-谷氨酸,这与以往通常采用的需要谷氨酸作原料的微生物发酵相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用于生产褐藻寡糖的用途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5505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068579.4

    申请日:2009-04-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用于生产褐藻寡糖的用途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该菌在含有5ml LB培养基的L管中进行活化培养,然后将活化的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上培养,发酵结束以后离心除去菌体,上清液用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沉淀,去上清后沉淀用水溶解,然后用定性滤纸过滤,之后滤液进行冷冻干燥,得产物褐藻寡糖。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等多个领域。本方法克服了通常制备褐藻寡糖所用化学法需要多重基团保护和去保护步骤、操作复杂及酶法易失活、价格昂贵的缺点。利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而且发酵条件和过程使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超细纤维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7345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53899.8

    申请日:2008-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细纤维多孔膜材料,由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聚乳酸(PLA)组成,比例为PHA占85-100%,PLA占0-15%;纤维直径在20-600纳米之间,多孔膜的孔尺寸为100纳米-10微米。其制备方法为:将PHA和PLA按比例溶于溶剂,制成透明溶液,用注射器抽取溶液,固定于微量注射泵上,通过微量注射泵和高压静电发生器分别控制流速和电压,正对毛细管出口方向安放接收装置,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多孔膜材料。该材料因采用PHA系列聚合物和PLA为原料,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可通过调节静电纺丝条件制成不同纤维尺寸、孔隙结构和孔隙率的多孔膜材料。本发明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73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532768.5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8,CCTCC NO:M 2010182以及利用该菌产生中性植酸酶的方法。菌种接至LB培养基,30℃振荡培养过夜,以1~5%接种量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pH:5.5~7.5,25~37℃振荡培养2~4天;4℃,5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得到中性植酸酶粗酶;稀释10倍后,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中产酶培养基的碳源为麦麸,氮源为酪蛋白胨和(NH4)2SO4。该菌产生的中性植酸酶在pH 7.0时具有很高的酶活;能够应用于鱼类饲料开发,降低水体中磷的污染;还能用于研制生物菌肥,有效利用土壤中有机磷,减少磷肥施用量,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7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32768.5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6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8,CCTCC NO:M2010182以及利用该菌产生中性植酸酶的方法。菌种接至LB培养基,30℃振荡培养过夜,以1~5%接种量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pH 5.5~7.5,25~37℃振荡培养2~4天;4℃,5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得到中性植酸酶粗酶;稀释10倍后,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中产酶培养基的碳源为麦麸,氮源为酪蛋白胨和(NH4)2SO4。该菌产生的中性植酸酶在pH 7.0时具有很高的酶活;能够应用于鱼类饲料开发,降低水体中磷的污染;还能用于研制生物菌肥,有效利用土壤中有机磷,减少磷肥施用量,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一株链霉菌及其应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65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081685.8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49及其应用,即利用该菌生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和产物分离纯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保存于贝纳特斜面上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49,挑取一环孢子接种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中作为种子进行活化培养20-36h;将种子液以5-15%的接种量接种至以淀粉水解糖或淀粉水解糖与甘油为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摇瓶发酵培养48-96h;发酵结束后,发酵液6000~10000rpm离心处理10~20min去除菌体,收集上清,利用5M NaOH溶液将上清调整pH至8,过滤祛除沉淀的杂蛋白;利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了杂蛋白的上清液中的ε-聚赖氨酸分子,蒸馏水洗涤;利用0.1-0.7mol/L的稀盐酸洗脱吸附的产物,洗脱液利用5M NaOH溶液将pH调整到中性;将中性的洗脱液进行透析,去除小分子杂质,冷冻干燥,得到ε-聚赖氨酸固体粉末;本发明中分离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49,具有工业化生产ε-聚赖氨酸的潜力。

    链霉菌Streptomycessp.NK-660及其用于生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5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62088.8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660及其用于生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保藏在贝纳特斜面上的NK660取一环孢子,活化于LB培养基中作为种子液,培养24h后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72-96h;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产物,洗脱液经过浓缩,脱色和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ε-聚赖氨酸固体粉末。本发明中分离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660,具有很强的ε-聚赖氨酸生产能力,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超细纤维多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7345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10053899.8

    申请日:2008-07-2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细纤维多孔膜材料,由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聚乳酸(PLA)组成,比例为PHA占85-100%,PLA占0-15%;纤维直径在20-600纳米之间,多孔膜的孔尺寸为100纳米-10微米。其制备方法为:将PHA和PLA按比例溶于溶剂,制成透明溶液,用注射器抽取溶液,固定于微量注射泵上,通过微量注射泵和高压静电发生器分别控制流速和电压,正对毛细管出口方向安放接收装置,静电纺丝,得到超细纤维多孔膜材料。该材料因采用PHA系列聚合物和PLA为原料,因而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可通过调节静电纺丝条件制成不同纤维尺寸、孔隙结构和孔隙率的多孔膜材料。本发明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一株链霉菌及其应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1846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1685.8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49及其应用,即利用该菌生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和产物分离纯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保存于贝纳特斜面上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49,挑取一环孢子接种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中作为种子进行活化培养20-36h;将种子液以5-15%的接种量接种至以淀粉水解糖或淀粉水解糖与甘油为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中,摇瓶发酵培养48-96h;发酵结束后,发酵液6000~10000rpm离心处理10~20min去除菌体,收集上清,利用5M NaOH溶液将上清调整pH至8,过滤祛除沉淀的杂蛋白;利用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去除了杂蛋白的上清液中的ε-聚赖氨酸分子,蒸馏水洗涤;利用0.1-0.7mol/L的稀盐酸洗脱吸附的产物,洗脱液利用5M NaOH溶液将pH调整到中性;将中性的洗脱液进行透析,去除小分子杂质,冷冻干燥,得到ε-聚赖氨酸固体粉末;本发明中分离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49,具有工业化生产ε-聚赖氨酸的潜力。

    链霉菌Streptomycessp.NK-660及其用于生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5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62088.8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660及其用于生产ε-聚赖氨酸的发酵培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保藏在贝纳特斜面上的NK660取一环孢子,活化于LB培养基中作为种子液,培养24h后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72-96h;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产物,洗脱液经过浓缩,脱色和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ε-聚赖氨酸固体粉末。本发明中分离到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NK660,具有很强的ε-聚赖氨酸生产能力,具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