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2536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491324.0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细胞密度发酵制备小球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发酵罐中安装防水、防爆照明灯;将含有5mL固体培养基的L管藻种活化培养,然后在锥形瓶中光照液体摇瓶扩大培养;再将扩大培养后的藻种接种到带有光照的全自动液体发酵罐的发酵培养基中通气发酵培养,期间流加补碳和流加补氮,并始终保持发酵液中葡萄糖浓度在20%,NH4NO3浓度在15%,发酵进行至60小时,停止补料;发酵总时间为72小时;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液离心,弃去上清,得小球藻。利用本发明的自养和异养并行的发酵方法高细胞密度制备小球藻,工艺简单,发酵周期短,小球藻营养成分完整,使在发酵罐中异养法规模化生产小球藻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73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532768.5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8,CCTCC NO:M 2010182以及利用该菌产生中性植酸酶的方法。菌种接至LB培养基,30℃振荡培养过夜,以1~5%接种量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pH:5.5~7.5,25~37℃振荡培养2~4天;4℃,5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得到中性植酸酶粗酶;稀释10倍后,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中产酶培养基的碳源为麦麸,氮源为酪蛋白胨和(NH4)2SO4。该菌产生的中性植酸酶在pH 7.0时具有很高的酶活;能够应用于鱼类饲料开发,降低水体中磷的污染;还能用于研制生物菌肥,有效利用土壤中有机磷,减少磷肥施用量,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73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32768.5
申请日:2010-11-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具有解磷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8,CCTCC NO:M2010182以及利用该菌产生中性植酸酶的方法。菌种接至LB培养基,30℃振荡培养过夜,以1~5%接种量接种于产酶培养基中,pH 5.5~7.5,25~37℃振荡培养2~4天;4℃,5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得到中性植酸酶粗酶;稀释10倍后,测定发酵液的酶活;其中产酶培养基的碳源为麦麸,氮源为酪蛋白胨和(NH4)2SO4。该菌产生的中性植酸酶在pH 7.0时具有很高的酶活;能够应用于鱼类饲料开发,降低水体中磷的污染;还能用于研制生物菌肥,有效利用土壤中有机磷,减少磷肥施用量,改善土壤微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25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810152753.9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去除剩余活性污泥中重金属的一种方法,采用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T.f)和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T.t),在含有剩余活性污泥的体系中,分别接种上述土著T.f和T.t,淋滤反应在28-35℃下振荡培养,初始pH 4-7。淋滤时间为6-12天。土著T.f和T.t混合菌群淋滤对剩余活性污泥中的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去除率,并且优于T.f和T.t单菌的淋滤效果。土著T.f和T.t混合菌群对剩余活性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达到:Cu 98.32%,Zn 98.60%,Cr 93.47%,Ni 97.88%,As 96.09%。该工艺过程具有耗酸量少、能耗低、处理成本低、金属溶出率高、处理条件温和、常温常压反应、操作简便的优点,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270345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52277.3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及其应用。涉及一株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NK-01 CCTCC M 208005及利用该菌生产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为3-羟基己酸、3-羟基辛酸、3-羟基癸酸、Δ7-3-羟基十六烷酸和3-羟基十八烷酸共聚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 CCTCC M208005在碳源包括葡萄糖或糖蜜或其混合物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本方法克服了通常制备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需要在碳源中加入长链脂肪酸,而容易抑制微生物生长,发酵速度慢,发酵产物产率低的不足。利用本发明的菌种和生产方法,得到高弹性、易于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3-羟基己酸、3-羟基辛酸、3-羟基癸酸、Δ7-3-羟基十六烷酸和3-羟基十八烷酸的共聚物,而且发酵条件和过程使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786147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015481.4
申请日:2005-10-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回注少量土著PHA高产合成菌,“规制”驯化初期活性污泥的驯化方向,促使活性污泥中PHA合成菌成为优势菌群,提高活性污泥合成PHA产率。本发明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单、经济、快速提高活性污泥合成PHA产率的方法--土著PHA高产合成菌回注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造价低廉、易操作的活性污泥驯化装置。其操作步骤如下:采用Nile-Red荧光染色法从试验所用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PHA合成菌,筛选PHA高产菌作为回注用菌;将0.1-0.25g的回注菌(单株)或回注菌群(数株)接种于活性污泥驯化初期的反应桶中,完成驯化周期;排净驯化液,加入发酵培养基和微量元素液进行PHA发酵,发酵结束收集污泥沉淀,干燥,使用氯仿抽提PHA;抽提液经浓缩于冷甲醇中沉淀析出PHA。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活性污泥合成PHA的产率三成至五成。摘要附图是本发明的活性污泥驯化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59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611048418.5
申请日:2016-11-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恶臭假单胞菌为出发菌株建立三氯丙烷降解菌的方法。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修复领域,涉及一种在恶臭假单胞菌中稳定高效表达三氯丙烷降解途径中三个基因dhaA31,hheC和echA的方法及该工程菌的实际应用。优化外源基因的密码子,替换原始基因的启动子及核糖体结合位点,使用无痕的插入方法将优化后的表达框分别整合至恶臭假单胞菌的基因组中,得到稳定且高效表达三氯丙烷降解基因的工程菌。工程菌株接种至工业污水小试装置中,可以在两天内降解2mM/L的三氯丙烷。该发明的工程菌株在小试装置中的出色表现,使其在大规模处理工业污染废水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04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59033.2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聚磷菌及其应用,即一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G2CCTCCM2015302以及利用该菌实现从中低磷含量污水中回收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活化菌种,回注到活性污泥中,驯化活性污泥,然后采用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磷。该方法利用聚磷菌强化生物除磷有效地使污水中的磷得到富集,与磷酸铵镁结晶法耦合实现从含磷量较低的污水中回收磷。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嵌入到当前常用的生物法污水处理工艺当中,工艺改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有利于磷的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62372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63783.2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61L15/28 , A61L15/26 , A61L15/42 , A61L27/20 , A61L27/18 , A61L27/52 , A61K47/36 , A61K47/34 , A61K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创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创伤修复材料是由壳聚糖、γ-聚谷氨酸与肝素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水凝胶型创伤修复材料;其质量百分比为壳聚糖/γ-聚谷氨酸/肝素为2.94/1.03~1.86/0.20~1.03;该创伤修复材料既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制备方法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水凝胶型创伤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载药性能,还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除了可应用于创伤敷料之外,还可应用于软骨修复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药物载体等多个方面,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38759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16223.0
申请日:2014-11-0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和γ-聚谷氨酸(γ-PGA)溶于蒸馏水中,室温搅拌溶解1-3h,置于4℃过夜去除气泡,得到均一水溶液,37℃水浴,1-8min体系由无色透明溶液变为乳白色凝胶,无脱水现象;其中PNIPAM/γ-PGA投料摩尔比范围为9∶2-7∶6,溶液总浓度为20%(w/v)。由该技术方法制备的水凝胶既具有温度敏感性又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而且制备方法简单,省时;不仅成胶速度快,而且可以通过调控PNIPAM/γ-PGA的投料比例而得到不同吸水倍率和凝胶化温度(LCST)的温敏水凝胶,实用范围广。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温敏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载药性能,可应用于药物载体、创伤敷料等方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