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16040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210272083.0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B37/00 , C07C41/30 , C07C4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衍生物。(E)-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Z)-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任何比例E/Z的混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0℃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菲衍生物,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用同样的方法由2-萘酚可制备联萘酚衍生物,由取代苯可制备联苯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09041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229112.3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A01N47/44 , A01N43/90 , A01N43/60 , A01N43/32 , A01N43/30 , A01N43/16 , A01N37/48 , A01N37/38 , A01N35/02 , A01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35/02 , A01N37/10 , A01N37/38 , A01N37/40 , A01N37/44 , A01N43/16 , A01N43/30 , A01N43/32 , A01N43/36 , A01N43/40 , A01N43/60 , A01N43/90 , A01N47/44 , C07C57/44 , C07C59/48 , C07C59/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如(I)所示的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在农药上的应用,用作新型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和瓜类病毒及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瓜菜、粮食、蔬菜、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尤其适合于防治烟草花叶病。(其中各基团的意义见说明书)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968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610129555.1
申请日:2006-11-23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如(I)所示的菲并吲哚里西啶和菲并喹喏里西啶衍生物及其盐在农药上的应用,用作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和瓜类病毒及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瓜菜、粮食、蔬菜、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尤其适合于防治烟草花叶病。式中,n为1,2;R1和R2分别代表一个至四个1-6碳烷氧基、一个至四个羟基、一个至四个酯基、一个至二个OCH2O、一个至二个OCH2CH2O;R3分别代表氢、羟基、卤素原子、氰基、1-6碳烷氧基、1-4碳烷基羰氧基、1-4碳烷氧基羰氧基;盐为无机酸和有机酸盐,分别代表HCl、HBr、HI、CF3CO2H、HCO2H、CH3CO2H、PhCO2H、HOC(CH2CO2H)2CO2H、(CHOHCO2H)2、2,4,6-(NO2)3-Ph-OH。
-
公开(公告)号:CN101875657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068679.7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式如(I)所示的娃儿藤碱类生物碱有机酸盐衍生物在农药上的应用,式中:RCOOH代表有机酸;R1、R2、R3的意义见说明书。通式(I)化合物用作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TMV)、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和瓜类病毒及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瓜菜、粮食、蔬菜、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尤其适合于防治烟草花叶病。通式(I)化合物用作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花生褐斑、苹果轮纹和黄瓜枯萎都有很好的杀菌抑制活性。通式(I)化合物用作杀虫剂,表现出杀虫拒食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47126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153622.2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B37/10 , C07C69/94 , C07C255/54 , C07D317/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衍生物。(E)-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Z)-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任何比例E/Z的混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0℃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菲衍生物,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用同样的方法由2-萘酚可制备联萘酚衍生物,由取代苯可制备联苯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91004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092207.6
申请日:2014-03-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251/24 , C07C249/02 , C07C225/16 , C07C221/00 , C07C309/46 , C07C309/49 , C07C303/32 , A01N41/04 , A01N35/10 , A01N35/06 , A01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5/16 , A01N35/10 , A01N41/04 , C07C309/46 , C07C309/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通式(I)所示的棉酚的芳香胺席夫碱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在农药上的应用,该类化合物代表一种新颖简洁的抗病毒结构类型,合成方法简洁实用,易于工业化放大。棉酚的芳香胺席夫碱类化合物用作新型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水稻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和瓜类病毒及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辣椒、水稻、番茄、甘薯、马铃薯、瓜类及玉米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尤其适合于防治烟草花叶病。(其中Ar的意义见说明书)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65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210310324.6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59/64 , C07C59/52 , C07C57/44 , C07D317/60 , C07D319/18 , C07D307/54 , C07D333/24 , C07D213/55 , C07D277/30 , C07D261/08 , C07D231/16 , C07D285/14 , C07C69/734 , A01N37/38 , A01N37/10 , A01N43/30 , A01N43/32 , A01N43/08 , A01N43/10 , A01N43/40 , A01N43/78 , A01N43/80 , A01N43/56 , A01N43/828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通式(I)所示的3-芳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在农药上的应用,用作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和瓜类病毒及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瓜菜、粮食、蔬菜、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尤其适合于防治烟草花叶病。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65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10324.6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C59/64 , C07C59/52 , C07C57/44 , C07D317/60 , C07D319/18 , C07D307/54 , C07D333/24 , C07D213/55 , C07D277/30 , C07D261/08 , C07D231/16 , C07D285/14 , C07C69/734 , A01N37/38 , A01N37/10 , A01N43/30 , A01N43/32 , A01N43/08 , A01N43/10 , A01N43/40 , A01N43/78 , A01N43/80 , A01N43/56 , A01N43/828 , A01P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9/64 , A01N37/10 , A01N37/38 , A01N43/08 , A01N43/10 , A01N43/30 , A01N43/32 , A01N43/40 , A01N43/56 , A01N43/78 , A01N43/80 , A01N43/82 , C07C57/44 , C07C59/52 , C07C69/734 , C07D213/55 , C07D231/16 , C07D261/08 , C07D277/30 , C07D285/14 , C07D307/54 , C07D317/60 , C07D319/18 , C07D3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通式(I)所示的3-芳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在农药上的应用,用作新型抗植物病毒剂,能很好地抑制烟草花叶病毒、辣椒病毒、番茄病毒、甘薯病毒、马铃薯病毒和瓜类病毒及玉米矮花叶病毒等,可有效防治烟草、辣椒、番茄、瓜菜、粮食、蔬菜、豆类等多种作物的病毒病,尤其适合于防治烟草花叶病。(其中Ar和R的意义见说明书)
-
公开(公告)号:CN10281604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72083.0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B37/00 , C07C41/30 , C07C43/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锰或间氯过氧苯甲酸参与的氧化偶联制备菲和联萘酚及联苯衍生物。(E)-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Z)-1,2-二(取代苯基)乙烯衍生物或任何比例E/Z的混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再一次性加入二氧化锰或者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在-30-80℃范围内搅拌至原料反应完全,加入水,分液,有机层干燥,蒸去溶剂,可得到产物菲衍生物,产品还可经过重结晶得到纯品。用同样的方法由2-萘酚可制备联萘酚衍生物,由取代苯可制备联苯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48483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710058173.9
申请日:2007-07-1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D47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菲并吲哚里西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2,3-二芳基丙烯酸酯或者2,3-二芳基丙烯腈与三氯化铁反应首先生成菲甲酸酯或者9-氰基菲,再水解得到9-菲甲酸;或者2,3-二芳基丙烯酸直接用三氯化铁氧化偶联得到了9-菲甲酸。再将9-菲甲酸转化为9-菲甲酰氯或者9-菲甲酰胺,它与吡咯反应得到2-菲甲酰基吡咯,还原羰基得到2-菲甲基吡咯,再还原吡咯得到2-菲甲基四氢吡咯,最后关环得到菲并吲哚里西啶衍生物,它与无机酸或者有机酸反应得到盐。还提供了制备骨架结构完全新颖的2,3,6,7-四甲氧基-14-羟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和2,3,6,7-四甲氧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及其苦味酸盐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