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57560C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310107202.8
申请日:2003-12-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42 , H01L21/36 , C23C14/34 , C23C1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铜铟镓的硒或硫化物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铜铟镓硒或/和硫光学吸收层薄膜的制备工艺中,先用真空磁控溅射、加热蒸发或化学水浴电沉积法在钠钙玻璃Mo衬底上分步沉积化学式配比量的Cu、In、Ga金属预制层,再在热处理真空室内进行光硒化或/和硫化反应,其特征在于:对沉积有铜铟镓金属预制层的电池基板双面同时加热,电池基板的背部一面用接触式热源加热,镀覆金属预制层的基板-面用光辐照加热,在其快速、均匀地升温到400~560℃区间时,对硒源或硫源进行接触式热源和光辐照的协同加热,促使铜铟镓金属预制层转变成化合物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本发明方法克服了600℃高温硒化或硫化造成的玻璃软化,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285129C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310107262.X
申请日:2003-12-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镉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在铜铟镓硒光学吸收层薄膜的表面上镀覆金属锌薄膜,然后将镀覆有金属锌薄膜的电池基板表面用光辐照加热,其衬底背面用接触式热源或光辐照方式加热,固态硒源或/和硫源用接触式热源和光辐照协同方式来加热,硒源或/和硫源的温度控制在160~280℃,硒或硫蒸气与锌薄膜之间用光辐射来催化它们的合成反应,锌薄膜的硒化或/和硫化处理温度控制在180~420℃,用时2~10分钟将锌薄膜转化成n-型ZnSe或ZnS半导体薄膜材料,制成无镉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缓冲层薄膜。本发明方法可在铜铟镓金属预制层后硒化方法制备CIGS薄膜电池的生产线内进行连续化的生产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547262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07262.X
申请日:2003-12-0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镉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缓冲层薄膜的制备方法,在铜铟镓硒光学吸收层薄膜的表面上镀覆金属锌薄膜,然后将镀覆有金属锌薄膜的电池基板表面用光辐照加热,其衬底背面用接触式热源或光辐照方式加热,固态硒源或/和硫源用接触式热源和光辐照协同方式来加热,硒源或/和硫源的温度控制在160~280℃,硒或硫蒸气与锌薄膜之间用光辐射来催化它们的合成反应,锌薄膜的硒化或/和硫化处理温度控制在180~420℃,用时2~10分钟将锌薄膜转化成n-型ZnSe或ZnS半导体薄膜材料,制成无镉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缓冲层薄膜。本发明方法可在铜铟镓金属预制层后硒化方法制备CIGS薄膜电池的生产线内进行连续化的生产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547239A
公开(公告)日:2004-11-17
申请号:CN200310107202.8
申请日:2003-12-0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铜铟镓的硒或硫化物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铜铟镓硒或/和硫光学吸收层薄膜的制备工艺中,先用真空磁控溅射、加热蒸发或化学水浴电沉积法在钠钙玻璃Mo衬底上分步沉积化学式配比量的Cu、In、Ga金属预制层,再在热处理真空室内进行光硒化或/和硫化反应,其特征在于:对沉积有铜铟镓金属预制层的电池基板双面同时加热,电池基板的背部一面用接触式热源加热,镀覆金属预制层的基板一面用光辐照加热,在其快速、均匀地升温到400~560℃区间时,对硒源或硫源进行接触式热源和光辐照的协同加热,促使铜铟镓金属预制层转变成化合物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本发明方法克服了600℃高温硒化或硫化造成的玻璃软化,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