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512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589011.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南京卓云邮通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低时延任务分解与卸载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户在本地将给定的计算任务分解多个子任务。其次用户确定独立子任务以及顺序依赖子任务的最优任务分配比例。接着,用户在此基础上在本地决定每个子任务的具体卸载方案,执行卸载过程。本发明所提的方法将给定的计算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再将子任务分别卸载到不同的用户进行边缘计算,降低了系统成本,即延迟和能耗的加权和,并为设备提供更多的任务卸载选项,有效地缓解本地服务器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8630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406145.1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小区重叠下的D2D通信配对方法。对于跨多个异构基站小区分布导致多个移动小区重叠,且在频谱资源有限以及单个小区的子信道数有限情况下,当接入网络的移动用户数增多时,网络容量接近饱和,选择小部分用户的通信需求采用D2D的方式来解决;当多个用户同时请求进行D2D通信时,本发明提出一种依据以SPMA功能模块采取一定的判决准则来感知终端的请求,进行用户配对、分配频谱资源等步骤。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从用户应用的角度优化D2D用户的贡献度大小的公平性问题,既优化原有移动基站的性能,也改善了各通信用户的服务质量,从而节约基站能耗,提高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711607.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南京卓云邮通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周欢 , 杨凡 , 彭敏鑫 , 徐波 , 刘娅璇 , 崔燕茹 , 吴丰靖 , 高赟 , 刘颖 , 张旭妍 , 邵鑫宇 , 王思洋 , 荀位 , 徐邦宁 , 徐卓然 , 孙文雪 , 吕锦钰 , 谈宇浩 , 赵海涛 , 张晖 , 夏文超 , 倪艺洋 , 杨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性任务卸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待任务卸载的用户设备获取其通信范围内边缘节点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向量信息,并计算用户设备与每个边缘节点设备的通信时间;以用户设备任务卸载耗费的总时延作为筛选约束,筛选出满足通信时间大于任务卸载总时延的边缘节点设备,将任务拆分后卸载到每个可用边缘节点设备上执行;其中,所述总时延由传输时延和计算时延加和得到;所述传输时延指将任务卸载到边缘节点设备所需的时间;所述计算时延指边缘节点设备的数据处理时间。该发明能够在无线分布式边缘计算环境下,考虑边缘节点设备的移动性,缩短边缘节点设备卸载响应时间,提高卸载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3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588721.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南京卓云邮通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3PG模型的任务分解与卸载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一种新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DRL,即狄利克雷策略梯度深度确定性模型D3PG,并给出模型的奖励机制。其次对模型进行训练:设置学习环境并创建一个经验应答缓冲区用于收集深度强化学习模型DRL代理与MEC环境交互所收集到的训练数据;深度强化学习模型DRL代理与环境进行交互以生成训练数据集;代理从经验缓冲区中提取训练数据来训练深度强化学习模型DRL模型内的学习网络。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狄利克雷策略梯度深度确定性模型D3PG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联合优化任务分解和计算卸载。本发明能够以端到端的方式优化多个目标,最大化处理任务的数量的同时实现最小化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913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81495.8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表面(RIS)辅助反向散射通信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实际相移模型的RIS辅助反向散射通信网络模型;2)考虑接收信噪比约束、能量收集约束、标签反射系数约束以及RIS反射系数的相移幅度约束,建立载波发射器(CE)发射功率优化问题;3)使用最大比传输(MRT)算法进行发射波束成形,并基于交替优化(AO)算法求得RIS相移以及标签反射系数的最优解。本发明考虑了RIS反射系数幅度与相移的映射关系,能够权衡两者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RIS的实际参数进行相移设计,相较于基于理想相移模型的算法,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09912.7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042 , H04L41/044 , H04L41/0823 , H04L41/14 , H04L41/16 , H04L45/12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无线联邦学习的移动用户设备分簇训练方法,无线网络中有1台边缘服务服务器和多个移动用户设备,每个用户设备拥有属于本地数据集。首先利用DBSCAN算法以及LEACH算法将用户分为多个簇并选出簇头。然后每个用户利用本地数据训练各自的模型参数并上传至其所在簇的簇头进行聚合,簇头将聚合后的模型进一步上传至边缘服务器聚合。边缘服务器将聚合后的模型参数分发到簇头,并由簇头进一步分发到簇内用户设备进行下一轮训练。如此重复,直至收敛。利用该分簇训练方法,可以降低无线联邦学习的通信开销和训练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4553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09912.7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042 , H04L41/044 , H04L41/0823 , H04L41/14 , H04L41/16 , H04L45/12 , G06K9/62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无线联邦学习的移动用户设备分簇训练方法,无线网络中有1台边缘服务服务器和多个移动用户设备,每个用户设备拥有属于本地数据集。首先利用DBSCAN算法以及LEACH算法将用户分为多个簇并选出簇头。然后每个用户利用本地数据训练各自的模型参数并上传至其所在簇的簇头进行聚合,簇头将聚合后的模型进一步上传至边缘服务器聚合。边缘服务器将聚合后的模型参数分发到簇头,并由簇头进一步分发到簇内用户设备进行下一轮训练。如此重复,直至收敛。利用该分簇训练方法,可以降低无线联邦学习的通信开销和训练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3286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06145.1
申请日:2021-04-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小区重叠下的D2D通信配对方法。对于跨多个异构基站小区分布导致多个移动小区重叠,且在频谱资源有限以及单个小区的子信道数有限情况下,当接入网络的移动用户数增多时,网络容量接近饱和,选择小部分用户的通信需求采用D2D的方式来解决;当多个用户同时请求进行D2D通信时,本发明提出一种依据以SPMA功能模块采取一定的判决准则来感知终端的请求,进行用户配对、分配频谱资源等步骤。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从用户应用的角度优化D2D用户的贡献度大小的公平性问题,既优化原有移动基站的性能,也改善了各通信用户的服务质量,从而节约基站能耗,提高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349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82457.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8 , H04N7/18 , H04W4/029 , H04W4/06 , H04W4/40 , H04W4/90 , H04W12/00 , H04W12/06 , G08B25/08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视频分布式调度和车联社交的通信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若干节点服务器和若干车信通终端;服务器以P2P组网模式形成服务器云,管理服务器外接交警平台,分布式的节点服务器与辖区车信通终端通信,车信通终端外接所在车辆的摄像装置。每个车信通终端与距离自身预设范围内、且位于同一辖区的其他车信通终端组成通信群,可进行实时语音群聊和即时道路信息交互,包含群聊机器人。本发明通过车信通终端汇集多路车载摄像装置进行路况视频采集,可主动上传至当地节点服务器,也可通过下发的指令调取视频。本发明作为固定设施交通视频监控的补充,可动态获取固定视频监控点盲区的交通路况及紧急交通事故后的最直接视频证据的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36188.X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C09K11/06 , C09K11/02 , C07C211/04 , C07C209/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有机框架封装钙钛矿来提高钙钛矿稳定性的方法,属于有机无机杂化领域。本发明利用介孔晶体材料MOF-74的高稳定性和多孔性能,将钙钛矿前驱体吸附到介孔内部,使钙钛矿前驱体在介孔内结晶形核,形成CH3NH3PbBr3@MOF-74复合材料,在保留钙钛矿原有优良的光致发光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在大气环境下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