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9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711607.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南京卓云邮通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周欢 , 杨凡 , 彭敏鑫 , 徐波 , 刘娅璇 , 崔燕茹 , 吴丰靖 , 高赟 , 刘颖 , 张旭妍 , 邵鑫宇 , 王思洋 , 荀位 , 徐邦宁 , 徐卓然 , 孙文雪 , 吕锦钰 , 谈宇浩 , 赵海涛 , 张晖 , 夏文超 , 倪艺洋 , 杨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性任务卸载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待任务卸载的用户设备获取其通信范围内边缘节点设备的位置和方向向量信息,并计算用户设备与每个边缘节点设备的通信时间;以用户设备任务卸载耗费的总时延作为筛选约束,筛选出满足通信时间大于任务卸载总时延的边缘节点设备,将任务拆分后卸载到每个可用边缘节点设备上执行;其中,所述总时延由传输时延和计算时延加和得到;所述传输时延指将任务卸载到边缘节点设备所需的时间;所述计算时延指边缘节点设备的数据处理时间。该发明能够在无线分布式边缘计算环境下,考虑边缘节点设备的移动性,缩短边缘节点设备卸载响应时间,提高卸载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00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34742.7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南京卓云邮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波 , 刘颖 , 杨凡 , 彭敏鑫 , 刘娅璇 , 崔燕茹 , 吴丰靖 , 高赟 , 张旭妍 , 邵鑫宇 , 谈宇浩 , 荀位 , 徐邦宁 , 徐卓然 , 孙文雪 , 王思洋 , 吕锦钰 , 赵海涛 , 张晖 , 夏文超 , 倪艺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聚类的缓存内容更新算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具有移动性和随机性的车联网环境中,根据车辆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计算出车辆之间的夹角,并以移动方向为依据初始化车辆集群;2)基于改进K‑Medoids的聚类算法,根据车辆之间的欧式距离描述样本差异,并根据车辆之间的欧氏距离与缓存的内容种类进行聚类;3)结合内容相似度、当前时刻车辆的距离差异度以及速度差异度,进一步对每个簇中的所有车辆节点进行优先级评估,并选择评估值最高的车辆作为簇头;4)基于上述优化簇的划分以及簇头的选取来最小化内容传输的平均时延。该发明能够在大规模复杂的车联网业务场景下,大大的减少相同数据的重复传输,提升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13666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45144.2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江苏久智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机器学习的智能喷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根据喷灌区域的历史数据,利用渐进梯度回归树(GBRT)训练得到蒸散量的预测模型,再根据水平衡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最后若实时土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则根据既定喷灌指令或用户的喷灌指令驱动喷灌设备直接进行喷灌,否则根据作物需水量驱动喷灌设备进行喷灌。本发明能够实现按需喷灌、实时监控,以及时掌握喷灌现场的农作物生长状况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9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77745.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155 , H04B7/145 , H04W24/02 , H04B17/391 , H04B1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智能反射表面(ARIS)辅助通信系统模式选择方法,包括:1)在上一通信时隙末,系统获取当前发射端‑ARIS,ARIS‑接收端的路径损耗,发射端的发射功率,ARIS引入的热噪声功率和接收端处的噪声功率;2)根据获取的系统参数,考虑发射端和ARIS的功率约束,计算阈值;3)将ARIS表面反射单元面积和阈值进行比较,并为系统选择使得接收端信噪比最大的模式进行辅助传输;4)在本通信时隙初,进行ARIS模式设置,并采用系统选择的ARIS模式进行辅助通信;5)在本通信时隙末,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通信结束。本发明以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最大化为目标,对ARIS是否采用放大模式辅助通信系统提供一种选择方法,可以有效提高ARIS辅助通信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251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529356.9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22 , H04B7/08 , H04B17/391 , H04W4/48 , H04W4/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反向散射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射频源,一个接收机,一个车载集中式智能反射表面和多个标签(设备)。其中,装载智能反射表面的车辆可在道路上移动,具备一定灵活性,且标签反向散射链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本发明旨在保证接收机接收标签信号的信干噪比SINR要求下,以最大化系统能量效率为目标,寻找车载智能反射表面在任意位置处的最优相移矩阵,进一步得到车载智能反射表面在其移动范围内的最优部署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4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047906.0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IS辅助的D2D通信传输模式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各传输时段,D2D用户以当前传输模式进行相互通信;(2)在各传输时段末,系统获取当前D2D用户与RIS的距离以及D2D用户之间的距离,计算D2D用户的距离函数;(3)将获得的距离函数与预设阈值比较,为下一传输时隙选择通信模式;(4)下一传输时隙,D2D用户采用系统选择的通信模式进行相互通信。本发明充分利用RIS辅助的D2D通信模式和传统D2D通信模式的优势,以D2D通信链路可达速率最大为目标,D2D用户对可在RIS辅助的D2D通信传输模式与直接D2D通信传输模式间动态切换,使得D2D用户对的可达速率始终保持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1068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05234.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室内融合定位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部署室内无线接入点,对室内区域进行划分;离线阶段部署参考点并采集RSS数据;用采集的RSS数据拟合多个路径损耗模型;采用多点定位、边界判断以及K‑means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校正基准点;在线阶段中,获取待测节点的RSS数据,采用多点定位法和区域判断对待测节点进行初步定位;利用最小二乘定位、指纹定位以及位置补偿相融合的算法对待测节点进行在线阶段的定位修正。该发明通过对室内的非边缘区域以及靠近室内边缘区域的定位结果的修正提高了总体定位精度,并且降低了定位复杂度,提高了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47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739887.5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4/40 , H04B7/06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IS辅助的反向散射车联网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射频源(RS)、一个车载反向散射标签(Tag)、一个有源智能反射表面(ARIS)和一个读取器(RD)。ARIS的每个反射单元同时调制RS发射的载波信号相位,并对信号进行放大,Tag利用放大后的载频信号向路边单元上的RD反向散射自身信息。本发明旨在保证RS和ARIS处的功率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化RD处的可达速率为目标,充分利用ARIS特性,显著提升反向散射通车联网系统的容量增益,RD接收信息后可以转发给基站(BS),实现蜂窝网融合,扩大反向散射通信距离,进行车辆的超速感知预警、车牌信息识别和行驶轨迹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630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632681.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误差修正的室内融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部署室内无线接入点,划分室内区域;在离线阶段部署参考点并采集RSS数据;采用多点定位、边界判断以及kmeans聚类相结合的方法设置校正基准点;在线阶段中,获取待测节点的RSS数据,采用多点定位和区域判断对待测节点进行初步定位;采用指纹定位以及位置补偿相融合的算法对待测节点进行在线阶段的定位修正。该发明通过对靠近室内边缘区域的定位结果的修正提高了总体定位精度,并且降低了定位复杂度,提高了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72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47906.0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IS辅助的D2D通信传输模式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各传输时段,D2D用户以当前传输模式进行相互通信;(2)在各传输时段末,系统获取当前D2D用户与RIS的距离以及D2D用户之间的距离,计算D2D用户的距离函数;(3)将获得的距离函数与预设阈值比较,为下一传输时隙选择通信模式;(4)下一传输时隙,D2D用户采用系统选择的通信模式进行相互通信。本发明充分利用RIS辅助的D2D通信模式和传统D2D通信模式的优势,以D2D通信链路可达速率最大为目标,D2D用户对可在RIS辅助的D2D通信传输模式与直接D2D通信传输模式间动态切换,使得D2D用户对的可达速率始终保持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