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5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441983.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射击式模式的可穿戴武器臂装置。包括:武器挂载臂:一端挂载枪械,另一端通过方向轴与稳定操控机构连接;稳定操控机构:包括电推杆和大扭矩舵机,通过控制电推杆的伸长与回缩实现对挂载枪械枪口的俯仰角操控;通过控制大扭矩舵机直接带动方向轴转动实现挂载枪械的方向角指向;下臂铰接与锁定机构:一端与稳定操控机构连接,具有拐角锁定功能,通过稳定操控机构操控枪械进行拐角射击;战术背心穿戴接口用于实现武器臂装置的可穿戴。本发明改变了单兵武器装备的携行和作战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武器的射击精度,而且增强了士兵的火力携行能力,适应多种战斗任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936891.6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IPC: F41C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单手持枪射击稳定性的柔性可穿戴装置,包括:手臂套件:包括上臂束紧套,肘部充气套件,气动控制装置;肩部固定装置:一端固定于射击手臂肩部,另一端穿过另一侧手臂腋下后穿回肩套带环并使用魔术贴贴合进行紧束;手套启动装置:手套启动装置内置压力应变片及蓝牙模块,用于向本发明气动控制装置发送开关控制信号。本发明使得单手持枪射击过程中手腕部与肘部关节转动自由度受到约束,同时气动肌肉组件对使用人员三角肌进行辅助拉紧以提供稳定拉力,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持手枪稳定射击和缓解手臂疲劳作用,适合单手持枪射击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485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03757.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规划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资源动态补足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班组装备体系能力关系和资源需求;以时间和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含消耗型资源和循环型资源的班组装备体系能力规划模型;基于资源动态补足的能力规划求解,采用Kahn和NSGA2混合遗传算法生成能力开发序列,并进行资源容量计算;得到适应不同时间和成本要求的能力规划方案,基于甘特图进行能力开发过程和资源消耗情况分析。本发明解决了能力开发序列的生成效率低的问题和能力规划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4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41983.4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射击式模式的可穿戴武器臂装置。包括:武器挂载臂:一端挂载枪械,另一端通过方向轴与稳定操控机构连接;稳定操控机构:包括电推杆和大扭矩舵机,通过控制电推杆的伸长与回缩实现对挂载枪械枪口的俯仰角操控;通过控制大扭矩舵机直接带动方向轴转动实现挂载枪械的方向角指向;下臂铰接与锁定机构:一端与稳定操控机构连接,具有拐角锁定功能,通过稳定操控机构操控枪械进行拐角射击;战术背心穿戴接口用于实现武器臂装置的可穿戴。本发明改变了单兵武器装备的携行和作战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武器的射击精度,而且增强了士兵的火力携行能力,适应多种战斗任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68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36891.6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IPC: F41C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单手持枪射击稳定性的柔性可穿戴装置,包括:手臂套件:包括上臂束紧套,肘部充气套件,气动控制装置;肩部固定装置:一端固定于射击手臂肩部,另一端穿过另一侧手臂腋下后穿回肩套带环并使用魔术贴贴合进行紧束;手套启动装置:手套启动装置内置压力应变片及蓝牙模块,用于向本发明气动控制装置发送开关控制信号。本发明使得单手持枪射击过程中手腕部与肘部关节转动自由度受到约束,同时气动肌肉组件对使用人员三角肌进行辅助拉紧以提供稳定拉力,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持手枪稳定射击和缓解手臂疲劳作用,适合单手持枪射击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23197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044787.3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发电缓冲背架及结构参数优化方法,缓冲背架包括背板,与背板相连的框架,通过滑动模块与框架相连的负重板,弹性绳,第一检测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夹紧模块,驱动模块;发电模块、用于对背架的刚度和阻尼控制进行控制的装置;以及以背负重量、步频、步幅、刚度、阻尼为设计变量,以发电功率、人体所受冲击载荷优化目标,通过优化算法计算出最佳刚度和阻尼,并且得出最佳刚度和阻尼分别对应的绳长及电流大小,控制驱动模块转动角度以及调整磁流变阻器电流的控制模块;方法通过确定设计变量和优化目标获得相对最佳方案,达到最佳的回收能量、减少冲击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290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566701.3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F41G1/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空间无弹化校枪方法,首先,枪械稳定固定,通过激光束等效实现瞄准基线与枪管轴线的空间位置,枪械前方近距离处的PSD位置敏感传感器测试两激光束在空间上的位置信号与角度指向信号;其次,将激光束信号进行排异、放大等处理,得到标准射距假想靶面上模拟射弹散布中心和瞄准点的位置坐标,计算二者的二维坐标偏差量并对照射表标准得到机械瞄具的校调量;最后,对校调后的枪械进行验证,若校调结果在射击精度标准要求范围内,即校枪合格,否则应对校枪系统及枪械进行问题排查。本发明提高了校枪效率,降低校枪对射手、场地的依赖性,提高了校枪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校枪成本,提高校枪的安全性,实现校枪的便捷、高效、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96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0574533.3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感知的自控悬浮背架及最佳有效长度的获取方法,转装置包括主体框架、滑动模块、背包架、滑轮组、弹性绳、第二检测单元、夹紧模块、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电源、第一拉压力传感器、第二拉压力传感器;滑动模块沿主体框架滑动;背包架与滑动模块相连;第一拉压力传感器两端分别与滑动模块、弹性绳相连;弹性绳穿过滑轮组、夹紧模块;弹性绳与第二拉压力传感器相连;驱动模块驱动夹紧模块;电源对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滑轮组、夹紧模块均与主体框架相连;控制模块调整最佳绳长,并向驱动模块;方法根据自变量交互作用与高次影响以交叉相乘的形式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经方差分析获得最佳有效长度;本发明可减轻载荷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039493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18463.4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明胶仿生人体头部的冲击测试模型制作方法,首先准备人体头部模具:模具整体具有人体头部轮廓的基本特征,并在模型的顶部开有十字槽;然后安置传感器:选择头部模具的顶部十字槽的中心点为原点,在原点上方约3cm处和6cm处分别安置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熬制明胶;安置模型:在注模箱内表面铺一层防水层,将软质防水层缠至人体头部模型的外表面上,并将人体头部模型放入注模箱内;注模:将明胶溶液沿注模箱边缘注入,将注模后的明胶溶液冷却,直至明胶溶液完全凝固;最后脱模。本发明制作的模型可便于测试人体头部受到外部作用力作用下的内部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5915.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兵防护测试靶架和测试方法,包括靶标模具、支撑架、回转驱动装置、升降支架装置和可移动底座装置回转驱动装置,靶标模具与支撑架通过卡槽连接;支撑架与回转驱动装置转动连接,回转驱动装置与升降支架装置连接,升降支架装置连接与可移动底座装置;同时介绍了一种基于单兵防护测试靶架进行单兵防护品性能测试的测试方法。本发明使得枪弹在侵彻防护后模拟靶标时,能够远程控制靶架的升降与旋转,改变弹着点的位置与入射角度,在满足对单兵防护装备钝击试验的测试条件的同时加大了试验的安全性,此外测试靶架内背衬材料形成的弹坑凹陷深度以及靶标表面设置的压力传感器能够进一步更好的对单兵防护装备的性能进行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