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32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517706.X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76 , A61P1/00 , A23K10/32 , A23K20/1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杨树提取物制备而得;其中,所述杨树提取物的原料为杨树加工废弃的杨木屑和/或杨树叶,所述β‑葡萄糖苷酶是经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菌表达并纯化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简单、环保、反应温和、提取物抗炎活性好等特点,体外抗炎活性较不使用酶水解得到的杨木屑和杨树叶提取物分别提高了30.39%和23.98%。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动物结肠炎的功效,可促进杨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10743.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的方法,包括将转化的第一宿主细胞在包含β‑紫罗兰酮的合适培养基中孵育足够的时间以将β‑紫罗兰酮转化为二氢‑β‑紫罗兰酮;其中,转化的第一宿主细胞包含合成的或重组的核酸分子,核酸分子包含编码青蒿来源的烯键还原酶AaDBR1的第一核苷酸序列以及编码NADPH再生酶的第二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先构建生物合成β‑紫罗兰酮的萜类化合物前体的供应模块、β‑胡萝卜素合成模块以及β‑紫罗兰酮合成等三个模块,并对三大模块进行了重组优化,构建了优良的从头合成β‑紫罗兰酮的优良重组菌,为实现二氢‑β‑紫罗兰酮绿色、可持续的大量合成及作为天然产品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0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17706.X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76 , A61P1/00 , A23K10/32 , A23K20/1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杨树提取物制备而得;其中,所述杨树提取物的原料为杨树加工废弃的杨木屑和/或杨树叶,所述β‑葡萄糖苷酶是经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菌表达并纯化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简单、环保、反应温和、提取物抗炎活性好等特点,体外抗炎活性较不使用酶水解得到的杨木屑和杨树叶提取物分别提高了30.39%和23.98%。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动物结肠炎的功效,可促进杨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50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38808.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76 , A61P1/00 , A23K10/32 , A23K20/10 , A61K127/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肠炎的杨树转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由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杨树提取物制备而得;其中,所述杨树提取物的原料为杨树加工废弃的杨木屑和/或杨树叶,所述β‑葡萄糖苷酶是经微生物发酵或重组菌表达并纯化制得。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简单、环保、反应温和、提取物抗炎活性好等特点,体外抗炎活性较不使用酶水解得到的杨木屑和杨树叶提取物分别提高了30.39%和23.98%。通过本发明技术制备的提取物具有改善动物结肠炎的功效,可促进杨树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352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17613.2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及其提取物在银杏相关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分离得到的朴树系列提取物能够减轻银杏酸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可将细胞存活率从26.7%提高到63.0%;对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Con A活化的T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95.4%;朴树叶乙醇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银杏酸导致的过敏反应。利用朴树提取物或直接利用朴树叶加入到银杏茶等制品能有效起到减毒增效作用。本发明为银杏茶、白果等含有银杏酸产品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新方法,为低毒银杏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7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810743.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的方法,包括将转化的第一宿主细胞在包含β‑紫罗兰酮的合适培养基中孵育足够的时间以将β‑紫罗兰酮转化为二氢‑β‑紫罗兰酮;其中,转化的第一宿主细胞包含合成的或重组的核酸分子,核酸分子包含编码青蒿来源的烯键还原酶AaDBR1的第一核苷酸序列以及编码NADPH再生酶的第二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首先构建生物合成β‑紫罗兰酮的萜类化合物前体的供应模块、β‑胡萝卜素合成模块以及β‑紫罗兰酮合成等三个模块,并对三大模块进行了重组优化,构建了优良的从头合成β‑紫罗兰酮的优良重组菌,为实现二氢‑β‑紫罗兰酮绿色、可持续的大量合成及作为天然产品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3713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856163.9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L33/105 , C12G3/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橄榄苦苷在提高酒饮后舒适度中的应用及酒饮品,本发明通过大量具有潜在提升白酒饮后舒适度功效的天然活性物质进行体外筛选,获得的橄榄苦苷除能有效降低白酒饮后导致体内的氧化、炎症损伤外,能有效缓解白酒饮后的“头痛”、“口干”等症状,从而更全面、有效地提升白酒饮后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4541.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氨基酸突变体是将来源于黍Panicum hallii GT 1家族的糖基转移酶PhUGT氨基酸序列的第141位脯氨酸替换为甘氨酸获得;所述氨基酸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具有优良特性或具有一定转木糖基能力的葡萄糖基转移酶实施定向改造,通过单点突变法获得能高效转化芹菜素为芹菜素5‑O‑木糖苷的方法。本发明获得的新型氨基酸突变体专一性强,定向转化效率高,且创制了非天然的黄酮糖苷类化合物芹菜素5‑O‑木糖苷及其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41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53262.5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9/7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β‑蒎烯的氧化产物诺蒎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先用诺蒎酮与苯甲醛缩合生成3‑苯亚甲基诺蒎酮,3‑苯亚甲基诺蒎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再与2‑羟基苯甲醛缩合得到2‑[[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亚胺]甲基]苯酚;该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2‑[[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亚胺]甲基]苯酚作为专一性荧光探针分子在检测锌离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6984.1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氨基酸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及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从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中克隆得到了一种GT 1家族的糖基转移酶基因CmGT,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对该糖基转移酶进行关键位点突变,获得的新型糖基转移酶多位点突变体CmGT‑S16A‑T80W,其酶活提高了1.7倍。该突变体CmGT‑S16A‑T80W专一性强,能够高效特异性转化木犀草素生成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催化活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