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7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097622.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锰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锰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7598.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2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铁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铁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4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7599.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铜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铜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铜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979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016502.9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方法,涉及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本发明提取原花青素采用负压空化法。所述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银杏叶粉末加入负压空化仪,加入溶剂,在一定压力下进行负压空化提取得到原花青素提取液。本发明采用负压空化法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并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用负压空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原花青素提取率可达到5.8%。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297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10234834.3
申请日:2008-11-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瓶内菌根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现代林业技术领域。该方法以马尾松无菌苗顶芽为外植体,首先诱导产生大量生长健壮的丛生芽,进而诱导不定根发生,不定根诱导完成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具有肉眼可见不定根的植株转移至珍珠岩基质上,同时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tinctorius),于瓶内实现菌根化。菌根化改善了马尾松组培再生植株不定根根系的质量,使平均侧根数、平均根长大大提高。菌根化还使不定根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不定根表面形成了由十多层菌丝紧密排列的菌套。通过本方法,马尾松丛生芽诱导率达95%,增殖率达430%,生根率达85%,移栽成活率由65%提高到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97621.X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6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钴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FRAP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钴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7624.3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黄酮类‑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锌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锌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3058979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6502.9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方法,涉及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本发明提取原花青素采用负压空化法。所述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银杏叶粉末加入负压空化仪,加入溶剂,在一定压力下进行负压空化提取得到原花青素提取液。本发明采用负压空化法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并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用负压空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原花青素提取率可达到5.8%。
-
公开(公告)号:CN102633765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54805.2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方法,涉及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本发明是使用高速匀浆机,在185W的功率下,对银杏叶粉末在溶剂中进行处理,从银杏叶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新方法。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匀浆法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且无须昂贵的仪器,可进行工业化生产,并且原花青素提取率达到3%。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2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97598.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2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了双黄酮类‑铁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铁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铁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铁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