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材线虫病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468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46431.5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病检测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松材线虫病检测试纸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半抗原的制备、免疫原和包被原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金标抗体的制备、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所述单克隆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试纸条使用的单克隆抗体灵敏度高;采用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试纸条缩短了松材线虫病的检测时间,优化了整体的检测流程,为进一步推进松材线虫病的早期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一种松材线虫PAMP BxCDP1的突变体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836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993640.7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材线虫PAMP BxCDP1的突变体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BxCDP1的突变体为M9和/或M16,其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突变体M9、M16可提高松树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增强松树抗松材线虫病的能力,可作为有效成分应用于植物免疫诱导剂的开发。本申请通过鉴定BxCDP1触发植物免疫反应的关键氨基酸区域,并发现鉴定到的多肽有助于提高松树抗松材线虫病的能力,为利用植物诱导抗性开发松树抗松材线虫病的免疫诱导剂提供了基础;可利用其诱导免疫抗性,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防治对策,提高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水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松材线虫效应子蛋白BxSCD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50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34145.2

    申请日:2021-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效应子蛋白BxSCD1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松材线虫效应子蛋白BxSCD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表达该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xSCD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117和153位的半胱氨酸对BxSCD1的结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BxSCD1在本氏烟和寄主松树中能抑制松材线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BxCDP1引发的细胞坏死和基础防卫反应。本申请从松材线虫分泌的效应子抑制植物免疫反应出发,探讨松材线虫和寄主松树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及早期检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的新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2868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95166.3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在抑制林木病原菌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应用为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在抑制林木病原菌樟疫霉和/或拟茎点霉中的作用。本申请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菌株WS‑FJ9对林木病原真菌和卵菌的抑制效果,并通过菌丝生长抑制速率法对其无菌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证实菌株WS‑FJ9的菌悬液对卵菌樟疫霉的抑制作用最好,无菌发酵滤液对真菌拟茎点霉的抑制效果显著;同时,该无菌发酵液在4~100℃、pH 2~12范围内性能稳定,且具有优良的紫外线稳定性。可见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对林木病原菌物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

    一种利用微生物防治香樟缺铁黄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976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22603.8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防治香樟缺铁黄化的方法,属于林木缺铁黄化病防治技术领域。将植物根际细菌水拉恩氏菌JZ-GX1嗜铁素发酵液,施入到香樟树根部,改善了香樟的缺铁黄化现象。本发明将植物根际细菌水拉恩氏菌JZ-GX1嗜铁素发酵液应用到香樟缺铁黄化防治中,促进铁转运,在提高植物铁营养方面发挥着多重功效,为将之应用到碱性或养分贫瘠的土壤上作为缓解缺铁失绿症状的一个重要改良措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微量抽测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液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9578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710443811.2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抽测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液浓度的方法,包括:1)微量抽测获得细胞液中染色细胞的面积数据,2)染色细胞面积与细胞液浓度的标准曲线,3)建立抗性赤松13‑1悬浮继代培养的生长模型。本发明的微量抽测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液浓度的方法,采用微量抽测的方式测量细胞液浓度,每次仅需吸取0.1mL的待测细胞液,控制无菌的条件下该细胞液仍可继续培养增殖;本方法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计数,可批量处理数据节约时间和减少人工判断误差。

    松材线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56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37852.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材线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及其应用,该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蛋白BxCDP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从松材线虫分泌的效应子和PAMP出发,研究寄主松树对松材线虫侵染的防御反应,从松材线虫中获得病原相关模式分子蛋白BxCDP1,经试验证实其能触发包括寄主植物在内的多种植物的细胞坏死,即这种触发细胞坏死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并且能够激发寄主的防御反应;BxCDP1触发的细胞坏死,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的共受体BAK1,BxCDP1能激发本氏烟ROS的积累及PTI Marker基因的上调表达,激活了本氏烟的免疫反应;可见BxCDP1是松材线虫分泌的一个PAMP,这对于揭示松材线虫的致病机理及有针对性地提高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抗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种定量检测松材线虫自噬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5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39786.8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松材线虫自噬活性的方法,先构建松材线虫自噬标志蛋白BxATG8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BxATG8,然后进行表达和纯化重组蛋白BxATG8,并将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出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nti-BxATG8;采用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nti-BxATG8同时特异性识别松材线虫自噬蛋白BxATG8-I和BxATG8-II,对BxATG8-I和BxATG8-II的表达进行均一化和定量分析,获得BxATG8-II/BxATG8-I表达量比值。本发明通过定量检测松材线虫自噬活性方法的建立,对研究自噬在松材线虫防御机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有助于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所制备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anti-BxATG8可以同时特异性识别松材线虫自噬蛋白BxATG8-I和BxATG8-II,其效价高达1∶512,000。为以后深入研究自噬在松材线虫中的作用提供关键的科研手段和技术支持。

    微生物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新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98283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433766.2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灵菌红素在毒杀松材线虫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灵菌红素的新用途,采用不同的溶剂溶解红色素,通过观察灵菌红素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下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证实粘质沙雷氏菌代谢产物灵菌红素具有很好的毒杀松材线虫效率,为线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可选择的新的方式。为更好地开发粘质沙雷氏菌的代谢产物灵菌红素的生物活性打下了基础。

    一种镉胁迫下的植物种子催芽方法及其使用的催芽剂

    公开(公告)号:CN1090057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65699.1

    申请日:2018-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0 A01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胁迫下的植物种子催芽方法及其使用的催芽剂,该植物种子催芽方法为在植物种子催芽过程中使用嗜铁素。本发明通过分离纯化高产嗜铁素菌株发酵液,获得细菌嗜铁素纯品,利用该嗜铁素配置稀溶液作为镉胁迫下的番茄和黄瓜等植物种子催芽剂,可有效提高番茄和黄瓜等植物种子在镉胁迫下发芽率或幼苗活力指数,镉浓度在200μmol/L时,番茄发芽率提高约23.1%,黄瓜活力指数提高约27%。同时嗜铁素稀溶液对番茄种子的催芽作用不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