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木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声学材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71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7238.5

    申请日:2025-0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木材改性领域,涉及可塑木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声学材料中的应用。针对现有技术中木材的柔性和可塑性不足,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塑木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木脱除木质素,得到预处理木材;放入环氧大豆丙烯酸酯溶液中浸渍,环氧大豆丙烯酸酯浓度为10wt%~40wt%,得到浸渍后木材;在水中浸泡,得到的可塑木材,柔性和可塑性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同时针对现有技术中声学材料自重过大难以更新、对低频声波的耗散能力较差,有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声学材料的制备方法,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弥补了传统隔声材料的不足。本申请还提供了可塑木材和声学材料的应用。

    一种基于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可调频吸声板

    公开(公告)号:CN11192693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800989.X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可调频吸声板,可根据厅堂混响时间的要求,调节吸声体的吸声量,拓宽吸声频带,实现宽频带范围内高效吸声。它包括若干个平行排列的可改变颈管长度而共振腔体积不变的可调频亥姆霍兹共鸣器单元,亥姆霍兹共鸣器单元内部具有圆柱形空腔;壳体上开有狭缝;C形开口圆筒与圆柱形空腔同轴;C形开口圆筒的圆筒壁上开有开口,开口一侧设置的空气挡板,将C形开口圆筒的圆筒壁与圆柱形空腔内壁之间的环缝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空气通道,一部分是非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把狭缝与C形开口圆筒上的开口连通,形成了亥姆霍兹共鸣器的颈管;通过转动C形开口圆筒,可以调节亥姆霍兹共鸣器单元的颈管长度。

    一种高刚度高阻尼的浮筑楼板弹性垫层

    公开(公告)号:CN111550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81856.0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刚度高阻尼的浮筑楼板弹性垫层,包括周期格栅及填充体,所述的周期格栅是由十字形元胞在二维平面内沿着两个垂直方向进行周期延拓而成,所述的十字形元胞是由一层刚性材料和一层粘弹性材料交错叠放形成的多层周期结构,所述的填充体为粘弹性材料,密实地填充在周期格栅的空腔中,周期栅格和填充体之间胶接。本发明的浮筑楼板弹性垫层具有高刚度、高阻尼的特性,能够提高垫层的承载能力,防止由于上部楼板面层及楼板荷载作用下的较大形变,而引起上部保护整浇层的开裂;周期结构能够隔离中低频撞击声,而在周期格栅的空腔部位填充粘弹性体,能隔离中高频撞击声,从而达到了高效隔离撞击声的目的。

    编织型非血管支架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215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7663.2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准确、通用性好的编织型非血管支架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放置支架的软管、环绕软管的喷管;喷管上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提供工作介质的液压或气压系统相连,出口为与软管同轴的环缝;软管两端设置支撑塞,一端支撑塞固定于支撑芯棒,另一端支撑塞在支撑芯棒上自由滑动,支撑芯棒穿过软管和支架固定在支撑架上;喷管与移动装置相连。该方法是,液压或气压系统向喷管提供工作介质,工作介质通过环缝向软管喷射,使得软管与支架径向收缩,移动装置带动喷管沿软管轴线往复移动直到支架断裂,以喷管往复移动次数n来计算出支架的疲劳寿命t=n/f,t的单位是天,f为植入支架的人的腔道每天的原发蠕动次数。

    基于Fano共振的连续可调频通风隔声结构及调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5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620699.2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Fano共振的连续可调频通风隔声结构及调频方法,连续可调频通风隔声结构基于Fano共振原理,通过螺旋通道和中空通道声波的耦合,能够对声波的传播实现高效阻隔。结构包括通风隔声单元、调频机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和控制驱动系统;通风隔声单元包括带有螺旋叶片的空心管和带有螺纹通孔的立方体基座,调频机构将匹配的螺旋叶片旋入立方体基座的螺纹通孔中,旋进的深度越大,隔离声波的频率越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完成噪声频率的确定,将数据传输给控制驱动系统,驱动电机带动调频机构工作,调频机构带动螺旋叶片旋进和旋出,实现隔声频率的连续调节。本发明具有调频简单,通风隔声效果好、厚度薄等优点,在建筑声学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分布式驱动无人车主动悬架和差动转向的集成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7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43473.7

    申请日:2022-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驱动无人车主动悬架和差动转向的集成控制方法,通过差动转向实现无人车轨迹跟踪的同时,通过主动悬架实现转向时车身内倾以提高差动转向无人车过弯速度的同时,提高其操纵稳定性。首先建立了包括差动转向和主动悬架在内的无人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参考模型以得到参考横摆角速度和参考车身内倾角。设计了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以得到参考模型所需的参考前轮转角。设计了H∞鲁棒控制器控制差动转向无人车的横摆角速度和车身内倾角分别跟踪上参考值,并得到了所需的差动转矩以及左右侧主动悬架控制力。结果表明,该集成控制方法能使得差动转向无人车实现轨迹跟踪的同时,也能实现车身姿态的控制。

    分布式驱动差动转向汽车纵横向力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08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2506.6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驱动差动转向汽车纵横向力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分布式驱动前轮差动转向电动汽车提出了轮胎纵横向力协调控制方法,旨在保证汽车转向纵向车速恒定的同时,提高汽车的横向稳定性。首先建立了差动转向车辆模型与前轮差动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其次设计了分层控制器,上层控制器通过滑模控制求得差动转向车辆跟踪参考模型所需要的力与力矩,下层控制器选用轮胎负荷率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将上层控制器求出的力与力矩进行分配。最后设置仿真工况与无协调控制的车辆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纵横向力协调控制能很好地控制差动转向车辆在不同附着路面上稳定转向行驶的同时车速也恒定。

    一种用在隧道内射流风机尾部的消声结构及变频消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5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89044.0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隧道内射流风机尾部的消声结构及变频消声方法,该消声结构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原理,能够吸收射流风机产生的大部分中低频噪声;所述的自动消声结构包括通风吸声结构和智能调频系统;通过通风吸声结构中的风机壳和风扇叶达到射流风机通风且吸声的效果;通过智能调频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射流风机的噪声并提取噪声主频值,根据提取到的噪声主频值驱动步进电机旋转,再由带传动实现同步控制,从而形成并联的且对应不同入射口径大小的共振吸声腔;该发明相较于现有的射流风机消声结构,不仅弥补了传统射流风机消声器在中低频段吸声效果不佳的缺点,实现了在中低频段可自主调频降噪的功能,而且对通风量影响较小,为隧道内射流风机噪声的降噪提供了新的方案。

    编织型非血管支架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2151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337663.2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测试结果准确、通用性好的编织型非血管支架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放置支架的软管、环绕软管的喷管;喷管上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提供工作介质的液压或气压系统相连,出口为与软管同轴的环缝;软管两端设置支撑塞,一端支撑塞固定于支撑芯棒,另一端支撑塞在支撑芯棒上自由滑动,支撑芯棒穿过软管和支架固定在支撑架上;喷管与移动装置相连。该方法是,液压或气压系统向喷管提供工作介质,工作介质通过环缝向软管喷射,使得软管与支架径向收缩,移动装置带动喷管沿软管轴线往复移动直到支架断裂,以喷管往复移动次数n来计算出支架的疲劳寿命t=n/f,t的单位是天,f为植入支架的人的腔道每天的原发蠕动次数。

    编织型非血管支架疲劳性能体外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0459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28162.5

    申请日:2013-12-02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待测生物体的编织型非血管支架的疲劳性能进行体外测试的装置,其包括加载执行装置、直线往复移动机构及恒温水浴器。所述装置通过滚轮组件(10)模拟腔道对支架的长期径向环状收缩压力,通过直线往复移动机构(3)控制滚轮组件(10)往复直线运动,实现蠕动波的传递。所述装置不仅能实现腔道蠕动波的波幅大小以及蠕动波的传递过程,也能实现多个蠕动波在同一支架上的传递,制造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