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284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890463.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7/057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e2@C类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催化剂活性中心FeSe2颗粒均匀分散在多孔碳网格内,多孔碳网单层紧密堆积的纳米立方晶格形成二维超晶格结构;其制备方法为:将Fe3O4@C和硒粉混合,然后在H2和惰性气体混合气体氛围,350~380℃下煅烧进行硒化,得到FeSe2@C类芬顿催化剂;该FeSe2@C类芬顿催化剂多孔的二维超晶格结构特点不仅有助于减少催化剂团聚和传质阻力,还可以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并减少金属离子溶出,提高了催化效率;该催化剂用于降解碘代X射线造影剂,不需要加光,加热等条件,降低了实际应用的难度,有利于大规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08722.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球状硫铟锌/氮化碳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上述花球状硫铟锌/氮化碳异质结光催化剂以氮化碳g‑C3N4为载体,原位生长硫铟锌ZnIn2S4;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氮化碳g‑C3N4载体;(2)在氮化碳g‑C3N4载体表面原位生长硫铟锌ZnIn2S4,所得花球状硫铟锌/氮化碳异质结光催化剂可应用于光还原CO2产合成气。本发明制得的异质结光催化剂通过氮化碳和硫铟锌界面基于共价键耦合形成的S‑型异质结内建电场效应,显著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和催化效率,同时还能够调控合成气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比例,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20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87823.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D71/02 , B01D69/04 , B01D69/02 , B01D67/00 , C02F1/72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陶瓷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管式陶瓷膜上负载TiO2和g‑C3N4组成的催化剂,TiO2附着在g‑C3N4片层表面,形成异质结;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钛酸四丁酯溶于溶剂制备成凝胶状液体,然后加入g‑C3N4,搅拌均匀;(2)将管式陶瓷膜浸渍在步骤(2)液体中,陈化,干燥,定型,煅烧至管式陶瓷膜表面呈现白色粉末,得到管式陶瓷膜光催化材料;该管式陶瓷膜上负载的催化剂中g‑C3N4和TiO2复合,协同作用可以显著增大g‑C3N4的比表面积,拓展TiO2的光激发范围,从而提高了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8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1300830.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30 , C25B11/052 , C25B1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过氧化氢的恒速气体扩散电极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气体扩散电极包括碳基电极片、气室、导气管、密封件和导线,所述碳基电极片嵌在气室上;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气室,另一端为进气口连接外部供气装置,气体通过导气管流入气室;所述导线穿过密封装置一端连接到碳基电极片,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将所述恒速气体扩散电极作为阴极装入电解槽,导气管通入空气,根据阴极电流密度调节空气流量;该恒速气体扩散电极,通过控制空气流量恒定,控制电解液渗透的程度,改善催化层内部的三相界面状态、提高氧传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9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40592.2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7/057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晶超晶格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分子式为FeSeS@C,结构为二维中空结构;制备方法为:将FeSe2@C NS与硫粉在惰性气体氛围中进行煅烧,得到FeSeS@C NS超晶格催化剂;该催化剂通过在FeSe2@C中引入S元素,一方面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FeSeS@C纳米晶,另一方面增加了催化剂表面的酸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染物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8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37903.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3/755 , C02F1/72 , B01J21/18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37/10 , B01J32/00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包括载体碳纳米管和负载在碳纳米管上的金属氢氧化物,所述金属为铁、钴和镍;制备方法:(1)将金属盐镍盐、钴盐、铁盐与尿素溶于醇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碳纳米管,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2)将步骤(1)所得混合液进行溶剂热合成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所述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催化材料;该复合催化材料在层状金属氢氧化物中引入碳纳米管,减少了金属离子的析出,避免了氢氧化物的团聚,提高了催化材料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实现过硫酸盐的高效活化从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3786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00830.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25B11/032 , C25B1/30 , C25B11/052 , C25B11/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过氧化氢的恒速气体扩散电极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气体扩散电极包括碳基电极片、气室、导气管、密封件和导线,所述碳基电极片嵌在气室上;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连接至气室,另一端为进气口连接外部供气装置,气体通过导气管流入气室;所述导线穿过密封装置一端连接到碳基电极片,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将所述恒速气体扩散电极作为阴极装入电解槽,导气管通入空气,根据阴极电流密度调节空气流量;该恒速气体扩散电极,通过控制空气流量恒定,控制电解液渗透的程度,改善催化层内部的三相界面状态、提高氧传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68086.3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GaS2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CuGaS2和石墨相氮化碳g‑C3N4纳米片,CuGaS2和g‑C3N4复合形成S型p‑n异质结,其制备方法为:将CuGaS2和g‑C3N4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将固体干燥后煅烧得到所述CuGaS2基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将CuGaS2和g‑C3N4复合形成S型p‑n异质结,从而使CuGaS2/g‑C3N4复合材料表现出强光响应、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进而提高产氢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60768.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nventor: 宋海欧 , 王长彬 , 陈世文 , 周田恬 , 赖倩 , 张树鹏 , 李爱民 , 史宸菲 , 杨绍贵 , 何欢 , 李时银 , 徐哲 , 祁承都 , 邱金丽 , 左淦丞 , 刘亚子 , 金鑫
IPC: B01J35/73 , B01J27/24 , B01J35/30 , B01J35/33 , B01J35/61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包括载体开口空心碳和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垂直生长在开口空心碳内外表面上;其制备方法为:开口空心碳与氮源、碳酸氢盐混合,然后高温煅烧,得到氮掺杂开口空心碳;然后将金属盐与尿素溶于溶剂中,加入氮掺杂开口空心碳,进行溶剂热合成反应得到。该复合催化材料通过将LDH垂直生长在氮掺杂开口空心碳内外表面,避免了金属团聚问题,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增加了活性位点,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实现过硫酸盐的高效活化从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7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0519.4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藻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氮化碳g‑C3N4纳米片和Fe基体复合构成,g‑C3N4为载体,Fe单原子均匀负载在g‑C3N4表面,单原子Fe与4个N原子结合被限制在g‑C3N4层内;所述Fe单原子前驱体为碳化蓝藻;所述光催化剂由碳化蓝藻与g‑C3N4前驱体煅烧得到;通过碳化蓝藻改性g‑C3N4,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