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91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8524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00 , B01J37/08 , B01J35/00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一种纤维素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方法如下:将纤维素与尿素混合均匀,控制纤维素质量占比为2~20%,将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于500~600℃一步热解,所得产物即为纤维素生物炭负载石墨相氮化碳催化材料。该催化材料以碳材料为承托,石墨相氮化碳负载在其上面,分散性大幅度提升,暴露出更多活性位点,在无紫外或可见光催化条件下实现高效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水环境中氧氟沙星,能够适应较广的pH范围,抵抗背景氯离子和腐殖酸的影响,具有较优的重复利用性。本发明原料易得且经济环保,一步热解法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实际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011036476.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用作植物种植基质的新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将蓝藻和底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再将发酵产物作为制备新型材料的原料,所制备的材料C/N低,可以作为细基质层的填料或混合土壤后作为土壤植物的种植基质。本发明有利于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微生物能矿化复杂的含氮有机物,将其转化成可供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利用的无机氮化合物,进而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还能最高效率地从蓝藻中回收大量的生物质能,同时还能最大量地对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70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562750.3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碳基铜镍电极、制备方法及用途。该电极以石墨毡材料为基底,基底依次电沉积负载氧化石墨烯和铜镍双金属,即得所述复合电极。以该复合电极作为电催化还原阴极,可用于电化学还原硝酸盐,其硝态氮还原效果显著优于市场商业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223927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36476.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用作植物种植基质的新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将蓝藻和底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再将发酵产物作为制备新型材料的原料,所制备的材料C/N低,可以作为细基质层的填料或混合土壤后作为土壤植物的种植基质。本发明有利于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生长,微生物能矿化复杂的含氮有机物,将其转化成可供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利用的无机氮化合物,进而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还能最高效率地从蓝藻中回收大量的生物质能,同时还能最大量地对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8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36484.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蓝藻和底泥共发酵生产沼气的方法。本发明将蓝藻和底泥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铁氧化物,富集铁还原菌加速水解,还可以防止厌氧反应体系的酸化,不仅能最高效率地从蓝藻中回收大量的生物质能,同时还能最大量的对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解决了藻泥共发酵时产气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560768.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nventor: 宋海欧 , 王长彬 , 陈世文 , 周田恬 , 赖倩 , 张树鹏 , 李爱民 , 史宸菲 , 杨绍贵 , 何欢 , 李时银 , 徐哲 , 祁承都 , 邱金丽 , 左淦丞 , 刘亚子 , 金鑫
IPC: B01J35/73 , B01J27/24 , B01J35/30 , B01J35/33 , B01J35/61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4 , C02F101/30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层状金属氢氧化物复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催化材料包括载体开口空心碳和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垂直生长在开口空心碳内外表面上;其制备方法为:开口空心碳与氮源、碳酸氢盐混合,然后高温煅烧,得到氮掺杂开口空心碳;然后将金属盐与尿素溶于溶剂中,加入氮掺杂开口空心碳,进行溶剂热合成反应得到。该复合催化材料通过将LDH垂直生长在氮掺杂开口空心碳内外表面,避免了金属团聚问题,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增加了活性位点,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实现过硫酸盐的高效活化从而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17979.9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72 , B01J27/2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源氮掺杂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氧氟沙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壳素真空烘干,随后转移至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下热解制备成生物炭材料;将得到的生物炭材料用去离子水浸泡清洗直至滤出液pH达到中性,干燥后得到甲壳素生物炭材料;将得到的甲壳素生物炭材料与氧氟沙星溶液混匀后投加过一硫酸盐恒温振荡;将振荡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本发明方法选用甲壳素作为原料制备得到内源氮掺杂生物炭对氧氟沙星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加入过一硫酸盐后,该生物炭材料还可以催化过一硫酸盐,在非自由基活性物种和超氧自由基等强氧化性物质的作用下实现氧氟沙星的高效降解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036484.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蓝藻和底泥共发酵生产沼气的方法。本发明将蓝藻和底泥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铁氧化物,富集铁还原菌加速水解,还可以防止厌氧反应体系的酸化,不仅能最高效率地从蓝藻中回收大量的生物质能,同时还能最大量的对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解决了藻泥共发酵时产气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9270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62750.3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负载的碳基铜镍电极、制备方法及用途。该电极以石墨毡材料为基底,基底依次电沉积负载氧化石墨烯和铜镍双金属,即得所述复合电极。以该复合电极作为电催化还原阴极,可用于电化学还原硝酸盐,其硝态氮还原效果显著优于市场商业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9179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96723.8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1/10 , C10B53/0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混凝污泥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磺胺嘧啶的方法,首先制备过硫酸盐活化剂:将混凝污泥自然风干、破碎,干燥,粉碎过筛;取粉碎后的污泥放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中进行热解,冷却后得到的黑色炭化材料;将制得的炭化材料活化过硫酸盐处理磺胺嘧啶废水:向磺胺嘧啶废水中加入炭化材料,在常温条件下,在摇床中进行反应,加入过硫酸盐,继续在上述条件下反应,测定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去除率。本发明的方法以混凝污泥为主要原料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抗生素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