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度固定观测量的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4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9488.4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糊度固定观测量的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评估方法,包括:构造观测方程,引入外部信息估计观测方程中与频率无关项的误差;将浮点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表示为整周宽巷模糊度和浮点窄巷模糊度的组合;固定整周宽巷模糊度与浮点窄巷模糊度,基于固定的整周宽巷模糊度和浮点窄巷模糊度重构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模糊度实数解,得到非差模糊度固定的电离层观测量;引入待评估的电离层模型,计算对应的总电子含量,构造硬件延迟解算方程,通过最小二乘法解算待评估电离层模型对应的卫星和接收机硬件延迟;计算电离层模型均方根误差。本发明通过固定电离层模糊度项,解算精确的电离层观测量,具备观测连续,范围广的优势。

    一种基于实时与准实时结合的北斗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1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73070.2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与准实时结合的北斗变形监测方法。首先监测系统实时存储各个监测站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并同步进行实时动态定位;然后当数据存储时间满足观测时长时,对各个监测站进行准实时静态定位计算,并利用准实时静态定位解算结果更新各个监测站的历史形变量;最后将更新后的各个监测站的形变量与事先设定的预警值进行实时对比,若超过阈值则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使用本发明提出的变形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结合两组监测方式,提高BDS监测方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基于模糊度固定观测量的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44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9488.4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糊度固定观测量的北斗全球电离层模型评估方法,包括:构造观测方程,引入外部信息估计观测方程中与频率无关项的误差;将浮点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表示为整周宽巷模糊度和浮点窄巷模糊度的组合;固定整周宽巷模糊度与浮点窄巷模糊度,基于固定的整周宽巷模糊度和浮点窄巷模糊度重构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模糊度实数解,得到非差模糊度固定的电离层观测量;引入待评估的电离层模型,计算对应的总电子含量,构造硬件延迟解算方程,通过最小二乘法解算待评估电离层模型对应的卫星和接收机硬件延迟;计算电离层模型均方根误差。本发明通过固定电离层模糊度项,解算精确的电离层观测量,具备观测连续,范围广的优势。

    一种基于实时与准实时结合的北斗变形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2117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373070.2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与准实时结合的北斗变形监测方法。首先监测系统实时存储各个监测站的观测数据和导航数据,并同步进行实时动态定位;然后当数据存储时间满足观测时长时,对各个监测站进行准实时静态定位计算,并利用准实时静态定位解算结果更新各个监测站的历史形变量;最后将更新后的各个监测站的形变量与事先设定的预警值进行实时对比,若超过阈值则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使用本发明提出的变形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结合两组监测方式,提高BDS监测方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高精度卫星导航动态计量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945382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714444.1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卫星导航动态计量检测系统,包括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车载供电系统、卫星信号收转发系统、待检测卫星导航设备、CORS中心、计算机和显示屏,卫星信号收转发系统通过卫星信号分别与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和待检测卫星导航设备连接,车载卫星导航系统和待检测卫星导航设备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与CORS中心互通,CORS中心与计算机相连接,互相获取数据;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检测3台待检测卫星导航设备在运动情况下的各项指标,如实时的定位状态、固定解率、运动轨迹、加速度、卫星接收数据的质量,实现了检测高精度导航定位设备在实际高动态运行时,对定位结果的准确性,精准性。

    一种基于多气象因子的近地加权平均温度信息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989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25482.7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气象因子的近地加权平均温度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全球无线电探空站观测数据,提取不同高度面上的加权平均温度的近似真值;紧接着获取ERA‑5全球再分析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各个格网点加权平均温度与海拔高度、年积日的多项式模型;再利用多项式模型计算探空站点加权平均温度的初步预报值,并计算初步预报值与近似真值的残差;然后,建立T个具有不同网络结构的BP神经网络补偿模型,训练得到T组神经网络模型参数;最后,利用T组神经网络模型参数计算得到目标位置的加权平均温度的T组残差预报值,对其求平均得到最终的残差预报值,加上多项式模型计算的初步预报值,即得到近地加权平均温度的最终预报值。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智能手机电离层误差改正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684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337315.7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智能手机电离层误差改正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服务器端获取区域CORS站数据流中的双频伪距观测值、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和第一导航电文,获得电离层平滑观测值和第一穿刺点地心经纬度,结合低阶球谐函数模型拟合区域VTEC公式,获得观测方程,利用Kalman滤波器解算观测方程得区域电离层模型参数;智能手机端向服务器端获取区域电离层模型参数,根据获取的GNSS原始观测值分析出待改正观测值,根据获取的第二导航电文分析出第二穿刺点地心经纬度,和区域电离层模型参数确定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对待改正观测值进行修正,基于修改后的观测值采用Kalman滤波方法进行定位分析,获得定位结果,从而提高了实时定位的精度。

    一种GLONASS载波单差残差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619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810038962.4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LONASS载波单差残差估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GLONASS载波观测数据,采用零基线或短基线,构建站间单差观测方程;选定起始历元,若存在频率号差值为1的两颗卫星,将其选定为解算基准;引入两个解算基准,将两个基准星之间的模糊度参数作为参数估计,进行联合平差以解算观测值残差;当第一个基准所对应的卫星消失后,重新选定一颗该历元跟踪到的卫星作为参考卫星,消除秩亏影响,实现各历元满秩的GLONASS单历元载波残差计算。本发明能够实现无需考虑频率差异的GLONASS单差残差估计,从而为GLONASS系统载波观测值的随机模型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