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态可变径管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79900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711482180.1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姿态可变径管道机器人,包括车轮、电机、主控仓、机械腿和摄像头,主控仓位于机器人中心,主控仓外壳为半球体结构,在主控仓上沿中心对称的设有若干机械腿;机械腿包括连接在主控仓外壳半球体结构上的连接架,连接架另一端连接活动块,活动块与车轮中心的控制块相连,在控制块上设有控制车轮转动的电机;在活动块与控制块之间设有联轴器;连接架与活动块之间设有连杆和弹簧两个并列的连接结构;在连杆内设有舵机,舵机与车轮上的电机相连;舵机和电机通过连接架及连杆内的线路与主控仓连接,主控仓内设有处理器和驱动的控制芯片。本发明的管道机器人具有自主差动特性和自适应变径特性。

    多姿态可变径管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799008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482180.1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姿态可变径管道机器人,包括车轮、电机、主控仓、机械腿和摄像头,主控仓位于机器人中心,主控仓外壳为半球体结构,在主控仓上沿中心对称的设有若干机械腿;机械腿包括连接在主控仓外壳半球体结构上的连接架,连接架另一端连接活动块,活动块与车轮中心的控制块相连,在控制块上设有控制车轮转动的电机;在活动块与控制块之间设有联轴器;连接架与活动块之间设有连杆和弹簧两个并列的连接结构;在连杆内设有舵机,舵机与车轮上的电机相连;舵机和电机通过连接架及连杆内的线路与主控仓连接,主控仓内设有处理器和驱动的控制芯片。本发明的管道机器人具有自主差动特性和自适应变径特性。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公开(公告)号:CN107882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455293.2

    申请日:2017-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6/1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包括整体式机械框架,立体车库与执行机器人;立体车库在整体式机械框架内上下移动;钢结构框架的底部设有供车形执行机器人移动的空间,所述空间底部铺设有供执行机器人移动的轨道,所述每个停车位为长方形结构;每个停车位为上下表面为钢板,所述每个停车位设置对应停车位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停车位的位置传感器与所在的立体车库控制模块相连。执行机器人为车形,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模块置于车体的内部空间,接收来自机器人的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所述机器人控制模块与车库中央处理器相连。本方法的车库占地面积小,控制运动灵活方便,环境适应性强。

    一种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公开(公告)号:CN109972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55599.8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包括整体式机械框架,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机械框架中设有竖向延伸的提升通道;所述每个提升通道内设有至少两层立体车库,每层立体车库中为一个停车位;所述立体车库在所在提升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每个提升通道的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本发明采用通过可以沿固定通道上下移动的立体车库,实现进出车,其通过采用多层立体车库和升降平台的结合设计,可停放若干个车辆同时,减少车库占用地面的面积。并且通过升降平台与机械框架安全的锁定从而保证存取车时的安全。通过对每个停车位安装位置定位装置,方便控制系统对停车位的合理管理。

    多姿态可变径管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7814757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721900006.X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姿态可变径管道机器人,包括车轮、电机、主控仓、机械腿和摄像头,主控仓位于机器人中心,主控仓外壳为半球体结构,在主控仓上沿中心对称的设有若干机械腿;机械腿包括连接在主控仓外壳半球体结构上的连接架,连接架另一端连接活动块,活动块与车轮中心的控制块相连,在控制块上设有控制车轮转动的电机;在活动块与控制块之间设有联轴器;连接架与活动块之间设有连杆和弹簧两个并列的连接结构;在连杆内设有舵机,舵机与车轮上的电机相连;舵机和电机通过连接架及连杆内的线路与主控仓连接,主控仓内设有处理器和驱动的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机器人具有自主差动特性和自适应变径特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公开(公告)号:CN20772806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721873069.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包括整体式机械框架,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机械框架中设有竖向延伸的提升通道;所述每个提升通道内设有至少两层立体车库,每层立体车库中为一个停车位;所述立体车库在所在提升通道内上下移动;所述每个提升通道的底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平台。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可以沿固定通道上下移动的立体车库,实现进出车,其通过采用多层立体车库和升降平台的结合设计,可停放若干个车辆同时,减少车库占用地面的面积。并且通过升降平台与机械框架安全的锁定从而保证存取车时的安全。通过对每个停车位安装位置定位装置,方便控制系统对停车位的合理管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

    公开(公告)号:CN20889994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21872424.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智能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包括整体式机械框架,立体车库与执行机器人;立体车库在整体式机械框架内上下移动;钢结构框架的底部设有供车形执行机器人移动的空间,所述空间底部铺设有供执行机器人移动的轨道,所述每个停车位为长方形结构;每个停车位为上下表面为钢板,所述每个停车位设置对应停车位的位置传感器;所述停车位的位置传感器与所在的立体车库控制模块相连。执行机器人为车形,所述升降电机的驱动模块置于车体的内部空间,接收来自机器人的控制模块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所述机器人控制模块与车库中央处理器相连。本方法的车库占地面积小,控制运动灵活方便,环境适应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207650657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885776.1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伺服的飞行器,其特征是,包括飞行控制器、激光传感器、摄像头、光流传感器、GPS定位模块和螺旋桨;所述飞行控制器通过减震架安装在飞行器机架上,位于飞行器的中央,用于控制飞行器的运动情况;所述激光传感器、摄像头、光流传感器均设置在飞行器下方;所述GPS定位模块固定在飞行器机架的后方。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使用激光传感器进行定高,不会受到电机震动的影响,而且数据的精度更高,有利于飞行器的定高控制;本专利所描述的基于视觉伺服的飞行器自主跟踪系统,具有跟踪精度高,稳定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运动模式管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9146597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789286.6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运动模式管道机器人,涉及管道机器人领域,主要用以解决管道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适配多种工况的问题,其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机身,每个所述机身的侧边均布有若干车轮,两所述机身通过弯曲机构相连,每个所述机身与车轮之间均设有与机身距离同步调整的变径机构,所述车轮与自适应变径机构之间还设有舵机驱动的车轮变位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各种管道装置的运动载体,通过添加各种传感器或操作装置,实现管道内清洗、探测、修复等作业任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Mini-Pcie接口的STM32最小系统板

    公开(公告)号:CN208722197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493272.X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Mini-Pcie接口的STM32最小系统板,所述STM32最小系统板还包括DC-DC供电电路、LDO供电电路、SWD烧写电路、底板电源电路以及与所述STM32最小系统板配套使用的四层板卡,所述SWD烧写电路设置有输入接口电路和输出接口电路,所述DC-DC供电电路、LDO供电电路和底板电源电路均与所述输入接口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电路与指定的外接设备连接;所述四层板卡中设置有时序线、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其中,所述时序线采用差分线设计,所述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之间设置有贴片磁珠;本实用新型的STM32最小系统板设计有多种电源方案,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底板的自由设计,使用方便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