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19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24499.8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选取松滋青皮蚕豆作为指示生物,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土壤浸出液、浸种和催芽、致突变处理、根尖恢复培养、固定和保存、解离和染色、压片和镜检、统计分析以及计算污染指数等步骤。该方法采用真核生物作为指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指标,能够更真实反映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该地生长的作物的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4620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093606.0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属于特种动物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步骤为:在培养箱内铺入一层海绵层,并喷洒水至海绵润湿;随后装入养殖床,养殖床由土壤和饵料按不同比例分层铺放,养殖床的高度为18-25cm;养殖威廉腔环蚓时,土壤pH在6-7之间,占土壤0.5%—1%的重量的饵料放在土壤表面1-2cm处,养殖床含水率保持在50%-70%之间,之后,在养殖床中投放蚯蚓;养殖赤子爱胜蚓时,土壤pH在6-7之间,占土壤1%—2%的重量的饵料铺在土壤的最上部,养殖床含水率保持在40%-80%之间,以上养殖需要在光照下进行。本发明操作简单,条件容易控制,可有效地提高蚯蚓的存活率和活性。

    一种检测污染水体中人粪的PCR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256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7827.4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8 C12Q2531/113 C12Q2549/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污染水体中人粪的PCR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水体污染检测领域。一种检测污染水体中人粪的PCR试剂盒,包括4种巢式PCR引物、dNTP、PCR buffer、Mg2+和ddH2O,使用两轮PCR扩增,巢式PCR引物SHF1、SHR1的检测阈值为0.916pg/ul人粪DNA,巢式PCR引物NHF1、NHR1的检测阈值为0.057pg/ul人粪DNA,在第一轮PCR扩增后未检测出污染时,可以进行第二轮PCR扩增。通过PCR手段检测水体人线粒体DNA来判断粪便污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降低了对检测样本的误判,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中的微量人粪污染。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4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55656.5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融合白腐真菌、土著细菌YZ、酿酒酵母三个亲株真核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的重组整合,构建获得基因工程菌,登记号为CGMCC No.0783;用所述特效菌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菌剂引入装有活性炭载体的柱状反应器中,闷曝溶解氧(DO)≥2mg/L,驯化挂膜5天,基因工程菌在活性炭载体上形成生物膜。之后将饮用水源水引入反应器中,调试处理BaP的工艺参数:曝气溶解氧≥2mg/L,pH值6.8-8.0,温度30±2℃,48小时内负荷比增加至20m3/m2/h,菌体浓度达2-10g/L,去除化学耗氧量(COD)>10%为挂膜成功的结束标志,之后进入处理运行阶段,稳定运行处理阶段的反冲洗强度为0.02m3/(m2·s)。

    一种适合太湖清淤底泥余水处理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10793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110008152.2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太湖清淤底泥余水处理的工艺,将清出的泥浆从排泥场泥浆入口排入排泥场内,泥浆在排泥场内流动并沉集在排泥场的底泥堆场中,泥浆的余水流动至排泥场的退水口处,余水在退水口处添加复配絮凝剂后,再排入余水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本发明工艺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组合处理方式,将两种处理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可有效去除余水中COD、NH4+-N、TP和SS等,排泥场的合理选址和设计有利于余水中SS自然沉降,减少絮凝剂用量,复配絮凝剂能彻底净化余水,二者之间相互协同发挥了每种处理方法的最佳效果优势,达到了高效率余水处理的目的。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115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155656.5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生物膜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方法,融合白腐真菌、土著细菌YZ、酿酒酵母三个亲株真核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的重组整合,构建获得基因工程菌,登记号为CGMCC No.0783;用所述特效菌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饮用水源苯并芘的方法是:基因工程菌剂引入装有活性炭载体的柱状反应器中,闷曝溶解氧(DO)≥2mg/L,驯化挂膜5天,基因工程菌在活性炭载体上形成生物膜。之后将饮用水源水引入反应器中,调试处理BaP的工艺参数:曝气溶解氧≥2mg/L,pH值6.8-8.0,温度30±2℃,48小时内负荷比增加至20m3/m2/h,菌体浓度达2-10g/L,去除化学耗氧量(COD)>10%为挂膜成功的结束标志,之后进入处理运行阶段,稳定运行处理阶段的反冲洗强度为0.02m3/(m2·s)。

    一种检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潜在遗传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0785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27068.8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潜在遗传毒性的方法,先以树脂进行水样富集,应用纤细裸藻的彗星试验,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遗传毒性进行研究。关键技术在于制胶过程的创新,采用第一层刮胶,然后采用传统的“三明治”制胶的方法,在第三层改用熔点较高的正常熔点胶制胶,解决了传统方法胶板易受损的缺点。对藻类彗星的裂解时间和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了理想图像结果。目前没有关于藻类的单细胞凝胶电泳检验水体有机污染物潜在遗传毒性的报道,将藻类用于SCGE,拓展SCGE的研究对象。

    一种制药废水的生殖毒性检测与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3915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2775.7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药废水的生殖毒性检测与评价方法,主要进程如下:以制药厂生产废水为测试废水,以小鼠为受试生物,通过经口灌胃对小鼠进行染毒;测试期满后观察小鼠精子形态、计算精子畸形率;测定各类生精细胞百分率,将染毒组数据与对照组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用检验结果来评价制药废水对小鼠精子毒性。本发明可以简便、准确的检测生殖毒性进而评价其生物毒性。可以准确的检测与评估合成制药废水中POPs和EH对小鼠精子的毒性,研究合成制药废水安全浓度与剂量,为制定相应的废水排放标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合成制药废水的生物分子毒性检测,也适用于其它有毒有机废水毒性的检测与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