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菊花花型和/或叶形和/或株型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6167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912874.X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转CmCUC2基因调控菊花花型、叶形和株型的方法,根据切花大菊‘神马’中CmCUC2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突变的CmCUC2基因序列(mCmCUC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DNA和RNA水平检测,证实mCmCUC2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分析,转基因株系花瓣外翻、花瓣尖端条裂、花型整体呈翻卷型;叶裂加深;植株矮小、节间距缩短。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切花菊和案头菊的培育等方面,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花卉重要农艺性状,易于轻简化栽培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调控菊花花型和/或叶形和/或株型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616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12874.X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转CmCUC2基因调控菊花花型、叶形和株型的方法,根据切花大菊‘神马’中CmCUC2基因序列,人工合成突变的CmCUC2基因序列(mCmCUC2),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DNA和RNA水平检测,证实mCmCUC2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分析,转基因株系花瓣外翻、花瓣尖端条裂、花型整体呈翻卷型;叶裂加深;植株矮小、节间距缩短。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切花菊和案头菊的培育等方面,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花卉重要农艺性状,易于轻简化栽培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创建矮壮株型菊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70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30360.1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制植株矮小、粗壮的菊花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该方法包括从菊花中克隆CmYAB3.1基因;构建CmYAB3.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证实CmYAB3.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分析,发现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高度明显变矮,茎杆变粗。本发明通过转基因技术调控了菊花株型,获得适合作案头菊的矮壮的植株,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花卉重要农艺性状,易于轻简化栽培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创建矮壮株型菊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7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030360.1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制植株矮小、粗壮的菊花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该方法包括从菊花中克隆CmYAB3.1基因;构建CmYAB3.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证实CmYAB3.1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分析,发现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高度明显变矮,茎杆变粗。本发明通过转基因技术调控了菊花株型,获得适合作案头菊的矮壮的植株,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花卉重要农艺性状,易于轻简化栽培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改变菊花香气成分萜烯类挥发物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3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64318.3

    申请日:2019-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转CmWRKY7基因改变切花菊萜烯类挥发物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茶用菊‘滁菊’中克隆CmWRKY7基因;构建CmWRKY7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筛选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定量RT-PCR检测证实CmWRKY7内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分析,发现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萜烯类挥发物含量改变。本发明通过转化内源CmWRKY7转录因子并正常转录表达,从而调控了萜烯生物合成,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切花菊芳香品质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