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4977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05849.9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168 , Y04S30/12 , B60L11/1825 , B60L11/1838 , B60L11/1848 , H02J7/0027 , H02J7/0042 , H02J7/0044 , H02J2007/0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分布式充电桩及其操作方法,该电动汽车智能分布式充电桩包括带底座的桩体及分别安装在该桩体上的人机交互接触屏、刷卡器、USB接口、活动门,所述桩体安装在供电路灯杆上,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活动门的外表面安装有充电接线外漏孔和电动遥控门锁,其内部设置有三个凹槽,分别安装有蓝牙设备、智能充电控制箱、充电枪支架,所述充电枪支架上放置有充电枪,该充电枪与桩体内的供电单元连接;用户通过蓝牙设备配套的智能手机APP,控制电动遥控门锁的开启。本发明能有效解决目前集中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不便利、充电桩易失窃、重新铺设电力线路成本高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6380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7218.0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4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环境调节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动室内环境舒适度控制方法。该方法选择三层BP神经网络为原型,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当前实际的环境数据作为样本数据;2)利用样本数据基于三层前馈型BP神经网络建立模型;3)采用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设定SET*指标最优值和范围;4)空调系统控制:结合SET*指标最优值和范围对实时采集到的当前数据进行处理,产生控制空调系统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环境调控设备的实时控制。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模型中的复杂迭代运算,利用改进的L-M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高、误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65088.8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3/00 , G06N3/0442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的小样本负荷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历史用户用电数据和对应天气、日期特征;构建负荷特征输入矩阵;提取历史用户和新增用户的高维负荷特征,送入负荷预测神经网络中进行预训练;固定源领域负荷特征提取器参数,并构造目标领域负荷特征提取器,更新目标领域特征提取器参数;将对抗训练得到的目标领域特征提取器G2与预训练的负荷预测神经网络进行连接,应用于目标领域新增用户负荷预测。本发明通过不同领域间知识的迁移,充分利用了源领域已有的大量历史负荷知识,有效解决了电力系统中新增用户用电数据不足时日前负荷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历史负荷数据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956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351303.2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装置,包括光伏阵列、滤波电路、DC‑DC功率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信号调理电路、DSP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AVR单片机、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显示模块;通过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获得光伏阵列输出信号,该信号经由信号调理电路输入DSP控制芯片而实现MPPT控制信号的实时调整;DSP控制芯片输出的PWM控制信号经由驱动电路产生驱动开关管动作的信号;AVR单片机与DSP控制芯片利用RS485进行通讯,相关控制参数在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显示电路上进行显示。该发明的控制装置,稳态跟踪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9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351303.2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装置,包括光伏阵列、滤波电路、DC-DC功率转换电路、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信号调理电路、DSP控制芯片、驱动电路,以及AVR单片机、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显示模块;通过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获得光伏阵列输出信号,该信号经由信号调理电路输入DSP控制芯片而实现MPPT控制信号的实时调整;DSP控制芯片输出的PWM控制信号经由驱动电路产生驱动开关管动作的信号;AVR单片机与DSP控制芯片利用RS485进行通讯,相关控制参数在以AVR单片机为核心的显示电路上进行显示。该发明的控制装置,稳态跟踪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304861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3812.1
申请日:2012-12-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故障特征在线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包括塔顶发电机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塔底发电机电流信号采集模块、塔顶数据处理器、故障特征提取模块;所述塔顶发电机振动信号采集模块与塔顶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塔底发电机电流信号采集模块与故障特征提取模块连接,故障特征提取模块通过以太网与塔顶数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对发电机组的故障特征提取是整合了发电机振动信号与定子电流信号,对故障的定位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71507.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区域惯性常数在线辨识方法及系统,采集区域内同步发电机、风机的有功功率和连接母线频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计算,标幺化,滤波并去均值后获得输入输出信号,通过输入输出信号建立ARX模型,利用离散DREM方法求解ARX模型的待估计参数,通过求解得到的参数建立离散频率响应模型并将其连续化,对连续模型进行参数提取,得到含风力发电的电力系统区域惯性常数,可同时应用于传统电力系统和含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新型电力系统惯性常数辨识领域,改善了现有方法在求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满足持续激励条件而导致准确率低和无法收敛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多阶电力系统的惯性常数在线辨识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4542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47957.X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PSS架构的多场景低压可再生资源负荷预测方法,通过构建基于信息物理社会融合系统CPSS架构的微电网,以多场景融合的方式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用户社会行为影响的双重不确定性的能量管理系统,从物理层、信息层、社会层三个层面建立起可感知互动的可控标准化模型以及负荷预测系统。对于电动汽车建立考虑电价、当前电池电荷和停车时长因素的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对于用户用电场景,基于消费者心理学建立起峰谷电价差与负荷转移率的函数关系,建立基于消费者心理学机理的需求响应模型,充分考虑用户行为特征。结合以上模型,对CPSS架构下的低压可再生能源和负荷进行多场景融合的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076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92820.1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网型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路灯、光伏发电组、风力发电组、蓄电池组、负载LED及控制器,根据光照范围互补的原则将路灯系统中每两个路灯设为一组,当需要蓄电池组供电时,蓄电池电量监测模块对蓄电池所剩电量进行实时跟踪,并根据所剩电量多少和是否在亮灯定义路灯在状态一、状态二、状态三及状态四,且两个路灯在不同状态,进行相互通讯,延长系统的运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406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1035052.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优化算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微电网气象数据和负荷信息数据;2、计算光伏阵列允许出力上限值和风速下的风机允许出力上限值;3、输入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对微电网进行优化;4、得到微电网优化的边际成本;5、将微电网的效用函数和用户的效用函数进行互动博弈的博弈过程分为24个时段,以能源侧和用户侧双方的效用函数为目标进行优化博弈;6、当本次优化得到的负荷曲线与上一次优化得到的负荷曲线的偏差小于等于ε时,则结束优化,否则,将第本次的负荷数据代入步骤1,循环步骤1至步骤5直到偏差小于ε为止。具有实现了微电网能源效率的最优化,可行性与适应性良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