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9422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64537.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59 , H01M10/6568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35 , H01M10/615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复合均热板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壳体,若干电池单元,若干相变材料板,若干均热板和一个底部水冷模块,每个电池单元的面积最大两个侧面均被相变材料板包覆,相邻两个相变材料板之间放置一个均热板,均热板的冷凝端嵌入到水冷板中用于强化散热。该发明充分利用了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储能特点,同时结合均热板高效传热和水冷散热技术的优势,满足了动力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控温需求。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空间利用率和散热效率,保证动力电池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并且减少了不同电池单元之间的温差,提升了系统的温度均匀性,进而提高了动力电池模组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32920.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635 , H01M10/6554 , H01M10/6567 , H01M10/613 , H01M10/6552 , H01M10/615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电极温度调控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导热垫、水冷模块、复合相变材料层、若干抗重力热管、加热模块、温度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极上均布置有导热片,导热垫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水冷模块安装在导热垫底面的中间位置,复合相变材料层设置在水冷模块的底部,各抗重力热管一端连接导热片,各抗重力热管另一端连接复合相变材料层,加热模块布置在导热垫底面的两侧,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模组的电极和外壳底面的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加热模块和水冷模块的启动和关闭,能够快速对电池模组电极进行散热或预热,散热和升温效率高,大幅改善电池模组表面的温度均匀性,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399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632920.5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H01M10/635 , H01M10/6554 , H01M10/6567 , H01M10/613 , H01M10/6552 , H01M10/615 , H01M1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电极温度调控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导热垫、水冷模块、复合相变材料层、若干抗重力热管、加热模块、温度采集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电极上均布置有导热片,导热垫设置在外壳的底部,水冷模块安装在导热垫底面的中间位置,复合相变材料层设置在水冷模块的底部,各抗重力热管一端连接导热片,各抗重力热管另一端连接复合相变材料层,加热模块布置在导热垫底面的两侧,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池模组的电极和外壳底面的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加热模块和水冷模块的启动和关闭,能够快速对电池模组电极进行散热或预热,散热和升温效率高,大幅改善电池模组表面的温度均匀性,有效提高电池模组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3209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710563219.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nventor: 杨医博 , 宋紫微 , 罗翼锋 , 郭文瑛 , 苏延 , 王恒昌 , 邱智育 , 刘伯达 , 谢宇曦 , 郑凯翔 , 赵茂伶 , 陈百曦 , 陈前谱 , 张文博 , 李之吉 , 冯乃聪 , 甘梓宏 , 杨阳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成型框改良结构,包括内设镂空的柔性成型套、通过卡槽可拆卸地锁定设置在所述成型套底部的锁定薄片,所述成型套为模具主体,用于检验砂浆试块的成型以及对基底的固定,所述锁定薄片用于锁定基底防止基底脱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所述砂浆拉伸粘结强度成型框改良结构的成型方法。本发明具有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模具旋转、松脱等现象可能造成的试件变形、缺角、外渗、上下部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试件的制作效率以及实验的成功率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588888.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12N9/20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21 , C12N11/087 , C12P7/645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链霉菌脂肪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海洋链霉菌脂肪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通过对海洋链霉菌属脂肪酶的第40位和第237位进行单点突变和双点突变,发现其双突变体G40D/T237R脂肪酶在酯化合成甘油酯时,偏甘油酯/甘油三酯的比例可达到7.51,远远超过野生型脂肪酶的偏甘油酯/甘油三酯的比例,具有更好的合成偏甘油酯的酯化活力,可以广泛应用于偏甘油酯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55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820030.X
申请日:2019-08-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隐式B‑样条的参数化水平集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实际使用要求选择一个设计域;(2)利用隐式B‑样条曲线对水平集函数进行参数化;(3)根据实际工作状况施加位移约束条件和荷载;(4)给定各单元节点的初始水平集值;(5)根据节点φ值计算体积分数;(6)对上一步得到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可用于速度场计算的响应量;更新水平集函数,通过隐式B‑样条曲线进行水平集函数曲面拟合;(7)迭代收敛判断;(8)优化结果处理;(9)输出优化结果。本发明以线性B‑样条为基函数的参数化水平集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的优化结果,且计算速度更快,尤其是在大型有限元计算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6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577426.3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关节驱动的弹簧连接多柔性梁振动测控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柔性梁本体部分、振动检测部分及振动控制部分;所述柔性梁本体部分包括八根柔性梁,相邻柔性梁通过拉伸弹簧连接,计算机驱动伺服电机带动柔性关节运动,进一步带动柔性梁旋转,柔性梁进而产生振动,通过振动检测部分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振动信号,输出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反馈信号输出控制信号通过振动控制部分的伺服电机和压电致动器来抑制柔性梁的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23491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63256.5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高功率超薄液晶电视的高效散热结构,包括长条形的空心散热框架、至少一个轴流风扇、长条形的热管均温条,所述的空心散热框架主要由外壳3和散热铝板合围而成,所述热管均温条沿空心散热框架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散热铝板顶端,所述轴流风扇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侧面且相隔一定间隙的正对所述散热铝板内侧面,所述外壳的底部、侧面安装所述轴流风扇处均匀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本发明通过空间隔板与轴流风扇结合分块散热,使得LED灯条在空间小、风量低、噪音小的条件下仍能取得很好的降温效果,并通过热管均温条的均温作用使LED灯条上各灯珠的温度趋于一致,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18686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63124.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B7/0094 , B28B7/02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制作砂浆粘结拉伸试件效率的模具,包括中空的矩形无底金属框、盖覆在所述无底金属框开口处的矩形板状成型金属框、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无底金属框和成型金属框长度边结合处的两条金属棒,所述成型金属框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列的矩形镂空部。所述金属棒采用榫接的方式连接无底金属框和成型金属框。本发明可供多块试件同时制作,上下结构可固定,免除人为按压造成的误差。上下结构亦可拆分,便于清洗及保养。实验结束时可直接将模具抬起收集试件,操作简单有效。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优势突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79129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107306.2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IaaS环境的远程证明方法,通过身份认证模块,远程证明模块和可信平台标准度量值版本更新模块实现,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包括:AIK证书申请模块、Privacy CA颁发证书模块和验证AIK请求过程模块;所述远程证明模块包括挑战者和被认证者的通信模块、挑战者和可信配置服务器的通信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虚拟机与虚拟机建立正常的通信信道之前加入远程证明的过程,只有在通过远程证明得出所要通信的VM是可信时,才允许建立连接。本发明一方面可以对被认证者进行身份认证和远程证明,另一方面被认证者也可以在平台变动的情况下进行版本更新,最终实现实际可行的云计算IaaS环境的远程证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