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4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61410.6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式双电极片电流体动力微泵与方法。包括上下电极片、两片硅胶片、以及流入端管道及其接合块、流出端管道及其接合块;两片硅胶片对称夹持在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的两侧缘之间,形成一个两端带有渠口的由上下电极片和两片硅胶片构成的电极密封腔;腔体内置有一附着在上电极片与下电极片对应面上的梳齿状电极阵列;电极密封腔腔体两端呈锥形的流道结构,使电极密封腔的腔体内部从流入端管道至流出端管道的方向上,形成“窄-宽-窄”的流道结构,使电极片的作用效果最大化,同时,液体工质在流入流出的过程中实现平滑过渡。使得微泵具有电极片作用范围更大,沿程损失更小的流道空间,有效增强电流体动力微泵的驱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432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6534.5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5 ,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动泵驱动的闭式单向运行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及方法;盘绕式真空闭式脉动热管回路的两个端口之间连接有一段硅胶管;硅胶管嵌入蠕动泵的泵壳内壁与转子之间,转子转动时,转子依次循环挤压硅胶管的管壁,使硅胶管内的工质向着蠕动泵电机的电机轴旋转方向流动;转子包括三个滚轮;通过三个滚轮依次循环挤压硅胶管壁,使硅胶管内的工质在盘绕式真空闭式脉动热管回路内单向循环运行。本系统通过蠕动泵驱动热管内部气液相隔的工质单向循环运动,提升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运行可靠,且其工作不受重力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710352747.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兼做腔壁的密封硅胶垫、盖板;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引流的窄腔,窄腔为工质流动的过渡曲面;各窄腔分别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通;密封硅胶垫的中部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形成一空腔,空腔的面积覆盖并连通左右两端的窄腔;盖板的下表面刻蚀有梳状电极阵列;梳状电极阵列置于密封硅胶的空腔围成的区域内;下底板、密封硅胶垫和盖板之间密封结合,使梳状电极阵列被密封在由密封硅胶垫的空腔围成的密封腔体内,构成电液动力微泵加速区的流道。本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驱动领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23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52747.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3/3675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兼做腔壁的密封硅胶垫、盖板;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引流的窄腔,窄腔为工质流动的过渡曲面;各窄腔分别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通;密封硅胶垫的中部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形成一空腔,空腔的面积覆盖并连通左右两端的窄腔;盖板的下表面刻蚀有梳状电极阵列;梳状电极阵列置于密封硅胶的空腔围成的区域内;下底板、密封硅胶垫和盖板之间密封结合,使梳状电极阵列被密封在由密封硅胶垫的空腔围成的密封腔体内,构成电液动力微泵加速区的流道。本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驱动领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303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68671.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圆柱形泵壳和设置在其内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括相互间隔的阴极和阳极;电极阵列卷成具有弹性的圆筒状结构,并与圆柱形泵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电极阵列通过其与圆柱形泵壳内壁面的摩擦力获得轴向及径向的固定;本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通过把平板形柔性电路板卷成圆筒状并置于圆柱形泵壳内,由于电极片为弹性金属材质,利用其弹力作用,使平板形柔性电路板附带着电极阵列完全贴合在泵壳内壁上;这种工艺结构特征不仅是加工制备更加简单,而且运行高效稳定,可以运用在微流体冷却系统、药物输送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53934.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4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状电极串联式电流体动力微泵与方法;包括左电极支撑导杆、右电极支撑导杆;沿左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发射极;沿右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集电极;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彼此相互交错排布,形成正负极轴向交错排布的梳状电极阵列;左电极支撑导杆和右电极支撑导杆伸出梳状电极阵列之外的空余端,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梳状电极阵列所包围的空间,形成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的工作区域以及工质的流通通路。梳状电极阵列面积大,增加了电流体动力作用的范围,增强了离子拖拽效应,同时针状结构增强尖端放电,提高电流体动力微泵的动力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19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7374.5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3F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小型炒茶机,包括平底锅、炒茶机主体,所述炒茶机主体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支撑支架、翻炒机构,所述翻炒机构包括两竖直地平行设置的侧支撑板、固定在任一侧支撑板一侧的电机、转动设置在各侧支撑板四角的带轮,所述电机同时与两个侧支撑板上两相对的带轮驱动连接,每个侧支撑板的四个带轮之间均绕有一根柔性传动带,两个侧支撑板之间连接设置镂空板,两根柔性传动带之间连接设置有随柔性传动带同步移动的细铁网,所述细铁网两面均固定有若干排刷子。本发明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效率高,能够减轻劳动力,对炒茶工艺技术不做要求,对于茶叶农夫家庭制作茶叶或生产研究测试茶叶品质,简单方便许多。
-
公开(公告)号:CN206834972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556155.2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K4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状电极串联式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左电极支撑导杆、右电极支撑导杆;沿左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发射极;沿右电极支撑导杆的轴线方向,阵列、间隔分布有多个网状集电极;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彼此相互交错排布,形成正负极轴向交错排布的梳状电极阵列;左电极支撑导杆和右电极支撑导杆伸出梳状电极阵列之外的空余端,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梳状电极阵列所包围的空间,形成网状发射极和网状集电极的工作区域以及工质的流通通路。梳状电极阵列面积大,增加了电流体动力作用的范围,增强了离子拖拽效应,同时针状结构增强尖端放电,提高电流体动力微泵的动力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01565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880937.7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圆柱形泵壳和设置在其内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括相互间隔的阴极和阳极;电极阵列卷成具有弹性的圆筒状结构,并与圆柱形泵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电极阵列通过其与圆柱形泵壳内壁面的摩擦力获得轴向及径向的固定;本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通过把平板形柔性电路板卷成圆筒状并置于圆柱形泵壳内,由于电极片为弹性金属材质,利用其弹力作用,使平板形柔性电路板附带着电极阵列完全贴合在泵壳内壁上;这种工艺结构特征不仅是加工制备更加简单,而且运行高效稳定,可以运用在微流体冷却系统、药物输送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6834168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554982.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板、兼做腔壁的密封硅胶垫、盖板;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引流的窄腔,窄腔为工质流动的过渡曲面;各窄腔分别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通;密封硅胶垫的中部为镂空结构,该镂空结构形成一空腔,空腔的面积覆盖并连通左右两端的窄腔;盖板的下表面刻蚀有梳状电极阵列;梳状电极阵列置于密封硅胶的空腔围成的区域内;下底板、密封硅胶垫和盖板之间密封结合,使梳状电极阵列被密封在由密封硅胶垫的空腔围成的密封腔体内,构成电液动力微泵加速区的流道。本直通型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驱动领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