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3031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68671.4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圆柱形泵壳和设置在其内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括相互间隔的阴极和阳极;电极阵列卷成具有弹性的圆筒状结构,并与圆柱形泵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电极阵列通过其与圆柱形泵壳内壁面的摩擦力获得轴向及径向的固定;本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通过把平板形柔性电路板卷成圆筒状并置于圆柱形泵壳内,由于电极片为弹性金属材质,利用其弹力作用,使平板形柔性电路板附带着电极阵列完全贴合在泵壳内壁上;这种工艺结构特征不仅是加工制备更加简单,而且运行高效稳定,可以运用在微流体冷却系统、药物输送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03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254014.9
申请日:2019-03-3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9K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强化微纳结构传热的自湿润纳米流体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流体包括Cu纳米颗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长链醇分子水溶液。长链醇分子水溶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在流动沸腾传热中保持Cu纳米颗粒稳定的分散性能。长链醇分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在流动沸腾传热中将形成marangoni对流,提高临界热流,减小核化势垒,并降低纳米颗粒沉积在传热表面的可能性,从而实现自湿润纳米流体优良的强化传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2019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061277.4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4F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室,在雾化室的出口位置设有出口温度调节部件,所述出口温度调节部件为填充在雾化室内的多元醇纤维复合相变材料;所述多元醇纤维复合相变材料为由多元醇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雾化室的电子烟。本发明通过多元醇纤维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换热,能有效地将雾化气体出口平面面积加权温度、雾化室气体通道内体积加权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68778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586012.0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F28D15/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环路热管与方法。其包括一蒸发室,蒸发室一端通过蒸汽管连接冷凝室入口,蒸发室另一端通过液体回流管连接冷凝室出口;所述蒸发室内部通过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隔板,将蒸发室分为两个互相连通的蒸发空间和回流液储存空间;在蒸发空间和回流液储存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多层不同孔径的毛细芯层;当外界热量由蒸发空间的壁面输入时,蒸发空间里的纳米流体工质受热蒸发产生蒸汽,蒸汽由蒸汽管进入冷凝室冷凝后沿液体回流管回到回流液储存空间,然后经蒸发室的底部,即绝热隔板底部通道回到蒸发空间,并以此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0552019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61277.4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A24F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4F47/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室,在雾化室的出口位置设有出口温度调节部件,所述出口温度调节部件为填充在雾化室内的多元醇纤维复合相变材料;所述多元醇纤维复合相变材料为由多元醇季戊四醇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上述雾化室的电子烟。本发明通过多元醇纤维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换热,能有效地将雾化气体出口平面面积加权温度、雾化室气体通道内体积加权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
-
公开(公告)号:CN207035917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871030.9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环路热管。其包括一蒸发室,蒸发室一端通过蒸汽管连接冷凝室入口,蒸发室另一端通过液体回流管连接冷凝室出口;所述蒸发室内部通过由绝热材料制成的绝热隔板,将蒸发室分为两个互相连通的蒸发空间和回流液储存空间;在蒸发空间和回流液储存空间内分别设置有多层不同孔径的毛细芯层;当外界热量由蒸发空间的壁面输入时,蒸发空间里的纳米流体工质受热蒸发产生蒸汽,蒸汽由蒸汽管进入冷凝室冷凝后沿液体回流管回到回流液储存空间,然后经蒸发室的底部,即绝热隔板底部通道回到蒸发空间,并以此循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01565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880937.7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圆柱形泵壳和设置在其内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括相互间隔的阴极和阳极;电极阵列卷成具有弹性的圆筒状结构,并与圆柱形泵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电极阵列通过其与圆柱形泵壳内壁面的摩擦力获得轴向及径向的固定;本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通过把平板形柔性电路板卷成圆筒状并置于圆柱形泵壳内,由于电极片为弹性金属材质,利用其弹力作用,使平板形柔性电路板附带着电极阵列完全贴合在泵壳内壁上;这种工艺结构特征不仅是加工制备更加简单,而且运行高效稳定,可以运用在微流体冷却系统、药物输送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