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8748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169276.7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样多肽基因DcILP2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9278.6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受体基因DcIR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2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168686.X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113 , C12N15/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样多肽基因DcILP1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74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69276.7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样多肽基因DcILP2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4787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169278.6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受体基因DcIR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受体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68686.X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113 , C12N15/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柑橘木虱胰岛素样多肽基因DcILP1在防治柑橘木虱中的用途。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控制柑橘木虱提供一种新选择。本发明通过柑橘木虱的胰岛素样多肽基因的研究,确定了其在调控TOR通路和柑橘木虱卵巢发育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1480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323372.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诱捕部分和收集部分,其中诱捕部分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束引诱蝗虫;收集部分用于收集并监控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并为整个装置供电。本发明所述蝗虫监测诱捕仪根据蝗虫的生活习性和趋光性特点设计而成,从而保证蝗虫更加容易跳入进入收集部分;另外,将所述光源设定为窄波长聚集光源,发射光束,避免了宽波长的光源对其他波长敏感的昆虫的引诱和点光源对蝗虫诱集效果差的缺点,增加了诱捕昆虫种类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有益昆虫或者天敌的误杀,提高了蝗虫诱捕效率。同时,所述装置可准确的监测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和虫龄,从而有利于对当地蝗虫的统计、研究和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30749.9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斑恩蚜小蜂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烟粉虱的培育和双斑恩蚜小蜂雄蜂的培育等步骤。本发明双斑恩蚜小蜂雄蜂繁育的具体方法,完善现有的双斑恩蚜小蜂雄蜂繁育技术的缺陷,明确了蛹卡雌雄蛹的最优配比,在保证交配成功率的同时提高雄蜂的利用率。同时,明确了利用双斑恩蚜小蜂初级寄生蜂接处女蜂繁育子代雄蜂的具体时间为初级寄生蜂发育的天数,此时间接种繁育的子代雄蜂产出成功率高且发育历期短,有利于提高雄蜂的生产率和生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76203.X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涉及对朱砂叶螨高致病力的航天诱变淡紫拟青霉菌菌株SCAUHP36及其在生物防治朱砂叶螨中的应用。其是航天诱变淡紫拟青霉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SCAUHP36,其保藏号为GDMCC NO:64152。本发明通过对比原始菌株与航天诱变菌株的毒力,结合菌株筛选的指标和合理的实验方案等综合考虑,筛选到对朱砂叶螨高致病力的菌株,可以用于朱砂叶螨高致病力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498276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626680.2
申请日:2022-06-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球孢白僵菌和甲维盐对普通大蓟马的协同防治。其中球孢白僵菌SB063和甲维盐对普通大蓟马的毒杀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该球孢白僵菌与甲维盐的联合使用对普通大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其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兼具低毒、抗药性低的特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