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诱风吸式杀虫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58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8018.X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诱风吸式杀虫灯,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上侧内部嵌套连接有支架本体,且支架本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光伏电板,并且支架本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风管,同时风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机。该光诱风吸式杀虫灯,可旋转式的灯头增加了杀虫灯的可用范围,使该产品可以自由选择诱虫及吸虫的角度,大大增加了该产品的应用场景,针对跳跃习性的害虫可以采用倒吸式安装,当目标害虫是飞行高度较高的害虫时责可以考虑正吸式安装,以增强诱虫光源的效果,可旋转式诱虫灯头针对不同方向飞行的害虫,可调整为倒吸正吸侧吸的形式,从而适应更多的场景,可调节高度支架针对不同高度飞行的害虫,从而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农业场景。

    一种颜色可调节的害虫诱捕器

    公开(公告)号:CN114698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363972.1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可调节的害虫诱捕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诱捕器颜色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可调节的害虫诱捕器,包括锥形安装底座为透明材质;光源组件设置在锥形安装底座内,光源组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害虫收集箱套在锥形安装底座外,害虫收集箱为透明材质;至少一个入口开设在害虫收集箱上并连通害虫收集箱内;开闭组件设置在入口处并可开闭入口;色彩诱导组件的颜色可切换,色彩诱导组件的色板设置在害虫收集箱与锥形安装底座之间,色彩诱导组件的色板为可透光材质。通过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照在色彩诱导组件的色板上,可组合出多种的颜色,实现了更多颜色的可调,避免了诱捕器颜色的单一性。

    一种测定外源dsRNA对瓢虫毒性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840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710949193.9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外源dsRNA对瓢虫毒性影响的方法。具体是把外源dsRNA均匀混入蔗糖溶液后直接饲喂瓢虫2~3天,而后用豌豆蚜饲喂;然后检测分析目标基因在瓢虫中的表达量变化,并观察瓢虫的生物学变化,用以评价外源dsRNA对瓢虫的毒性;所述瓢虫包括异色瓢虫、七星瓢虫或十二星瓢虫。该方法能够有效测定外源dsRNA对异色瓢虫、七星瓢虫或十二星瓢虫等瓢虫的直接毒性影响,且方法简单可行,有效性和灵敏性好,对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相关RNAi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多种虫害的超声波驱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242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9151.5

    申请日:2025-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虫害的超声波驱虫系统,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包括有车体、超声波发射器、摄像头和若干光控制诱虫单元,每个光控制诱虫单元均包括有诱虫灯、若干电网和若干旋转组件,超声波发射器和摄像头均位于车体上,相邻两个旋转组件和诱虫灯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害虫捕杀空间,田间的四周放有若干光控制诱虫单元,车体在田间移动至指定位置,摄像头采集害虫的图像数据,超声波发射器根据摄像头识别的害虫种类发射对应频率的声波,以对害虫进行驱赶,诱虫灯根据摄像头识别的害虫种类发出对应波长的光照,以吸引超声波发射器驱赶的害虫,电网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围绕诱虫灯与害虫捕杀空间一起转动,以杀死诱虫灯吸引的害虫。

    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0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323372.3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诱捕部分和收集部分,其中诱捕部分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束引诱蝗虫;收集部分用于收集并监控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并为整个装置供电。本发明所述蝗虫监测诱捕仪根据蝗虫的生活习性和趋光性特点设计而成,从而保证蝗虫更加容易跳入进入收集部分;另外,将所述光源设定为窄波长聚集光源,发射光束,避免了宽波长的光源对其他波长敏感的昆虫的引诱和点光源对蝗虫诱集效果差的缺点,增加了诱捕昆虫种类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有益昆虫或者天敌的误杀,提高了蝗虫诱捕效率。同时,所述装置可准确的监测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和虫龄,从而有利于对当地蝗虫的统计、研究和防治。

    一种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方法及试剂盒

    公开(公告)号:CN11302572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261087.8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方法及应用。所述鉴定小圆胸小蠹昆虫的双重PCR引物,包含引物XdCOIF、XdCOIR、Xd16SF和Xd16SR,其核苷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1~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引物具有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使用本发明设计的引物和双重PCR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小圆胸小蠹鉴定的高准确率,减少DNA样本量的消耗,而且可以明显缩短鉴定时间,克服了以往依据形态特征鉴定小圆胸小蠹的局限性问题,适用于小圆胸小蠹昆虫的鉴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