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06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010323372.3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可拆卸固定连接的诱捕部分和收集部分,其中诱捕部分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束引诱蝗虫;收集部分用于收集并监控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并为整个装置供电。本发明所述蝗虫监测诱捕仪根据蝗虫的生活习性和趋光性特点设计而成,从而保证蝗虫更加容易跳入进入收集部分;另外,将所述光源设定为窄波长聚集光源,发射光束,避免了宽波长的光源对其他波长敏感的昆虫的引诱和点光源对蝗虫诱集效果差的缺点,增加了诱捕昆虫种类的选择性,避免了其他有益昆虫或者天敌的误杀,提高了蝗虫诱捕效率。同时,所述装置可准确的监测诱捕到的蝗虫的数量和虫龄,从而有利于对当地蝗虫的统计、研究和防治。

    一种双斑恩蚜小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9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411727.7

    申请日:2018-0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虱害虫专性寄生蜂‑双斑恩蚜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通过在清洁植物种植室、粉虱接种室、粉虱繁育室、双斑恩蚜小蜂接种室以及粉虱‑双斑恩蚜小蜂分离室五个独立的温室内完成。所述方法依次为:寄主植物烟草、棉花、番茄、芥蓝和一品红的种植培育;不同寄主植物粉虱接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粉虱发育、双斑恩蚜小蜂接种、粉虱‑双斑恩蚜小蜂分离、蜂蛹收集、蛹盒制作保存等。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双斑恩蚜小蜂的规模化繁殖,多寄主植物培育可以增加双斑恩蚜小蜂实际防治粉虱时对寄主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其寄生效率。

    一种高致病力生防菌爪哇虫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5520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1505030.2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致病力生防菌爪哇虫草及其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对烟粉虱和柑橘木虱具有很强的侵染杀虫效果,并筛选到一株具有高致病力的爪哇虫草菌株GZQ‑1,于2018年8月20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GDMCC No:60437。该菌株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可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在烟粉虱和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中,以及对于由烟粉虱和柑橘木虱传播病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方面具有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