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7795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668608.0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金纳米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包金纳米棒由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膜包被金纳米棒所得。本发明获得的红细胞膜包金纳米棒包裹良好,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动物体内血液中循环时间长、肿瘤中靶向蓄积含量高的特点,可通过光声成像实现肿瘤诊断和实时监测,可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实现肿瘤局部升温,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动物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7795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68608.0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 A61K9/5068 , A61K49/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金纳米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包金纳米棒由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膜包被金纳米棒所得。本发明获得的红细胞膜包金纳米棒包裹良好,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动物体内血液中循环时间长、肿瘤中靶向蓄积含量高的特点,可通过光声成像实现肿瘤诊断和实时监测,可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实现肿瘤局部升温,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动物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1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268526.7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多肽纳米探针,此靶向多肽纳米探针能够特异性靶向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栓形成部位,可在该靶向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准确反映动脉粥样斑块在活体内发生以及发展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实现了动脉粥样斑块的精确可视化,为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分子信息。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靶向多肽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68526.7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9/14 , A61K49/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多肽纳米探针,此靶向多肽纳米探针能够特异性靶向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栓形成部位,可在该靶向部位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准确反映动脉粥样斑块在活体内发生以及发展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实现了动脉粥样斑块的精确可视化,为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分子信息。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靶向多肽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