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0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56417.4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33/574 , A61K35/15 , A61K47/34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7/00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CCL3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中的用途。一方面提供检测CCL3表达的制剂在制备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后出现耐药复发风险的产品和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严重程度的产品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提供IMNP在制备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产品中的应用;此外还提供了IMNP联合PD‑L1抗体在制备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治疗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观察分析手段,可以更好地对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过程免疫治疗效果变化进行监测评估;IMNP通过高效清除CCL3分子,改善了骨髓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降低了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过程中耐药复发的风险,并且通过将IMNP与PD‑L1抗体联用以提高MM免疫治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78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4910.1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1/519 , A61K9/00 , A61K47/34 , A61K47/42 , A61P31/00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P1/16 , A61P13/12 , A61P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芦可替尼静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方面涉及M@NP‑R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M@NP‑R在制备治疗细胞因子风暴、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静脉制剂中的应用,进一步还涉及M@NP‑R在制备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综合征的静脉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的M@NP‑R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可以有效的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并且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部分并发症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重症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避免了患者无法口服药物的问题,并且通过静脉注射可以产生更为有益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快速进展的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可以极大的提升存活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786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76318.4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45/06 , A61K31/706 , A61K31/4406 , A61K31/7105 , A61K31/711 , A61K31/713 , A61K48/00 , A61P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调控巨噬细胞表观遗传的制剂用于制备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药物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能调控巨噬细胞表观遗传的制剂用于制备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药物的应用,能调控巨噬细胞表观遗传的制剂为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或下调DNA甲基转移酶表达的基因药物。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且提高血细胞计数、缓解肝脾肿大以及减少脾脏细胞中活化巨噬细胞的比值和数目。噬血细胞综合征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或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
公开(公告)号:CN10617795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668608.0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金纳米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包金纳米棒由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膜包被金纳米棒所得。本发明获得的红细胞膜包金纳米棒包裹良好,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动物体内血液中循环时间长、肿瘤中靶向蓄积含量高的特点,可通过光声成像实现肿瘤诊断和实时监测,可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实现肿瘤局部升温,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动物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7795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68608.0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 A61K9/5068 , A61K49/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金纳米棒、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包金纳米棒由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膜包被金纳米棒所得。本发明获得的红细胞膜包金纳米棒包裹良好,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光热转换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动物体内血液中循环时间长、肿瘤中靶向蓄积含量高的特点,可通过光声成像实现肿瘤诊断和实时监测,可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实现肿瘤局部升温,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动物存活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