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31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2934.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光Micro LED芯片高效全彩化的方法,属于半导体发光技术领域。将蓝光Micro LED芯片与驱动IC进行倒装键合;剥离键合后的蓝光Micro LED芯片的蓝宝石衬底;在衬底剥离后暴露出来的n‑GaN层运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制备纳米多孔;将量子点光刻胶图形化至所述纳米多孔层上从而实现蓝光Micro LED芯片的高效全彩化。采用电化学腐蚀法制备纳米多孔层具有多孔孔径、密度、深度可调节的优点。纳米多孔层不仅可以提高蓝光Micro LED芯片的蓝光出光率,而且加载量子点后的多孔层可以提高量子点的色转换效率,从而实现蓝光Micro LED芯片的高效全彩化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374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90100.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16 , C01B32/162 , C09K5/1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7/16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二次碳纳米管互联的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界面材料领域,方法包括:S1、在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内部沉积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S2、对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进行还原,形成金属催化剂纳米颗粒;S3、将所述金属催化剂纳米颗粒作为二次碳纳米管的生长位点,在所述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内部生长二次碳纳米管。本发明将二次碳纳米管作为填充材料,能够实现二次碳纳米管的深度填充以及与垂直碳纳米管的共价键连接,减小与垂直碳纳米管间的接触热阻,进而提升垂直碳纳米管阵列的热传输性能,并且维持阵列的低热膨胀系数,保持其热机械稳定性,充分提高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在热界面材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29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38754.1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含锗溶液中回收锗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含有葡甲胺官能团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碱性条件下选择性吸附含锗溶液中的锗,负载锗阴离子的阴离子树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锗的脱附,得到初步富集的含锗酸性溶液;调节含锗酸性溶液的pH至碱性,利用纳米碱土金属氧化物吸附、沉淀溶液中的锗,干燥沉淀物,得到含锗精矿;含锗精矿经氯化蒸馏得到四氯化锗,水解得到二氧化锗,实现锗的回收。该方法实现了含锗溶液中锗的选择性吸附与高效富集、低成本资源化回收利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单宁沉锗、中和沉淀、氯化蒸馏等工艺成本高、酸消耗量大、环境不友好等问题,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46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574416.X
申请日:2013-1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溶胶及其制备与纯化方法。一种稳定的纳米银溶胶,采用银盐、保护剂和助溶剂,以水为溶剂,将银盐溶液、保护剂水溶液混合,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还原,得到初始纳米银溶胶,该溶胶经调节pH值、沉淀、分离、洗涤、重溶后得到所需要浓度的纳米银溶胶,其特征在于,纳米银粒径大小可控、分布均匀,溶胶浓度可调。本发明首次利用pH值调节来纯化纳米银溶胶,通过简单的调节溶胶pH值、沉淀、分离、洗涤等步骤进行纯化,有害杂质少、环境友好等特点。本发明提出的纳米银溶胶的制备与纯化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80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742761.X
申请日:2013-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高温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由20~40wt%非晶二氧化硅粒子弥散分布在玻璃基体中形成的非晶二氧化硅-玻璃复合涂层。其中:复合涂层中玻璃基体的原料组成为:30~40质量份的二氧化硅,20~30质量份的氧化硼,2~5质量份的氧化铝,5~15质量份的氧化镁,5~15质量份的氧化钙,10~20质量份的氧化钠。一种如上所述钛合金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玻璃粉体的制备、复合涂层用料浆的制备、钛合金表面的预处理、料浆的涂覆以及复合涂层的烧结。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涂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内烧结,并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本发明所述复合涂层的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5054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3255.9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K31/122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吉马酮作为治疗肝癌药物的应用,吉马酮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IC50约160μm,流式细胞仪检测吉马酮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吉马酮能诱导HepG2细胞G2/M周期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通过不同浓度吉马酮处理HepG2细胞,检测周期阻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吉马酮通过下调cyclinB1和CDK1蛋白诱导HepG2细胞G2/M周期阻滞,通过p53调控的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HepG2细胞凋亡。本发明检测了吉马酮处理后的HepG2细胞ROS产量,结果显示吉马酮可以促进ROS产量的上升,可以造成细胞氧化性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2653668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125345.0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9J163/02 , C09J9/02 , C09J11/04 , C09K3/10 , H01L3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封装用银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该银导电胶由20~35wt%树脂基体和65~80wt%醇酸溶液处理过的银粉组成,树脂基体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每100份环氧树脂,固化剂用量为12~20份,促进剂为0.5~2份;偶联剂为1~5份。制备时,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然后超声处理、剪切搅拌均匀得到基体树脂;用醇酸溶液对原始银粉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将其与预设比例的基体树脂进行混合,用高速分散机进行预混,然后用三辊轧机进行研磨生产导电银胶。本发明所制备LED封装用导电胶具有优良导电性能、导热性能、效率高、可靠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3749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90100.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16 , C01B32/162 , C09K5/1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37/16 , B01J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二次碳纳米管互联的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界面材料领域,方法包括:S1、在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内部沉积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S2、对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进行还原,形成金属催化剂纳米颗粒;S3、将所述金属催化剂纳米颗粒作为二次碳纳米管的生长位点,在所述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内部生长二次碳纳米管。本发明将二次碳纳米管作为填充材料,能够实现二次碳纳米管的深度填充以及与垂直碳纳米管的共价键连接,减小与垂直碳纳米管间的接触热阻,进而提升垂直碳纳米管阵列的热传输性能,并且维持阵列的低热膨胀系数,保持其热机械稳定性,充分提高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在热界面材料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45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171006.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J23/50 , C02F1/70 , A62D3/37 , C02F101/30 , C02F101/38 , A62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金属催化剂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一种高催化活性银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配备可溶性银盐溶液,加入氨水获得银氨溶液;将所获得的银氨溶液加入含有多聚无机物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配置还原剂溶液,然后快速加入混合液A中,搅拌并反应,相应生成银纳米催化剂沉淀并自然沉底;以及直接过滤自然沉底的银纳米催化剂并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所需的催化剂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高催化活性银纳米催化剂产品及其在水体污染物处理(譬如去除4‑NP)中的应用。通过本发明,能够以操作简捷、高效率及无需任何有机包裹剂的方式获得高催化活性的银纳米催化剂产品,并且具备易回收、易于产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67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639567.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01N59/16 , A01N59/20 , A01P1/00 , B82Y30/00 , B82Y40/00 , B01J23/50 , B01J23/52 , B01J23/66 , B01J23/72 , C02F1/30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金属‑过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纳米粒子或离子与过氧化物的前驱体盐分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沉淀剂、过氧化氢反应后即得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将金属纳米粒子或离子和过氧化物复合,可代替过氧化氢用于芬顿氧化技术,克服过氧化氢不易存储和运输,pH适用范围窄等缺点,同时,金属纳米粒子的存在可以加速体系中的电子传输,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从而减少铁催化剂的用量;金属纳米粒子或离子的引入也可以增强对可见光的吸收,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该复合材料利用了金属和过氧化物的复合与协同作用,可用于抗菌消毒,亦可用于类芬顿或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