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1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602449.X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具体通过在磁珠和聚苯乙烯微球上分别修饰与目标菌DNA互补的探针1(Probe1)及DNA探针2(Probe2)和引发链(t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目标菌DNA分别与载体上的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随后在该体系中引入分别修饰了发卡1(H1)和发卡2(H2)的磁珠或PS微球,在tDNA的触发下,发卡能够高效结合,导致磁珠或微球载体状态发生显著改变,使得基于磁/电原理的生物传感器能够进行灵敏响应。本发明采用无酶辅助的信号放大方式,成本低、稳定,且克服了免疫反应中修饰抗体后的微球或磁珠因抗体间固有的静电相互作用引起自聚,造成结果假阳性的问题。

    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0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02449.X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酶级联信号放大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具体通过在磁珠和聚苯乙烯微球上分别修饰与目标菌DNA互补的探针1(Probe1)及DNA探针2(Probe2)和引发链(t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目标菌DNA分别与载体上的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随后在该体系中引入分别修饰了发卡1(H1)和发卡2(H2)的磁珠或PS微球,在tDNA的触发下,发卡能够高效结合,导致磁珠或微球载体状态发生显著改变,使得基于磁/电原理的生物传感器能够进行灵敏响应。本发明采用无酶辅助的信号放大方式,成本低、稳定,且克服了免疫反应中修饰抗体后的微球或磁珠因抗体间固有的静电相互作用引起自聚,造成结果假阳性的问题。

    一种线性范围可调、聚多巴胺介导的免修饰便携式电导率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20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225513.7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范围可调、聚多巴胺介导的免修饰便携式电导率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纳米酶催化过氧化氢过程中,盐酸多巴胺会迅速聚合生成聚多巴胺,聚多巴胺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对金属离子(如Fe3+、Cu2+等)具有良好的络合作用,因此引起金属离子浓度的改变,而金属离子本身具有很强的电导率信号,从而建立纳米酶与电导率信号改变值的相关性。结合免疫反应,目标物的含量能够控制结合在免疫磁珠上纳米酶的含量,进而调控金属离子的电导率信号,通过便携式电导率仪对电信号读出实现目标物的定量分析。本发明不需要对电极进行修饰,解决了传统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需要修饰电极导致稳定性较差、操作较复杂等问题。

    一种线性范围可调、聚多巴胺介导的免修饰便携式电导率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20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25513.7

    申请日:2022-0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范围可调、聚多巴胺介导的免修饰便携式电导率免疫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纳米酶催化过氧化氢过程中,盐酸多巴胺会迅速聚合生成聚多巴胺,聚多巴胺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对金属离子(如Fe3+、Cu2+等)具有良好的络合作用,因此引起金属离子浓度的改变,而金属离子本身具有很强的电导率信号,从而建立纳米酶与电导率信号改变值的相关性。结合免疫反应,目标物的含量能够控制结合在免疫磁珠上纳米酶的含量,进而调控金属离子的电导率信号,通过便携式电导率仪对电信号读出实现目标物的定量分析。本发明不需要对电极进行修饰,解决了传统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需要修饰电极导致稳定性较差、操作较复杂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