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943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282068.7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209/42 , C07D405/06 , C07D413/06 , C07D409/06 , C07D409/14 , A61P37/02 , A61P25/28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P35/00 , A61P1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42 , C07D405/06 , C07D409/06 , C07D409/14 , C07D41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式(I)1H‑吲哚‑2‑甲酰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式(II)化合物与氢氧化钠进行水解反应,合成式(I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与H2NR2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式(IV)化合物;式(IV)化合物与卤代R1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式(V)化合物;式(IV)化合物与选择性氟试剂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合成式(VI)化合物;式(VI)化合物与卤代R1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式(I)化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式(I)1H‑吲哚‑2‑甲酰胺衍生物是一类对CB2受体具有高亲和力、高选择性、高活性的激动剂,可潜在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关节痛、炎症痛、神经退行性等多种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432706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86977.9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55/03 , A61K31/4375 , A61P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5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I)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小檗碱与丙酮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二氢小檗碱化合物,将其与溴代化合物在乙腈溶剂中反应得到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进而与胺在乙醇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式(I)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促进葡萄糖消耗药物中的应用,其在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3501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710856858.1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217/58 , C07C213/02 , C07C211/42 , C07C209/00 , C07D213/61 , C07D213/64 , C07C237/06 , C07C231/12 , C07D205/04 , C07D211/26 , A61K31/137 , A61K31/165 , A61K31/135 , A61K31/44 , A61K31/4465 , A61K31/445 , A61K31/397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1a,6,6a‑四氢环丙并[a]茚‑1‑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1,1a,6,6a‑四氢环丙并[a]茚‑1‑胺衍生物对LSD1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单胺氧化酶和LSD2等同源酶有较好的选择性,有望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51809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07786.X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71/04 , C07D235/24 , C07D231/56 , A61P37/02 , A61P25/00 , A61P9/10 , A61P27/06 , A61P19/10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P37/08 , A61P25/26 , A61P25/16 , A61P25/14 , A61P3/04 , A61P21/04 , A61P17/00 , A61P9/00 , A61P1/04 , A61P1/00 , A61K31/5377 , A61K31/437 , A61K31/416 , A61K31/4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氮杂吲哚类衍生物和/或它们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式(II)化合物与金刚烷胺通过酰胺化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与卤代R1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式(I)氮杂吲哚‑2‑甲酰胺衍生物是一类对大麻素2型受体(CB2)具有高选择性、高亲和力、高活性的激动剂,可对多发性硬化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神经退行性、器官移植免疫排斥、抗肿瘤等多种大麻素受体相关疾病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35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856858.1
申请日:2017-09-21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217/58 , C07C213/02 , C07C211/42 , C07C209/00 , C07D213/61 , C07D213/64 , C07C237/06 , C07C231/12 , C07D205/04 , C07D211/26 , A61K31/137 , A61K31/165 , A61K31/135 , A61K31/44 , A61K31/4465 , A61K31/445 , A61K31/397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1,1a,6,6a-四氢环丙并[a]茚-1-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1,1a,6,6a-四氢环丙并[a]茚-1-胺衍生物对LSD1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单胺氧化酶和LSD2等同源酶有较好的选择性,有望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的治疗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32706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486977.9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D455/03 , A61K31/4375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I)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小檗碱与丙酮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生成二氢小檗碱化合物,将其与溴代化合物在乙腈溶剂中反应得到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进而与胺在乙醇溶剂中反应得到式(I)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式(I)9-取代氨基-13-烃基双取代小檗碱衍生物在制备促进葡萄糖消耗药物中的应用,其在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