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06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9738.3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高转速摩擦磨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中的重载高转速摩擦磨损检测装置在现有的转动轴与工作台相配合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驱转模块以实现在转动轴上安装盘试样后驱动转动轴带动盘试样转动。与此同时,通过设置加载装置,其上设有与销试样可拆卸配合的夹具,而加载装置被设置为采用模糊PID控制方式对销试样进行载荷加载,进而可以保证所施加载荷的稳定性。此外,通过设置结果模块以实现在销试样与盘试样发生摩擦时获取摩擦声信号,利用声发射信号可以获得盘试样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磨损体积,从而可以满足在线实时监测试样磨损情况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4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64865.1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30/23 , G06N3/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图像法和自屏蔽法抑制铁磁边界耦合的线圈设计方法,线圈包括一级线圈和二级线圈,该方法包括:采用目标场法设计一级线圈;设定二级线圈是由一级线圈进行等比例缩放而得到,并构建无磁矩线圈;在范围0<λ<1内,等比例放大系数λ取一个任意数值,将一级线圈按照所述任意数值进行缩放,得到初始二级线圈;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等比例放大系数λ进行优化,得到最优二级线圈。该方法先通过自屏蔽法使得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屏蔽高磁导率内表面之间的铁磁边界耦合被抑制,再进一步进行优化使得耦合效应被完全抑制,提高了磁屏蔽房内部的磁场梯度均匀性,实现极弱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01881.6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伺服电机,包括初级和次级,所述初级包括初级铁芯、初级电枢绕组和初级永磁体,初级铁芯为凸极结构,由初级齿和初级轭构成,初级电枢绕组位于初级槽中,初级永磁体位于每个初级齿顶的单侧;所述次级包括次级铁芯、次级电枢绕组和次级永磁体,次级铁芯为凸极结构,由次级齿和次级轭构成,次级电枢绕组位于次级槽中,次级永磁体位于每个次级齿顶的单侧;所述初级永磁体和次级永磁体均为平行充磁,所有初级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所有次级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本框架伺服电机的磁负荷和电负荷高,电机理论性能高,同时电机结构简单,避免了加工工艺对电机性能的副作用,最终实现电机实际功率密度和永磁体利用率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209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89728.5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磁屏蔽室及其构建方法,所述开放式磁屏蔽室为由六面网格墙围成的立方体结构或长方体结构,所述网格墙包括若干条等间距平行布置的横向磁屏蔽带以及若干条等间距平行布置的纵向磁屏蔽带,所述若干条横向磁屏蔽带的宽度相同,所述若干条纵向磁屏蔽带的宽度相同,所述若干条横向磁屏蔽带与若干条纵向磁屏蔽带交织连接以形成阵列式开孔结构,该结构可以在满足与传统封闭式磁屏蔽室拥有同样的磁屏蔽效能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磁屏蔽材料的用量,减少了磁屏蔽室制造成本,阵列式开孔结构增加了磁屏蔽室的透光和透气性,减少内部的幽闭感,更适用于涉及人员封闭在磁屏蔽室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0531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4074.1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屏蔽房、剩磁补偿模型和基于剩磁补偿模型的磁屏蔽房剩磁分布调节方法。其中,所述磁屏蔽房的六面壳体上分别布置有一个独立的剩磁调节线圈,每个剩磁调节线圈对应连接独立的电流源,按照三轴空间分布体系,六个剩磁调节线圈包括两个X轴方向的线圈、两个Y轴方向的线圈和两个Z轴方向的线圈。用于上述磁屏蔽房的剩磁调节分布方法,首先建立剩磁补偿模型;再基于三轴剩磁空间分布,求解剩磁最小、分布线性度最高的六个补偿电流;通过向六个独立的剩磁调节线圈通入调节电流,完成剩磁的分布调节。本发明的剩磁分布调节方法,可在较小磁屏蔽房内,实现大补偿区域内剩磁的有效调节,显著提高磁补偿技术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6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87929.X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H05K9/00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主动磁补偿的轻型磁屏蔽室及其设计方法,其中的轻型磁屏蔽室包括绝缘底座,此外,该磁屏蔽室还包括建立在绝缘底座之上的舱墙和舱顶,以及位于舱墙和舱顶所围区域内,用于为磁屏蔽室内特定区域提供磁补偿的网格约束线圈;其中,舱墙和舱顶均由磁屏蔽材料砌成,舱墙和/或舱顶上呈等间距分布设置有若干个开孔;网格约束线圈包括由多个线圈网格拼合形成的六面体网:设计方法则是针对该磁屏蔽室的设计;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实现降低屏蔽室质量的前提下,为屏蔽室内部区域提供精密磁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7664.2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G01R33/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补偿梯度综合测试装置,包括绕线框架和磁测量装置,所述磁测量装置设于绕线框架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能调节高度地竖立在所述底座上;定位板,与所述支撑柱上部连接并受其支撑;定位件,能变化位置地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磁通门传感器,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件上。本发明能够避免电机控制三轴方向移动对测试造成的干扰,得到精准的磁补偿梯度测试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2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11518.5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磁屏蔽房剩余磁场均匀性的主动磁补偿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一个带有铰链门的磁屏蔽房、六个独立的补偿线圈、六个测磁传感器以及闭环系统模块,所述六个独立的补偿线圈位于磁屏蔽房外部,所述六个测磁传感器与闭环系统模块连接,所述闭环系统模块与六个独立的补偿线圈连接。本发明补偿原理实现简单,既能使工作区域中心点剩余磁场等于或者接近零,又能提高整个工作区域的剩余磁场均匀性,提高了补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6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99343.6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磁屏蔽舱全自动磁补偿方法。该方法无需对三轴线圈的耦合进行解耦,可以全自动同时进行三轴磁补偿,首先将三轴剩磁单独补偿为零的电压设定为三个参考电压,再以此电压为中心,在一定区间内随机产生三个电压输入至补偿线圈,再用测磁传感器测出此时剩磁的大小,如果三轴方向补偿后的剩磁都为零,算法停止,三轴输出稳定电压;如果三轴方向补偿后的剩磁不都为零,再次在给定区间随机产生三个随机电压输入至补偿线圈,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三轴随机产生的电压使三轴方向补偿后的剩磁都为零;如果重复以上步骤N次,测得的剩磁未减少至0,则增大随机点产生的电压范围,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三轴方向补偿后的剩磁都为零。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67074.0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IPC: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屏蔽房内剩磁补偿的双平面阵列线圈设计方法。首先,将双平面的电流密度划分为多个阵列子区域,根据毕奥萨法尔定律确定了空气内平面电流密度子区域在目标区域产生的总磁场表达式;然后,引入镜像法,推导了考虑双平面阵列线圈与磁屏蔽房高磁导率材料耦合后产生的总磁场表达式;其次,设定目标区域的场点、磁场值和罚函数等,求解出线圈的未知电流密度系数;最后,采用流函数法给出双平面阵列线圈的绕组。本发明可满足依据磁屏蔽房内实际磁场分布反推线圈绕组产生所需磁场的需求,实现工作区域内剩磁的精准补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