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440246.3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英 , 王世会 , 赵雄波 , 郭波涛 , 郭城 , 宋鹏飞 , 王栋 , 成锐 , 聂振斌 , 陈闯 , 温亚 , 杨喆 , 张福鑫 , 杨诚 , 仲雪洁 , 韦闽峰 , 王婧 , 蔡燕斌 , 李晓敏 , 高梓晰 , 张萌 , 窦志红 , 吴强 , 王大庆 , 李宾 , 康旭冰 , 周华 , 冯丽 , 田长铮 , 野超 , 高晓颖 , 曹健 , 张兴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的智能健康预测方法及系统,用于飞行器实时控制健康预测,是一种实时在线健康预测算法。该方法改变了传统飞行器事后补救的健康处置方案,采用实时输出飞行器的健康预测值。包括五个模型:飞行器数据模拟模型、基于RNN和LSTM的数据集正样本训练预测模型、基于灰色模型的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健康度计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32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85344.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5/16 , G06F9/38 ,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支持梯形图功能块指令扩展的双核PLC系统,在通用处理器内设置指令扩展模块、输入模块、指令解析模块和输出模块;梯形图专用处理器将当前梯形图功能块指令发送至通用处理器和指令扩展模块;指令扩展模块接收梯形图功能块指令,并对其进行扩展,将扩展后的指令发送至指令解析模块;用户通过通用处理器将当前梯形图功能块指令中功能块号对应功能需要的共享数据的寄存器地址、共享数据块的起始地址发送至指令扩展模块;梯形图专用处理器向输入模块发送至少一路电信号,输入模块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指令解析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解析并执行接收的指令,调用通用处理器中相应的应用程序,将应用程序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输入至梯形图专用处理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321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485344.1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5/16 , G06F9/38 ,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支持梯形图功能块指令扩展的双核PLC系统,在通用处理器内设置指令扩展模块、输入模块、指令解析模块和输出模块;梯形图专用处理器将当前梯形图功能块指令发送至通用处理器和指令扩展模块;指令扩展模块接收梯形图功能块指令,并对其进行扩展,将扩展后的指令发送至指令解析模块;用户通过通用处理器将当前梯形图功能块指令中功能块号对应功能需要的共享数据的寄存器地址、共享数据块的起始地址发送至指令扩展模块;梯形图专用处理器向输入模块发送至少一路电信号,输入模块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控制信号;指令解析模块根据控制信号解析并执行接收的指令,调用通用处理器中相应的应用程序,将应用程序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输入至梯形图专用处理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309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440246.3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英 , 王世会 , 赵雄波 , 郭波涛 , 郭城 , 宋鹏飞 , 王栋 , 成锐 , 聂振斌 , 陈闯 , 温亚 , 杨喆 , 张福鑫 , 杨诚 , 仲雪洁 , 韦闽峰 , 王婧 , 蔡燕斌 , 李晓敏 , 高梓晰 , 张萌 , 窦志红 , 吴强 , 王大庆 , 李宾 , 康旭冰 , 周华 , 冯丽 , 田长铮 , 野超 , 高晓颖 , 曹健 , 张兴
IPC: G06F30/20 , G06N3/08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F17/11
Abstract: 一种飞行器的智能健康预测方法及系统,用于飞行器实时控制健康预测,是一种实时在线健康预测算法。该方法改变了传统飞行器事后补救的健康处置方案,采用实时输出飞行器的健康预测值。包括五个模型:飞行器数据模拟模型、基于RNN和LSTM的数据集正样本训练预测模型、基于灰色模型的预测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健康度计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41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038740.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林 , 周宏 , 周浩洋 , 贺启林 , 霍毅 , 税晓菊 , 张翼 , 石佳 , 张萌 , 吴立夫 , 卫强 , 陈牧野 , 王儒文 , 武园浩 , 周冠宇 , 马方超 , 吴姮 , 尹文辉 , 牛沫雯
Abstract: 一种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包括六通和导流装置。六通包括空心球体、第一法兰和四个第二法兰,空心球体上冲压出第一过孔,以第一过孔为顶端,在空心球体侧面对称冲压出四个第二过孔,在底端加工第三过孔。第一法兰焊接在第一过孔处,形成进口;第二法兰焊接在第二过孔处,形成出口。导流装置包括流动面、十字隔板和底部柱状结构,流动面为圆锥状,锥顶上设计有十字隔板,十字隔板将流动面均分为四块区域,导流装置从第三过孔放入六通中并焊接,导流装置将四个出口流动区域分隔开,形成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球体内形成“纺锤形”纵向涡旋,防止压力下降造成发动机端入口压力不足,消除飞行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41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38740.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林 , 周宏 , 周浩洋 , 贺启林 , 霍毅 , 税晓菊 , 张翼 , 石佳 , 张萌 , 吴立夫 , 卫强 , 陈牧野 , 王儒文 , 武园浩 , 周冠宇 , 马方超 , 吴姮 , 尹文辉 , 牛沫雯
Abstract: 一种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包括六通和导流装置。六通包括空心球体、第一法兰和四个第二法兰,空心球体上冲压出第一过孔,以第一过孔为顶端,在空心球体侧面对称冲压出四个第二过孔,在底端加工第三过孔。第一法兰焊接在第一过孔处,形成进口;第二法兰焊接在第二过孔处,形成出口。导流装置包括流动面、十字隔板和底部柱状结构,流动面为圆锥状,锥顶上设计有十字隔板,十字隔板将流动面均分为四块区域,导流装置从第三过孔放入六通中并焊接,导流装置将四个出口流动区域分隔开,形成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球体内形成“纺锤形”纵向涡旋,防止压力下降造成发动机端入口压力不足,消除飞行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2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01633.3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减振卡箍结构,属于管路系统优化设计领域;包括管路、支座、紧固件、卡箍、外环组件、阻尼垫组件和内环组件;其中,管路轴向水平放置;支座设置在管路的竖直下方;内环组件包覆在管路的外壁;外环组件包覆在内环组件和管路的外壁;阻尼垫组件设置在外环组件与内环组件之间;管路放置在支座上,且外环组件的下部外壁与支座接触;卡箍套装在外环组件的上部外壁;卡箍的两端通过紧固件与支座固定连接;实现将管路与支座固连;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低温,耐腐蚀,抗老化的火箭管路专用减振卡箍结构,同时设计一种量化的减振卡箍位置优化技术,实现减振效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457915.X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输送管低温绝热性能测量试验方法,属于真空输送管低温(液氢温区)绝热性能测试领域。本发明采用真实低温推进剂(液氢)进行测试,且待测真空输送管两端均与充满液氢的工装连接,与真空输送管在箭上的工作状态一致;氢气(液氢)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然而在本发明提出的试验系统中液氢(液氢)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安全可靠;待测真空输送管下端连接冷屏,同时可对管路与工装连接的法兰进行绝热结构施工,最大程度减少了漏热影响;液氢加注导管带U型返水弯结构,避免液氢蒸汽由液氢加注导管中溢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20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001633.3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55/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路减振卡箍结构,属于管路系统优化设计领域;包括管路、支座、紧固件、卡箍、外环组件、阻尼垫组件和内环组件;其中,管路轴向水平放置;支座设置在管路的竖直下方;内环组件包覆在管路的外壁;外环组件包覆在内环组件和管路的外壁;阻尼垫组件设置在外环组件与内环组件之间;管路放置在支座上,且外环组件的下部外壁与支座接触;卡箍套装在外环组件的上部外壁;卡箍的两端通过紧固件与支座固定连接;实现将管路与支座固连;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低温,耐腐蚀,抗老化的火箭管路专用减振卡箍结构,同时设计一种量化的减振卡箍位置优化技术,实现减振效率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2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79844.0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19/02 , F16L19/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楔形螺纹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接管嘴、外套螺母、球形接头,球形接头的球头段与接管嘴的外螺纹段对接,使得球头段的球面与第一锥面抵紧,外套螺母自其内螺纹段至通孔段依次从球形接头的小圆柱段穿入。螺纹连接拧紧后,第二锥面和第三锥面抵紧,此时,外螺纹段的螺牙一侧顶点抵紧所述楔形内螺纹的所述楔形面。该连接结构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通过螺纹本身可实现防松连接,并且螺牙受力均匀,重复使用性能好,对振动、冲击等力学环境的适应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