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8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21812.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补燃循环发动机高压大流量预燃室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喷注器采用三腔结构。最上方远离燃烧室的为氧化剂腔,氧化剂腔采用单侧入口,并通过氧化剂腔内的均流板使氧化剂在腔内的流动更加均匀,有利于喷注器各喷嘴之间的流量和混合比均匀。最下方靠近燃烧室的为燃料二次喷注腔,二次喷注的燃料通过喷注面板上的多个自击喷注孔进入燃烧室。中间为燃料一次喷注腔,一次喷注的燃料通过燃料喷嘴进入燃烧室。燃料分为两个独立腔,避免不同喷注方式的燃料之间的互相干扰,有利于喷注器的稳定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0265430.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级泵级间分流的核热发动机系统,包括贮箱、多级泵、涡轮、轴系、主阀、副控阀、反应堆和推力室。本发明采用级间分流的方式,即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非最末级叶轮2a输出端流出,另一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最末级叶轮2b输出端流出。且从侧反射层7c出来的工质和从辅助加热元件7b出来的工质在集合腔7d入口处的压力几乎相等,两路工质压差的绝对值≤0.8MPa。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方案中涡轮泵轴功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涡轮泵分系统轴功的降低,提高了核热火箭发动机的室压和比冲,并填补了国内低轴功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3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80433.4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9/22 , F04D29/20 , F04D1/06 , F04D29/04 , F04D29/046 , F04D29/041 , F04D29/62 , F04D29/66 , F04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转速液氢涡轮泵柔性转子,包括螺杆(1)、诱导轮(2)、压紧螺母(3)、轴(4)、一级离心轮(5)、金属橡胶阻尼器(6)、鼠笼式弹性支承(7)、轴承对(8)、级间轴套(9)、二级离心轮(10)、平衡活塞(11)、金属橡胶阻尼器挡板(12)、第一轴套(13)、涡轮盘(14)、大螺母(15)、预载碟簧(16)、第二轴套(17);本发明的柔性转子的轴系双向外伸,优化连接、传扭结构,减轻转子质量,缩短两侧悬臂和支撑跨距,超临界工作,额定转速达到80000rpm,临界转速裕度20%以上,同时具备60%-100%变工况和轴向力自适应平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65430.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级泵级间分流的核热发动机系统,包括贮箱、多级泵、涡轮、轴系、主阀、副控阀、反应堆和推力室。本发明采用级间分流的方式,即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非最末级叶轮2a输出端流出,另一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最末级叶轮2b输出端流出。且从侧反射层7c出来的工质和从辅助加热元件7b出来的工质在集合腔7d入口处的压力几乎相等,两路工质压差的绝对值≤0.8MPa。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方案中涡轮泵轴功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涡轮泵分系统轴功的降低,提高了核热火箭发动机的室压和比冲,并填补了国内低轴功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63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216348.2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包括:氢涡轮泵、氧涡轮泵、补氧燃烧器、补氧阀、氧主阀、氧涡轮抽气阀、氢主阀、推力室和氢涡轮抽气阀;其中,氢涡轮泵通过氢主阀与推力室管道连接;氢涡轮泵通过氢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氧主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补氧阀与补氧燃烧器的一侧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一端与氧涡轮泵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另一端通过氧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发动机系统方案,有利于发动机总体性能提升,并且有效简化氧涡轮泵密封设计复杂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同时降低氦气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8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06747.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膨胀循环液氧甲烷上面级发动机系统,包括推进剂供应系统、点火系统和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包括甲烷供应系统和液氧供应系统,甲烷供应系统对来自外部贮箱的低温液甲烷进行增压处理后提供给推力室;液氧供应系统对来自外部贮箱的低温液氧进行增压处理后提供给推力室;点火系统位于推力室头部,在控制系统控制下点火,引燃进入推力室的液氧和甲烷,产生的高温燃气从推力室喷口喷出,产生推力。本发明以液氧和液甲烷作为推进剂组合,采用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系统简单、固有可靠性高、比冲性能高、易于实现多次起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911206747.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膨胀循环液氧甲烷上面级发动机系统,包括推进剂供应系统、点火系统和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包括甲烷供应系统和液氧供应系统,甲烷供应系统对来自外部贮箱的低温液甲烷进行增压处理后提供给推力室;液氧供应系统对来自外部贮箱的低温液氧进行增压处理后提供给推力室;点火系统位于推力室头部,在控制系统控制下点火,引燃进入推力室的液氧和甲烷,产生的高温燃气从推力室喷口喷出,产生推力。本发明以液氧和液甲烷作为推进剂组合,采用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系统简单、固有可靠性高、比冲性能高、易于实现多次起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16348.2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包括:氢涡轮泵、氧涡轮泵、补氧燃烧器、补氧阀、氧主阀、氧涡轮抽气阀、氢主阀、推力室和氢涡轮抽气阀;其中,氢涡轮泵通过氢主阀与推力室管道连接;氢涡轮泵通过氢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氧主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补氧阀与补氧燃烧器的一侧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一端与氧涡轮泵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另一端通过氧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发动机系统方案,有利于发动机总体性能提升,并且有效简化氧涡轮泵密封设计复杂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同时降低氦气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37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580433.4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4D29/22 , F04D29/20 , F04D1/06 , F04D29/04 , F04D29/046 , F04D29/041 , F04D29/62 , F04D29/66 , F04D2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转速液氢涡轮泵柔性转子,包括螺杆(1)、诱导轮(2)、压紧螺母(3)、轴(4)、一级离心轮(5)、金属橡胶阻尼器(6)、鼠笼式弹性支承(7)、轴承对(8)、级间轴套(9)、二级离心轮(10)、平衡活塞(11)、金属橡胶阻尼器挡板(12)、第一轴套(13)、涡轮盘(14)、大螺母(15)、预载碟簧(16)、第二轴套(17);本发明的柔性转子的轴系双向外伸,优化连接、传扭结构,减轻转子质量,缩短两侧悬臂和支撑跨距,超临界工作,额定转速达到80000rpm,临界转速裕度20%以上,同时具备60%‑100%变工况和轴向力自适应平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247942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0492366.6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级泵级间分流的核热发动机系统,包括贮箱、多级泵、涡轮、轴系、主阀、副控阀、反应堆和推力室。本实用新型采用级间分流的方式,即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非最末级叶轮2a输出端流出,另一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最末级叶轮2b输出端流出。且从侧反射层7c出来的工质和从辅助加热元件7b出来的工质在集合腔7d入口处的压力几乎相等,两路工质压差的绝对值≤0.8MPa。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方案中涡轮泵轴功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涡轮泵分系统轴功的降低,提高了核热火箭发动机的室压和比冲,并填补了国内低轴功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的空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