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7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1461.1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3D打印一体式喷注器,点火通道贯穿头腔A、头腔B且位于中间;喷嘴A和喷嘴B为集成为一体的同轴结构,在点火通道外周向均布;其中喷嘴A包括入口孔和直通道,入口孔位于头腔A内部,至少四个入口孔沿圆周方向均布并与中心的直通道连通;喷嘴B位于头腔B内部,包括均流环腔、收缩通道、出口环缝;所述均流环腔与收缩通道整体外形截面呈圆台型,收缩通道的前端为由喷嘴A直通道出口端侧壁与底B之间形成的出口环缝,喷嘴A直通道出口端与底B之间形成掺混区;头腔A、头腔B的外壁,即带均流孔环壁与腔外壁之间形成环形腔,腔外壁上设置入口,上述点火通道、头腔A、头腔B、室压测量通道、喷嘴A、喷嘴B采用3D一体打印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7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02133.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相推进剂同轴离心式旋转爆震发动机试验装置,属于发动机试验装置设计领域;燃烧室外壁同轴套装在燃烧室内壁的外侧;喷注面板水平安装在燃烧室外壁和燃烧室内壁的顶部;燃料腔内壁同轴设置在喷注面板的上表面中心处;燃料腔外壁套装在燃料腔内壁的外侧;氧喷嘴托板放置在燃料腔外壁、燃料腔内壁的上表面;离心喷嘴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氧喷嘴托板的上表面;氧腔顶盖该装在氧喷嘴托板的上表面;燃料进口段竖直设置在燃料腔内壁上表面的中心处;氧化剂进口段设置在氧腔顶盖的侧壁处;本发明的发动机试验装置模块化设计,可替换;同时保证燃料腔内燃料分布的均匀性、离心喷嘴出口燃料分布的均匀性、推进剂在离心喷嘴出口掺混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76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54533.7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16L55/027 , F16L55/02 , F16L55/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高效可靠掺混的整流装置及方法,包括圆柱段外壁、圆环段内壁、整流栅和法兰管路;圆柱段外壁与法兰管路通过法兰盘端面对接;圆柱段外壁内部靠近法兰盘端面一侧加工有环形凹部;圆环段内壁和整流栅位于环形凹部内,外径与圆柱段外壁内径尺寸相等;圆环段内壁和整流栅的长度之和等于圆柱段外壁内部环形凹部的长度,圆环段内壁对整流栅进行管路内的抵接固定。通过调整交换圆环段内壁与整流栅的空间位置及整流栅两端圆环段内壁的长度(圆环段内壁为分段结构),改变整流栅的空间位置,对流体温度均匀性和流场均匀性进行调整;在产品生产中可仅投产整流栅与圆环段内壁,能够降低生产周期与研制成本,并提高流体调整的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37916.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气发生器结构,涉及燃气发生器结构领域,包括头部、身部,头部连接到身部的一端,头部包括外壳、喷注单元、一底和二底,一底和二底把头部分隔为两个互不连通的氧化剂腔和燃料腔,喷注单元穿过一底和二底并与一底和二底连接,以使燃料腔内的甲烷和氧化剂腔内的液氧通过喷注单元进入身部内部,喷注单元包括同轴直流喷注单元和同轴离心喷注单元。身部设置了两道声腔环。从喷注器和身部结构设计上,解决了燃气发生器燃烧稳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4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75094.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掺混推进剂的均流二底扰流装置,包括火药喷管、二底结构和筒段;二底结构和筒段同轴,为一体结构;火药喷管沿二底结构和筒段的中心轴设置;二底结构的中心设置顶盖安装孔,二底结构上以火药喷管为中心均匀分布若干圈喷嘴安装孔,每个喷嘴安装孔均通过变径倾斜均流孔与顶盖安装孔连通;筒段的侧壁上靠近二底结构的一端依次排列若干圈等径均流孔,形成均流环;二底结构与集合器上的安装孔配合安装;火药喷管插入顶盖的中心孔中。本发明用于降低发动机后效冲量,促进推进剂掺混均匀,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96373.2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杨进慧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王希杰 , 吴有亮 , 李泳江 , 石珊珊 , 崔壮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分级起动热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该系统不改变点火器起动能量,取消了试车系统中电控调节阀的使用,代之以装有汽蚀管、音速喷嘴或孔板等调节元件和截止阀的并联管路,提高了试验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使用同款点火器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的试车工况,并联管路的使用减少了泄出起动过程中推进剂的浪费,提高了对于小容量储箱试验台的工作适应性。本发明使发动机能够可靠稳定点火起动,在偏离额定工况的状态下顺利完成热试车。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5095.3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潘亮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杨进慧 , 吴有亮 , 李泳江 , 王希杰 , 郑大勇 , 金志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均匀掺混可靠燃烧的燃气发生器,包括集合器、加厚一底、均流二底、大缩进喷嘴单元、入口顶盖、身部和整流栅;大缩进喷嘴单元均匀安装到均流二底中,加厚一底安装在均流二底的一端端口内;入口顶盖与均流二底另一端端口连接,形成燃气发生器头部;均流二底安装有加厚一底的一端与身部一端连接,身部另一端与整流栅连接;集合器套在燃气发生器头部和身部外部,形成燃气发生器。本发明适用于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用于促进推进剂掺混均匀,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烧蚀风险,增强工作适应性和燃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09155.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潘亮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杨进慧 , 王希杰 , 吴有亮 , 李泳江 , 郑大勇 , 金志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燃烧装置耐高温先进喷注器,包括加厚一底、均流二底、外喷嘴和内喷嘴;均流二底包括燃气喷管和二底结构,二底结构一侧以燃气喷管为中心开设至少一圈喷嘴单元安装孔,推进剂组分I流入喷嘴单元安装孔,自内喷嘴流体入口进入内喷嘴;均流二底的侧壁上排列若干圈均流孔,使均流二底与燃气发生器的集合器连通,集合器中的推进剂组分II自均流孔流入均流二底的容腔内,自外喷嘴流体入口进入外喷嘴,推进剂组分I和推进剂组分II在喷嘴单元的缩进燃烧区进行一次掺混燃烧;加厚一底为套筒结构,轴向开设容纳燃气喷管和喷嘴单元的燃气喷管安装孔和喷嘴单元安装孔,将每个喷嘴单元分隔成独立的燃烧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38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71448.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52
Abstract: 一种基于偏心式喷注单元的3D打印一体化喷注器,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包括采用3D打印一体化成型的喷注器本体,喷注器本体包括一底、二底、三底、喷注单元和外筒体,一底和三底连接于外筒体两端,二底位于一底和三底之间且与外筒体内壁连接,三底与二底之间形成氧化剂腔,一底与二底之间形成燃料腔,外筒体设有燃料入口,三底设有氧化剂入口;喷注单元连接于二底和一底之间;喷注单元设置有第一喷注通道和第二喷注通道,第一喷注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一底背离二底一侧的空间、另一端连通至氧化剂腔,第二喷注通道的一端连通至一底背离二底一侧的空间、另一端连通至燃料腔。从结构设计上将焊缝减少至零且便于3D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74566.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潘亮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王希杰 , 吴有亮 , 李泳江 , 石珊珊 , 崔壮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承压均流掺混的集合器和燃烧装置,该集合器将入口法兰与集合器壳体作为整体一体化加工生产,充分发挥增材制造的加工工艺优势,同时采用大圆角渐变式变径入口法兰设计,大幅提高了集合器内部流场的流动均匀性;在入口法兰与集合器身部位置设置加强筋结构,并在加强筋过渡位置采用大圆角过渡边,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承压性能;该集合器采用一种酒桶形结构,减少了推进剂腔体容积,降低了入口法兰方向的长度,便于发动机的结构布置;内部采用多排均流孔的结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集合器内流体流动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