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2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16348.2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包括:氢涡轮泵、氧涡轮泵、补氧燃烧器、补氧阀、氧主阀、氧涡轮抽气阀、氢主阀、推力室和氢涡轮抽气阀;其中,氢涡轮泵通过氢主阀与推力室管道连接;氢涡轮泵通过氢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氧主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补氧阀与补氧燃烧器的一侧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一端与氧涡轮泵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另一端通过氧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发动机系统方案,有利于发动机总体性能提升,并且有效简化氧涡轮泵密封设计复杂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同时降低氦气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0265430.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级泵级间分流的核热发动机系统,包括贮箱、多级泵、涡轮、轴系、主阀、副控阀、反应堆和推力室。本发明采用级间分流的方式,即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非最末级叶轮2a输出端流出,另一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最末级叶轮2b输出端流出。且从侧反射层7c出来的工质和从辅助加热元件7b出来的工质在集合腔7d入口处的压力几乎相等,两路工质压差的绝对值≤0.8MPa。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方案中涡轮泵轴功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涡轮泵分系统轴功的降低,提高了核热火箭发动机的室压和比冲,并填补了国内低轴功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65430.1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级泵级间分流的核热发动机系统,包括贮箱、多级泵、涡轮、轴系、主阀、副控阀、反应堆和推力室。本发明采用级间分流的方式,即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非最末级叶轮2a输出端流出,另一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最末级叶轮2b输出端流出。且从侧反射层7c出来的工质和从辅助加热元件7b出来的工质在集合腔7d入口处的压力几乎相等,两路工质压差的绝对值≤0.8MPa。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方案中涡轮泵轴功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涡轮泵分系统轴功的降低,提高了核热火箭发动机的室压和比冲,并填补了国内低轴功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841263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216348.2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包括:氢涡轮泵、氧涡轮泵、补氧燃烧器、补氧阀、氧主阀、氧涡轮抽气阀、氢主阀、推力室和氢涡轮抽气阀;其中,氢涡轮泵通过氢主阀与推力室管道连接;氢涡轮泵通过氢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氧主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氧涡轮泵通过补氧阀与补氧燃烧器的一侧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一端与氧涡轮泵管道连接,补氧燃烧器的另一端通过氧涡轮抽气阀与推力室的头部管道连接。本发明简化了发动机系统方案,有利于发动机总体性能提升,并且有效简化氧涡轮泵密封设计复杂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同时降低氦气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21247942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0492366.6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级泵级间分流的核热发动机系统,包括贮箱、多级泵、涡轮、轴系、主阀、副控阀、反应堆和推力室。本实用新型采用级间分流的方式,即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非最末级叶轮2a输出端流出,另一部分工质从多级泵的最末级叶轮2b输出端流出。且从侧反射层7c出来的工质和从辅助加热元件7b出来的工质在集合腔7d入口处的压力几乎相等,两路工质压差的绝对值≤0.8MPa。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方案中涡轮泵轴功浪费的问题,实现了涡轮泵分系统轴功的降低,提高了核热火箭发动机的室压和比冲,并填补了国内低轴功核热火箭发动机闭式膨胀循环系统方案的空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