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43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833841.X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针对伺服机构的热平衡计算,现有方法是将伺服系统看成一个温度整体,假定能源功率全部转化为发热,被油液和结构通过热容吸收并转化为温升。然而,伺服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各零部件温度差异大、工作和发热机理复杂,这种方法难以较精确地模拟其热特性。本发明将伺服系统分解为涡轮、切线泵、换热器和溢流阀等主要元器件,将各元器件分成流动节点与外壁节点,计算各个部分的热量,通过热容‑热阻(R‑C)理论建立伺服系统的热模型,热量随着液压油在伺服系统中循环流动,各节点热量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伺服系统的热平衡。

    一种在热真空环境下热防护层隔热效果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33820.8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一种在热真空环境下热防护层隔热效果的确定方法,II级火箭常工作在真空环境中,发动机附近的伺服机构等单机受真空冷环境和发动机的强热流作用,工作环境恶劣。为防止热真空环境对伺服机构等单机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采用热防护层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在热防护层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热防护层搭载试验或者理论计算获得设计所需参数,然而受研制进度与试验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搭载试验无法满足要求。本发明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了热防护层的隔热效果,为热防护衣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43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33841.X

    申请日:2016-09-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9/007

    Abstract: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热平衡确定方法,针对伺服机构的热平衡计算,现有方法是将伺服系统看成一个温度整体,假定能源功率全部转化为发热,被油液和结构通过热容吸收并转化为温升。然而,伺服系统组成零部件多、各零部件温度差异大、工作和发热机理复杂,这种方法难以较精确地模拟其热特性。本发明将伺服系统分解为涡轮、切线泵、换热器和溢流阀等主要元器件,将各元器件分成流动节点与外壁节点,计算各个部分的热量,通过热容-热阻(R-C)理论建立伺服系统的热模型,热量随着液压油在伺服系统中循环流动,各节点热量相互影响,最终达到伺服系统的热平衡。

    一种在热真空环境下热防护层隔热效果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75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833820.8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一种在热真空环境下热防护层隔热效果的确定方法,II级火箭常工作在真空环境中,发动机附近的伺服机构等单机受真空冷环境和发动机的强热流作用,工作环境恶劣。为防止热真空环境对伺服机构等单机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采用热防护层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在热防护层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热防护层搭载试验或者理论计算获得设计所需参数,然而受研制进度与试验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搭载试验无法满足要求。本发明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了热防护层的隔热效果,为热防护衣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一种航天伺服机构贴合式可穿戴热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0878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1241257.1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一种航天伺服机构贴合式可穿戴热防护方法,(1)根据航天伺服机构的产品外形及空间布局,将伺服机构后段和伺服机构前段分别进行热防护;(2)设计热防护衣;其中伺服机构后段采用结构B进行热防护,伺服机构前段采用结构A进行热防护,结构A包括旁通阀热防护块,电子盒热防护块、作动筒热防护块,壳体热防护块;结构A、结构B采用热防护材料;旁通阀热防护块、电子盒热防护块、壳体热防护块以及结构B为根据待防护部分的最小外包络确定的外包覆型结构;作动筒热防护块外形与作动筒外形相匹配且两端为开放式结构;壳体热防护块与旁通阀热防护块、电子盒热防护块、作动筒热防护块的接触部分开相应形状的窗口;(3)将结构A、结构B分别安装在伺服机构前段、伺服机构后段上。

    一种给定包络的起落架收放构型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194207.8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定包络的起落架收放构型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起落架收放构型设计领域;平面折叠撑杆式起落架在沿旋转轴法平面投影后可以转化为平面四杆机构,其中起落架主支柱转轴与上撑杆转轴构成固定的机架;主支柱转轴与下撑杆转轴构成摇杆,并在起落架放下位置达到极位。由此,起落架设计问题转化为平面四杆机构已知一单端固定的摇杆长度、摇杆极位和运动范围,对机架、上撑杆、下撑杆长进行设计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对机架未知支点的位置进行了优选,同时确定了未知两杆的长度之和;应用了椭圆两焦点到椭圆上任意一点长度之和为定值的几何特性,结合优选夹角参数,以几何绘制的方法完成收放构型设计。

    一种起落架下位锁挠度调节机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0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74691.3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一种起落架下位锁挠度调节机构,包括上锁杆、下锁杆、挡块、调节挡块和固定座;上锁杆和固定座分别安装在起落架上,上锁杆通过销轴与下锁杆形成转动连接,上锁杆和下锁杆之间留有一定角度形成挠度;挡块通过紧固件与下锁杆固定,使得挡块能够随下锁杆转动;挡块的撞击面与调节挡块的撞击面相互贴合顶住,使得下锁杆在受到外力时不会转动,从而保持挠度不变;调节挡块与固定座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调节挡块与固定座的接触面均为齿形结构,且相互啮合。本发明通过调节下位锁中挡块的位置来调整挠度值,使其达到设计值,并且在出现较大磨损时,不用更换锁杆等较大的结构件,只需更换其结构中的小挡块就可以完成其维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