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周向槽道的槽道热管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2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022907.2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带周向槽的轴向槽道热管及其连接方法,多个带周向槽的轴向槽道热管管壳通过均温接头组合成一个内部轴向槽道和蒸汽通道互相连通的异型槽道热管系统。轴向槽道热管管壳在与均温接头相连的端口处设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周向槽道,每个周向槽道与轴向槽道管壳内的轴向槽道相连导通。均温接头包括主管壳和支管壳,主管壳和支管壳内部都设有轴向槽道和周向槽道。主管壳和支管壳内的轴向槽道和周向槽道与轴向槽道热管管壳内的轴向槽道和周向槽道的尺寸完全一致。内部轴向槽道和蒸汽通道互相连通的异型槽道热管系统可替代传统的正交搭接热管系统,避免热管之间的搭接热阻,大大提高传热效率和均温效果,并降低热管布置难度。

    一种氮化硅毛细芯矩形平板毛细泵

    公开(公告)号:CN112867359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0077357.X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一种氮化硅毛细芯矩形平板毛细泵,包括:主壳、盖板、侧板、毛细芯、回液管、出气管;主壳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储液腔,下部沿纵向设置若干毛细芯安装通孔,毛细芯安装通孔顶部与储液腔连通,在储液腔底部形成并排的若干弧形凹槽,各毛细芯安装通孔底部沿周向设置若干条蒸汽槽道;毛细芯安装在主壳的各个通孔中,毛细芯顶部与储液腔中的液态工质接触;盖板安装在主壳上端面,侧板安装在主壳下部的两侧面;回液管安装在主壳上部的侧面,出气管与充装管分别安装在主壳下部两侧的侧板上。当主壳底部受热时热量通过槽道壁传给毛细芯下表面,工质受热气化通过槽道进入出气管,毛细芯中工质相变产生的毛细力驱动平板型毛细泵运行。

    一种氮化硅毛细芯矩形平板毛细泵

    公开(公告)号:CN112867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77357.X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一种氮化硅毛细芯矩形平板毛细泵,包括:主壳、盖板、侧板、毛细芯、回液管、出气管;主壳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储液腔,下部沿纵向设置若干毛细芯安装通孔,毛细芯安装通孔顶部与储液腔连通,在储液腔底部形成并排的若干弧形凹槽,各毛细芯安装通孔底部沿周向设置若干条蒸汽槽道;毛细芯安装在主壳的各个通孔中,毛细芯顶部与储液腔中的液态工质接触;盖板安装在主壳上端面,侧板安装在主壳下部的两侧面;回液管安装在主壳上部的侧面,出气管与充装管分别安装在主壳下部两侧的侧板上。当主壳底部受热时热量通过槽道壁传给毛细芯下表面,工质受热气化通过槽道进入出气管,毛细芯中工质相变产生的毛细力驱动平板型毛细泵运行。

    一种航天器用防逆流多芯毛细泵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07658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156824.7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防逆流多芯毛细泵组件,包括回液管路、储液器壳体、蒸发器壳体、主毛细芯、次毛细芯和气相出口管路;在次毛细芯伸入储液器壳体内的部分嵌入有毛细网;在回液管路伸入蒸发器壳体内的部分布置有流态调节装置。毛细网可捕捉空间微重力环境下以小液滴形式悬浮于容腔间的液态工质,并输送给次毛细芯,防止蒸发器缺液导致的系统失效;次毛细芯有利于动态支配回流工质,辅助给主毛细芯供液,并形成“热锁”,增加系统运行效率;流态调节装置在有逆流发生时,可有效锁住回液管路,防止逆流进一步向上游管路发展,防止整个系统失效的发生。本发明可有效防止空间微重力环境运行过程中系统失效问题的发生。

    一种带有周向槽道的槽道热管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022907.2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带周向槽的轴向槽道热管及其连接方法,多个带周向槽的轴向槽道热管管壳通过均温接头组合成一个内部轴向槽道和蒸汽通道互相连通的异型槽道热管系统。轴向槽道热管管壳在与均温接头相连的端口处设有多个平行布置的周向槽道,每个周向槽道与轴向槽道管壳内的轴向槽道相连导通。均温接头包括主管壳和支管壳,主管壳和支管壳内部都设有轴向槽道和周向槽道。主管壳和支管壳内的轴向槽道和周向槽道与轴向槽道热管管壳内的轴向槽道和周向槽道的尺寸完全一致。内部轴向槽道和蒸汽通道互相连通的异型槽道热管系统可替代传统的正交搭接热管系统,避免热管之间的搭接热阻,大大提高传热效率和均温效果,并降低热管布置难度。

    一种变径槽道热管及其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6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95126.8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变径槽道热管,包括多个不同截面尺寸的轴向槽道热管,多个不同尺寸的变径接头(4);通过多个不同尺寸的变径接头(4),将多个不同截面的热管连接成内部轴向槽道(2)和蒸汽通道(13)互相连通的异型热管系统;各轴向槽道热管管壳与变径接头(4)连接处密封;异型热管系统两端的两个轴向槽道热管管壳和变径接头(4)互不连接的自由端中,一个自由端上安装充装端盖(9),充装端盖(9)上开有通孔;充装管(10)插入充装端盖(9)的通孔中并固定在充气端盖(9)上;另一个自由端上安装封装端盖(11);通过充装管(10)充装汽液相变传热工质后,将充装管(10)密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