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器的差异化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0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532040.7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天光学遥感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器的差异化控温方法,包括:确定光学遥感器的光机主体所允许的不影响成像精度的最大温度梯度ΔT及光机主体所需的中心控温点T0;按照光机主体各组件受空间热环境影响程度及温度稳定性要求高低进行分类,确定分类数n,n为大于0的正整数;确定不同分类的光机主体各组件外的补偿控温回路的控温阈值,受空间热环境影响程度大且温度稳定性要求高的组件,提高控温阈值;温度稳定性要求低的组件,降低控温阈值。解决遥感器受空间热环境及各不同部件温度波动的影响,实现遥感器系统级高温度稳定性需求,实现遥感器镜头组件温度稳定性优于±0.1℃,结构组件温度稳定性优于±0.2℃。

    用于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精密控温型储液器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66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363725.7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用于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精密控温型储液器及方法,包括储液器壳体、加热装置、集液器、被动冷却毛细排液管;集液器位于储液器壳体内表面,加热装置位于储液器壳体外侧,被动冷却毛细排液管结构穿过储液器壳体,与外部流体回路系统连通;待冷却液体通过储液器时,被集液器送至被动冷却毛细排液管进行冷却。本发明采用热交换方式对储液器内部冷却,仅通过调节加热功耗实现控温功能,使储液器结构显著简化,同时可使排液管局部始终处于偏冷状态,有效防止排液管附近的气泡存在,确保储液器排出的为液相工质。储液器的集液器和导流装置采用金属薄板结构,可明显提高结构力学性能。

    一种多通道温度传感器本底噪声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7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53434.9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一种多通道温度传感器本底噪声测量系统及方法,利用热接触装置将多通道温度传感器充分热接触,使它们达到同一热平衡态,具有相同的温度;利用加热制冷装置对其进行温度调制,进一步增加个通道间信号的相关性;最后相关性分析理论构建通道间的虚拟传函,从而将传感器测量信号建立相关性联系,然后基于功率谱分析思想,解出各个温度传感器的本底噪声,达到对温度传感器各通道非相关噪声的测量目的。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构建低温度噪声环境来排除对温度传感器本底噪声测量的干扰,可以有效降低测量成本,增加测量的便捷性。

    一种用于减轻质量的航天器用大面积辐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6526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197984.2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减轻质量的航天器用大面积辐射散热装置,包括蒙皮、热管、蜂窝结构、蒙皮、石墨、蒙皮、胶粘剂、导热填料和散热涂层;所述蜂窝结构与蒙皮、蒙皮通过胶粘剂粘贴在一起,形成高刚度蜂窝板,为辐射散热装置提供力学支撑;石墨上有多个均布的通孔,胶粘剂通过石墨上均布的多个通孔将蒙皮和蒙皮牢固连接起来,形成对石墨的多点固定;热管通过导热填料与蒙皮连接,散热涂层位于蒙皮的外表面。本发明质量轻,扩热能力强,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

    一种用于减轻质量的航天器用大面积辐射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65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97984.2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减轻质量的航天器用大面积辐射散热装置,包括蒙皮、热管、蜂窝结构、蒙皮、石墨、蒙皮、胶粘剂、导热填料和散热涂层;所述蜂窝结构与蒙皮、蒙皮通过胶粘剂粘贴在一起,形成高刚度蜂窝板,为辐射散热装置提供力学支撑;石墨上有多个均布的通孔,胶粘剂通过石墨上均布的多个通孔将蒙皮和蒙皮牢固连接起来,形成对石墨的多点固定;热管通过导热填料与蒙皮连接,散热涂层位于蒙皮的外表面。本发明质量轻,扩热能力强,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

    一种星载望远镜探测系统的稳定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5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14124.5

    申请日:2024-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载望远镜探测系统的稳定性仿真方法,包括对望远镜探测系统所处轨道的热环境和系统本身进行热仿真建模;然后将热仿真数据映射至望远镜探测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行结构热变形分析和面型拟合,最终得到望远镜系统的光学元件表面面型变形量;通过将变形量代入望远镜探测系统的原始光学设计模型,进行光线追迹,基于变形前后的视轴变化量,得到望远镜探测系统的稳定性指标。本发明通过热温度场模型、光机结构模型、光学系统参数灵敏度模型之间耦合一体化仿真分析,得到望远镜的稳定性指标。并且针对焦平面进行实体建模,可使得整个望远镜探测系统的仿真指标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进一步提高仿真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