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72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45738.0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自主可变辐射面积及相变储能功能的空间辐射散热面,包括散热面本体,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充装有相变材料,且在空腔中设置有点阵骨架结构;散热面本体外部设置多个并联的冷凝管路支路,各冷凝管路支路一端分别与主蒸汽管路分流器密封连接;各冷凝管路支路另一端分别与过冷液体整流器密封连接,在每个冷凝管路支路靠近过冷液体整流器端设置有气液分离器;通过主蒸汽管路分流器和多个并联的冷凝管路支路的配合,在被散热器件的不同工作周期,自主改变蒸汽进入冷凝管路支路的数量,使有效辐射散热面面积与被散热器件的热耗情况相匹配。本发明既能减小散热面布置空间,又能自主调节有效辐射散热面面积,解决超大功率激光器散热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56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34491.1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Inventor: 杨涛 , 王小勇 , 赵慧 , 郭崇岭 , 刘伏龙 , 于峰 , 赵宇 , 赵石磊 , 高腾 , 赵振明 , 宋欣阳 , 颜吟雪 , 鲁盼 , 孔庆乐 , 夏晨晖 , 张煚 , 冯磊
IPC: F28D15/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环路热管的多点热源模块化散热装置,包括环路热管、集热板、蒸发器鞍座;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冷凝器、管路;所述集热板的一侧与多点热源接触,用于换热;另一侧与蒸发器鞍座连接后固定蒸发器,该侧表面设有槽道用于布设管路;所述集热板还用于均温;所述蒸发器鞍座与蒸发器的表面紧贴,且蒸发器鞍座与蒸发器接触面为圆柱面,蒸发器鞍座与集热板的接触面为齿槽形;所述蒸发器利用吸收的热量为环路热管提供启动热源,管路中的工质通过吸收热量后流入冷凝器;冷凝器排散热量后,所述工质流回储液器,结束一个循环,并在蒸发器的推动下再次开始循环,最终实现热源热量的收集与排散。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20772.6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陶瓷芯的平板毛细泵组件,包括储液器外壳、蒸发器底板、连接杆、主芯和副芯,主芯为中空圆环柱形结构,其一侧表面具有圆环柱形同轴凸台,凸台与储液器外壳内凸台紧密贴合,连接杆从其内穿过;副芯为中空圆环柱形结构;副芯位于储液器内,一侧与毛细芯紧密贴合,另一侧与储液器外壳顶部内表面紧密贴合。本发明的蒸发器底板与储液器底板通过连接杆相连,能够极大的提高其耐正压能力,4Mpa压力下可保证其变形量小于0.05,同时连接杆采用螺纹结构,可通过旋拧,使蒸发器底板与主芯紧密贴合,增加蒸发器与毛细芯之间的导热,同时连接杆为中空结构,可减小蒸发器相储液器漏热。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5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195085.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用桁架热管与环路热管耦合传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壳(2)、换热器芯、封装端头(1)、转接接头(4)和端盖(3);换热器壳(2)与环路热管冷凝管路之间通过盘管焊接方式耦合,换热器芯与换热器壳(2)之间通过周向翅片(11)插接方式耦合,换热器芯一端与桁架热管管壳(5)通过转接接头(4)连接,换热器芯另一端用封装端头(1)密封;换热器芯安装在换热器壳(2)内,换热器壳(2)内侧翅片与换热器芯外侧翅片(11)插接耦合,在耦合部位涂导热硅脂,换热器壳(2)两端用端盖(3)封装;换热器芯、转接接头(4)、桁架热管管壳(5)、封装端头(1)之间密封连接,构成密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8266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711363725.7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用于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精密控温型储液器及方法,包括储液器壳体、加热装置、集液器、被动冷却毛细排液管;集液器位于储液器壳体内表面,加热装置位于储液器壳体外侧,被动冷却毛细排液管结构穿过储液器壳体,与外部流体回路系统连通;待冷却液体通过储液器时,被集液器送至被动冷却毛细排液管进行冷却。本发明采用热交换方式对储液器内部冷却,仅通过调节加热功耗实现控温功能,使储液器结构显著简化,同时可使排液管局部始终处于偏冷状态,有效防止排液管附近的气泡存在,确保储液器排出的为液相工质。储液器的集液器和导流装置采用金属薄板结构,可明显提高结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4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37027.0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用耦合相变材料高散驱比环路热管装置,包括毛细泵储液器、毛细泵蒸发器、气相管路、冷凝器、相变换热器1~相变换热器n,2n根连接管路、液相管路;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路1~冷凝管路n+1;毛细泵蒸发器一端与毛细泵储液器相连,另一端与气相管路连接,气相管路另一端连接至冷凝管路1,冷凝管路1~冷凝管路n+1分别与相变换热器1~相变换热器n通过连接管路依次对应首尾相连,冷凝管路n+1另一端通过液相管路连接至毛细泵储液器。本发明能以单位蒸发器驱动功耗携带数倍以上热源热量,显著提升环路热管有效传热能力;同时辅以相变材料,应用于航天器周期性工作热源上,能进一步节约蒸发器驱动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1801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32040.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天光学遥感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器的差异化控温方法,包括:确定光学遥感器的光机主体所允许的不影响成像精度的最大温度梯度ΔT及光机主体所需的中心控温点T0;按照光机主体各组件受空间热环境影响程度及温度稳定性要求高低进行分类,确定分类数n,n为大于0的正整数;确定不同分类的光机主体各组件外的补偿控温回路的控温阈值,受空间热环境影响程度大且温度稳定性要求高的组件,提高控温阈值;温度稳定性要求低的组件,降低控温阈值。解决遥感器受空间热环境及各不同部件温度波动的影响,实现遥感器系统级高温度稳定性需求,实现遥感器镜头组件温度稳定性优于±0.1℃,结构组件温度稳定性优于±0.2℃。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28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136365.2
申请日:2020-03-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环路热管的航天遥感器制冷机散热装置,包括制冷机、环路热管,制冷机包括压缩机和膨胀机;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储液器、冷凝管路1~冷凝管路N+1、汽化管路1~汽化管路N、散热板、蒸汽管路和液体管路;蒸发器与储液器连接,通过储液器实现控温;蒸发器通过接触鞍座安装压缩机上;冷凝管路1~N+1依次安装在散热板表面;汽化管路1~N依次缠绕在膨胀机的外壁上,蒸发器通过蒸汽管路与冷凝管路1的入口相连,冷凝管路1~冷凝管路N+1与汽化管路1~汽化管路N依次首尾相连,冷凝管路N+1的出口通过液体管路与储液器相连。本发明有效的满足了制冷机中压缩机和膨胀机的散热,传热效率大幅提升,且不需要额外输入散热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20760.3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加速度环路热管,包括双储液器毛细泵、连接管路、主冷凝器、副冷凝器、热补偿器和数个蒸发单元,热补偿器和蒸发单元内均设计流体通道,热补偿器和蒸发单元间依次通过连接管路连通;双储液器毛细泵在毛细泵两侧各有一个储液器,两个储液器均与毛细泵内的毛细芯相连,液体工质通过双储液器毛细泵的储液器进入毛细芯,毛细芯受热后毛细力驱动工质循环,经由连接管路依次通过副冷凝器、热补偿器、各蒸发单元、主冷凝器,最后回到双储液器毛细泵的储液器内,完成循环。本发明的蒸发单元内的流体通道可设计为并行两条通道,可满足环路热管的主备份设计要求,以提高其可靠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