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07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48199.7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IPC: B60H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潜热型功能流体的车载疫苗运输箱控温系统及方法,包括安装在车厢上的箱体和箱体内管网、制冷机组、储液罐、循环泵、隔膜泵、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当温度过高,制冷机组制冷,储液罐中的潜热型功能流体与蒸发器换热并通过循环泵流入管网为箱体降温,降温后吸收了热量的潜热型功能流体再回流至储液罐,如此循环将箱体内温度稳定在合适温度。本发明依靠潜热型功能流体表观比热容大,相变时温度基本保持恒定,实现箱体内部精准控温并将冷量均匀传递到箱体内部,解决了现有车载疫苗运输箱不能在长途运输中有效保存疫苗的问题同时节约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10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1071429.X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多孔微差爆破振动合成计算的隧道掏槽药量设计方法,适用于城市浅埋隧道低振动精确控制爆破。步骤为:进行不同药量单孔单自由面现场爆破,测定相应振动数据,初定药量范围;拟合所选药量振动曲线函数;实测样本雷管各段延时范围;确定第二临空面形成时间ts,比较ts与所测各段雷管延时范围,确定逐孔掏槽起爆段数N;设计最优算法,以单孔拟合振动曲线为振源、以1ms为微差间隔增量,利用MATLAB程序计算N段逐孔掏槽爆破时各段延时范围内的所有可能合成振动曲线;第二临空面形成前时段中找出峰值振速不超标的最大药量作为掏槽药量。本发明与过去方法相比,在安全振速不超标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爆破药量和爆破进尺。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15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1071789.X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 重庆川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以普通非电雷管实现隧道爆破低振速精确控制的方法,适用于城市密集建筑群下的浅埋隧道爆破设计与施工。具体为:开发高段数、高精度定制非电雷管;测试各段雷管样本延时范围;综合雷管段数、每平米炮孔数、及同段炮孔数确定隧道断面爆破次数;确定最大掏槽单孔药量、循环进尺;掏槽参数设计:确定掏槽孔位置、数量,第二临空面形成时间,保证楔形掏槽同对炮孔协同作用的最大微差时间,保证相邻排后爆孔起爆安全的最大微差时间;识别各段雷管实际起爆时间及相应振速,优化辅助孔、周边孔段位设计。本发明可在城市隧道爆破施工中同时实现低振速精准控制、较高循环进尺要求,用普通雷管达到电子雷管的控制精度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14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45857.7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符合多振速要求的坐标点阵化隧道爆破药量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在被保护建构筑物密集分布区内实施隧道爆破作业,且各建构筑物的振速控制要求不同时的安全药量计算。本发明首先根据隧道线性和建构筑物形状分别建立若干独立空间坐标系;其次通过坐标变换实现不同坐标系下点的距离的计算,找出隧道上某点到各被保护建筑物的最短距离及药量容许值,对不同建筑物计算得到的药量容许值应满足其振速控制要求;最后选取各药量容许值的最小值作为隧道上该点的安全药量,进而得到隧道全程各点的安全药量,作为隧道各点单独实施爆破作业时最大单段药量的参考值。本发明对城市隧道爆破精细化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913976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510300945.X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的岩石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加载系统、加热系统、温控系统、应变系统、声发射系统,所述加热系统、温控系统、应变系统、声发射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加载系统上。所述试验方法通过将岩样放置于软体外壳内部,壳体外部环布热电阻丝,安装好温度传感器、径向和轴向应变计、声发射传感器,进行单轴压缩多通道声发射检测试验。本发明实现了模拟对不同温度环境影响下的岩石试样进行声发射测量。本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实验室内模拟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岩石类材料声发射检测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81726.6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断面掘进机施工地层竖井的支护方法,该支护方法包括:S1:掘进机持续掘进至一个支护段高时,同时下放上层吊盘和下层吊盘至支护段,随后作业人员进入下层吊盘,观察围岩完整性情况;S2:当判断围岩属于Ⅰ类或Ⅱ类围岩时,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第一支护工艺;S3:当判断围岩属于Ⅲ类围岩时,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喷射混凝土以及波纹钢管片的第二支护工艺;S4:当判断围岩属于Ⅳ、V类围岩,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波纹钢管片以及混凝土二衬的第三支护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提供灵活多变的支护工艺,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同时缩减竖井支护作业时间,提高竖井掘进机的整体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64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018577.0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保数码‑导爆管雷管混合网络安全的延时设计方法,适用于隧道或巷道爆破工程中采用数码雷管与导爆管雷管混合起爆时的爆破设计。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混合起爆网络三个安全设计原则,建立混合起爆网路单一计算模型,对混合起爆网络中所使用的导爆管雷管延期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约束条件下雷管延期时间序列计算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孔外数码雷管的毫秒延期时间计算公式,最后确定数码雷管与导爆管孔外串联结点连接方式。本发明可避免混合起爆网络出现拒爆、“串段”和破坏网络等安全隐患,提出了孔内外数码雷管毫秒延期时间定量化计算依据,对于隧道或巷道爆破工程实现两种雷管混合起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4251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013306.6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隧道智能掘进机械自动设计爆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全电脑凿岩台车工作空间的周边孔位姿参数确定方法,基于D-H法建立钻臂运动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法在各关节范围内随机取值,计算钻头可达位置;对钻头施加判别条件,计算以各种不同姿态钻孔时的最大可钻范围;建立周边孔外插角和该范围横向宽度的函数关系,在钻孔前选择最佳周边孔外插角;确定最佳孔口距及周边孔孔口坐标,结合周边孔轨迹切线确定各周边孔的外插角的水平和竖直分量,完成周边孔设计。该方法适用于电脑凿岩台车在矿山小断面岩巷进行掘进施工时,在自动钻孔定位之前,由车载计算机结合实时工况自动完成周边孔部分的爆破设计,避免偶然因素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076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18577.0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保数码-导爆管雷管混合网络安全的延时设计方法,适用于隧道或巷道爆破工程中采用数码雷管与导爆管雷管混合起爆时的爆破设计。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混合起爆网络三个安全设计原则,建立混合起爆网路单一计算模型,对混合起爆网络中所使用的导爆管雷管延期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约束条件下雷管延期时间序列计算方程,通过方程得到孔外数码雷管的毫秒延期时间计算公式,最后确定数码雷管与导爆管孔外串联结点连接方式。本发明可避免混合起爆网络出现拒爆、“串段”和破坏网络等安全隐患,提出了孔内外数码雷管毫秒延期时间定量化计算依据,对于隧道或巷道爆破工程实现两种雷管混合起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43157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11071781.3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第二临空面形成时间的楔形掏槽起爆段别设计方法,适用于城市浅埋隧道的低振动精确控制爆破。具体为:爆前实测各段雷管起爆延时范围;对比多孔微差理论合成振动曲线(不考虑第二临空面影响)与现场实测爆破振动曲线,结合现场爆破高速摄影数据分析,确定第二临空面形成的准确时间。设计此时刻前逐孔逐段起爆,此时刻后两孔同段或多孔同段起爆;由现场实验确定同段起爆孔数、同段与逐孔逐段间的最小微差间隔。基于隧道爆破现场高速摄影和振动测试,量化爆破临空面扩展、振动变化与起爆时间的关系。本发明在满足振速要求前提下,减少了掏槽孔雷管段别的使用,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第二临空面形成时间的掏槽孔起爆段别精确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