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4616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49763.4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潜热型功能流体回收余热的冰箱及除霜系统和方法,包括储液罐、除霜循环、蓄热循环、循环泵、蒸发器和压缩机上缠绕的聚集管网、湿度传感器,储液罐内有潜热型功能流体作为能量传输媒介,并通过循环泵泵送、管道传输和聚集管网换热,将压缩机的废热传送至蒸发器表面化霜,湿度传感器可通过检测蒸发器表面湿度间接控制除霜循环的开启与关闭。本发明将潜热型功能流体的能量储存和运输介质两种特性一体化,使能量供求双方在时间和强度上相匹配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实现智慧除霜,节约能源,减少耗电、低碳环保,高效换热,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718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21925.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20
Abstract: 一种基于一进多出歧管微通道的全液冷服务器,包括主板、CPU、内存条、GPU、硬盘、SSD和电源;服务器的机箱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CPU上安装有多出口歧管微通道散热器;多出口歧管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多个散热器单元,多个散热器单元共用一个第一冷却液入口;散热器单元处均设有第一冷却液出口;内存条、GPU、硬盘、SSD和电源上安有换热冷却装置;换热冷却装置上设有第二冷却液入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冷却液从第一冷却液出口流出,通过第二冷却液入口流入换热冷却装置中;冷却液由第二冷却液出口流出,并从出液口流出。本发明旨在通过优化液冷系统结构设计,提升冷却效率,降低液体流动阻力,保证冷却效果均匀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41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1551.X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G06T17/0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T7/11 , G06T7/0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冠状动脉斑块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块识别及冠状动脉斑块系统三维建模方法,包括:首先在患者OCT图像与IVUS图像上人工划分冠状动脉内外膜轮廓以及各个成分斑块的轮廓作为训练集,基于训练集通过机器学习得到冠状动脉斑块成分识别模型,实现冠状动脉斑块医学影像中斑块的有效识别;接着通过两个方向拍摄的血管造影图像得到所检测血管的三维中心线;最后基于血管中心线将识别后的二维斑块图像堆叠在一起,实现冠状动脉斑块系统的快速精准三维建模。本发明将准确再现三维血管复杂走向并精确获取各部位斑块成分及分布,为医生诊断冠状动脉斑块提供理论及数据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057279.6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36 , H01M10/054 , C01G4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原料钾盐、锰氧化物、锂盐粉末和酒精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得到预处理粉末;然后将预处理粉末进行干燥和压片处理,在马弗炉中煅烧;为了避免空气中水对于层状氧化物结构的影响,待保温结束后将烧结后样品在干燥的铜金属片上进行淬火处理,并快速转移到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在玛瑙研钵中经过研磨后得到含有锰酸钾和锰酸锂复合结构的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易重复,生产周期短,适于钾离子电池锂掺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84057.0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医院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风险预测方法,涉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技术领域,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风险预测方法包括:数据收集、遗传疾病研究、建立数学模型、风险评估和分类和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本发明通过设计关于健康情况的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覆盖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药物使用、过敏反应、过往病史、病型症状和家族病史,再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进行随机抽取来填写健康问卷,并且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将调查人员的详细病史、药物都记录在册,并进行比对和补充修正,提高了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8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9651.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F24D3/08 , F17D3/01 , F17D1/08 , F24D3/10 , F24D19/10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能量损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供一回三管系统及其热损计算方法,包括将高温生活热水管道与低温空间供热管道设置在同一个保温层里,回水管道单独运输;采用等效模型方法将已知的单管并排系统A模型和双管共壳系统B模型的热损失理论计算公式进行等效,从而获得两供一回三管系统C模型的热量损失计算。本发明采用分离布局方式,分别设置两条供水管道和一条回水管道,独立管道运输的方式减少热量传导从而降低能耗,可延用双管的生产线节约成本,可降低因一管失效以致系统整体暂停运行的投资风险。采用热阻理论计算方法进行热损计算可以使热量流动的计算思路简单、易于理解,可根据公式通过改变管道结构方式实现减小热损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028583.3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替式连续循环的烧结减污降碳系统,属于烧结过程减污降碳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烧结机布料器和点火装置之间设置干燥段,烧结矿冷却设备的热气引到干燥段,对料层进行干燥,干燥段出来的热废气在质能回收设备中进行冷凝除水后与烧结机第N段高氧高温的烟气混合,循环到烧结机点火段烟罩中助燃点火,点火装置排出的烟气依次循环到烧结机N‑1段,进行除尘、脱硫、脱硝、消除二噁英及CO、捕集CO2后排放。该系统烟气循环比例达到100%,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及CO2的排放量,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效果;同时对烧结矿冷却设备的热气及烧结机尾部高温烟气的余热进行了再利用;各段循环烟气用补氧风机进行补氧,保证了各段循环烟气的氧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5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8590.3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工序协同利用余热的烧结料层干燥系统,属于烧结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烧结机的布料器和点火装置之间设置干燥段,干燥段长为烧结机全长的5%—30%,干燥段分为N组,每组分为m区,将烧结矿冷却设备的热废气引到烧结机各组干燥段的第1区烟罩中,对干燥段进行循环干燥,对各组干燥段第m区底部风箱中出来的热废气冷凝,降温后的热废气通至烧结矿冷却设备入口继续参与冷却,冷凝水收集后供混料工序使用,同时软水经质能回收设备加热后供烧结矿余热发电系统使用。本发明对烧结矿冷却设备低温余热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烧结料层进行充分干燥,避免过湿层的形成,改善了料层透气性,回收冷凝水再利用,节约固体燃料,达到节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28583.3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替式连续循环的烧结减污降碳系统,属于烧结过程减污降碳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在烧结机布料器和点火装置之间设置干燥段,烧结矿冷却设备的热气引到干燥段,对料层进行干燥,干燥段出来的热废气在质能回收设备中进行冷凝除水后与烧结机第N段高氧高温的烟气混合,循环到烧结机点火段烟罩中助燃点火,点火装置排出的烟气依次循环到烧结机N‑1段,进行除尘、脱硫、脱硝、消除二噁英及CO、捕集CO2后排放。该系统烟气循环比例达到100%,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及CO2的排放量,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效果;同时对烧结矿冷却设备的热气及烧结机尾部高温烟气的余热进行了再利用;各段循环烟气用补氧风机进行补氧,保证了各段循环烟气的氧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879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4349.6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D53/80 , B01D53/50 , B01D53/62 , B01D53/96 , B01D53/34 , B01D53/30 , G01N9/00 , G01N3/08 , G01N25/18 , G01N21/33 , G01N33/00 , C04B38/00 , C04B33/132 , C04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和工业烟气协同进行脱硫固碳的工艺方法,涉及环保材料和工业烟气处理技术领域,脱硫固碳的工艺方法如下:将赤泥粉末与水混合得到赤泥浆液;将赤泥浆液和低温工业烟气分别从脱硫固碳反应室的顶部和底部注入;在脱硫固碳反应室底部和底部分别收集赤泥浆液和低温工业烟气,循环注入直至反应完全;过滤反应后的赤泥浆液得到脱碱赤泥;将脱碱赤泥放入干燥室中并通入中温工业烟气得到赤泥基多孔陶瓷前驱体;将赤泥基多孔陶瓷前驱体放入加热炉中并通入高温工业烟气得到赤泥基多孔陶瓷。本发明通过同时对工业烟气和赤泥进行处理,可以在实现赤泥的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进行工业烟气的脱硫固碳处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