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韧性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8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12962.2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1.0~1.6wt%,Al 8~10wt%,Mn 22~30wt%,V 0.1~1.0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方法在Fe‑Mn‑Al‑C钢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V,通过合适的固溶和较高温度的时效处理,使得κ‑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而纳米级VC颗粒在基体上可以弥散析出,起到较好的析出强化作用,并对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提高了钢的强度和韧性。所述钢的屈服强度≥1150MPa,抗拉强度≥1350MPa,‑40℃夏比冲击功KV2≥60J,密度为6.6~6.9g/cm3。

    一种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67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10454904.2

    申请日:2012-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碳纤维布预处理;步骤2、碳纤维布表面电镀铜:利用电镀的方法将铜包覆于碳纤维布表面;步骤3、按一定顺序,将镀铜的碳纤维布与钛合金片放置于模具内;步骤4、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最终得到需要形状的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布-钛合金材料复合良好,铜起到了良好的界面润湿作用,并有效阻止了钛与碳的界面反应,钛合金成分可调,碳纤维布的分布可控,碳纤维与基体结合牢固。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模量和界面结合强度,同时与钛合金相比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静态、动态压缩强度,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

    一种低骨架连通度钨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348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90548.8

    申请日:2011-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骨架连通度钨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钨铜合金的成分为:W含量为60~80%,Cu含量为20~40%。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选择钨粉的粒径;步骤2、钨粉前处理:按所制钨铜合金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出钨的质量,并依照步骤1选择的粒径称取钨粉,并对钨粉进行表面预处理;步骤3、制备复合粉末: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铜包覆钨复合粉末;步骤4、混粉:利用行星球磨机将铜包覆钨复合粉末与一定比例的铜粉进行混合;步骤5、最终烧结: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由步骤4制得的混合粉末进行烧结,得到低骨架连通度的钨铜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钨铜合金成分均匀,组织细小,导电导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同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电子封装及航空航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领域。

    一种Fe-Mn-Al-V-C超高强度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2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4382.7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Mn‑Al‑V‑C超高强度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1.2~1.8wt%,Mn22~30wt%,Al 8~10wt%,V 0.2~1.5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冷轧变形及后续退火和时效处理,使得组织中复合了位错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背应力硬化,且其强化效果互相加强,使强度显著提升。所述钢屈服强度达1500MPa,抗拉强度达1800MPa,实现高强度水平,同时延伸率保持在15%以上,密度为6.6~6.9g/cm3。

    一种提高Fe-Mn-Al-Mo-C系奥氏体低密度钢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2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7290.7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Fe‑Mn‑Al‑Mo‑C系奥氏体低密度钢强度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经冶炼和均匀化处理后得到的Fe‑Mn‑Al‑Mo‑C系钢锭进行固溶处理,随后取出进行热轧;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轧制变形处理;嘴周进行二步分级时效处理,一级时效处理:在温度为750‑950℃下,保温1‑6h,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二级时效处理:在温度为400‑600℃下,保温1‑6h,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弥散Mo2C与κ‑碳化物复合强化的Fe‑Mn‑Al‑Mo‑C系奥氏体低密度钢。通过对所述Fe‑Mn‑Al‑Mo‑C系钢在热轧固溶和冷轧变形后,进行两步分级时效处理,在奥氏体晶粒中形成细小弥散分布的位错绕过型Mo2C,与κ‑碳化物协同析出强化,显著提高了钢的强度并保持较好的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