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670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54904.2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2C49/11 , C22C49/14 , C22C47/04 , C22C47/14 , C22C47/20 , C22C101/10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碳纤维布预处理;步骤2、碳纤维布表面电镀铜:利用电镀的方法将铜包覆于碳纤维布表面;步骤3、按一定顺序,将镀铜的碳纤维布与钛合金片放置于模具内;步骤4、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最终得到需要形状的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布-钛合金材料复合良好,铜起到了良好的界面润湿作用,并有效阻止了钛与碳的界面反应,钛合金成分可调,碳纤维布的分布可控,碳纤维与基体结合牢固。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模量和界面结合强度,同时与钛合金相比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静态、动态压缩强度,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011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03358.8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22D19/00 , B22C9/04 , D06M11/83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铜包覆碳纤维布后浇铸铝合金而得到的碳纤维布-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碳纤维布预处理;步骤2、碳纤维布包覆铜:利用化学镀或电镀的方法将铜包覆于碳纤维布表面;步骤3、制备浇铸模具:制作时需按碳纤维布在铝合金内的排布要求进行制作;步骤4、熔炼铝合金并浇铸,最终得到需要形状的碳纤维布-铝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布-铝合金材料复合良好,铝合金成分可调,碳纤维布的分布可控。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模量,同时具有低密度及高的比强度,适用于建筑领域及防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88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06530.2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铜锌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为:将微米级纯钨粉以及表面包覆纯铜钨粉与微米级铜粉、锌粉经配料、混合、冷等静液挤压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等方法制备出一种相对密度在95%以上的钨铜锌合金材料。其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相对密度在95%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硬度和较高强度的钨铜锌复合材料。黄铜相对于纯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综合钨的高强度、高密度以及黄铜的高导电率、高导热率、较高强度和硬度等性能,制备出一种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电子封装及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耐高温、耐腐蚀的钨铜锌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29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109888.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1/20 , G06F30/20 , G06T5/20 , G06T5/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智能弹载计算机架构,属于导弹的精确制导技术领域,涉及智能化、高性能、小体积、低功耗综合信息处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载微小型智能计算机架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性能高、智能化的特点。本架构采用异构多芯片设计,使用DSP、FPGA和NPU三类计算芯片,可以在较低功耗下支撑弹上复杂的信息处理需求。针对弹载环境约束,通过一体化封装技术来集成多个接口芯片以及多个处理芯片,以减小体积与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109888.3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T1/20 , G06F30/20 , G06T5/20 , G06T5/0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智能弹载计算机架构,属于导弹的精确制导技术领域,涉及智能化、高性能、小体积、低功耗综合信息处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载微小型智能计算机架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性能高、智能化的特点。本架构采用异构多芯片设计,使用DSP、FPGA和NPU三类计算芯片,可以在较低功耗下支撑弹上复杂的信息处理需求。针对弹载环境约束,通过一体化封装技术来集成多个接口芯片以及多个处理芯片,以减小体积与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884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406530.2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铜锌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工艺为:将微米级纯钨粉以及表面包覆纯铜钨粉与微米级铜粉、锌粉经配料、混合、冷等静液挤压以及放电等离子烧结(SPS)等方法制备出一种相对密度在95%以上的钨铜锌合金材料。其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相对密度在95%以上,同时具有较高硬度和较高强度的钨铜锌复合材料。黄铜相对于纯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综合钨的高强度、高密度以及黄铜的高导电率、高导热率、较高强度和硬度等性能,制备出一种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电子封装及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耐高温、耐腐蚀的钨铜锌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9367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10454904.2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2C49/11 , C22C49/14 , C22C47/04 , C22C47/14 , C22C47/20 , C22C101/10 , C22C1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步骤1、碳纤维布预处理;步骤2、碳纤维布表面电镀铜:利用电镀的方法将铜包覆于碳纤维布表面;步骤3、按一定顺序,将镀铜的碳纤维布与钛合金片放置于模具内;步骤4、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最终得到需要形状的碳纤维布-钛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纤维布-钛合金材料复合良好,铜起到了良好的界面润湿作用,并有效阻止了钛与碳的界面反应,钛合金成分可调,碳纤维布的分布可控,碳纤维与基体结合牢固。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模量和界面结合强度,同时与钛合金相比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静态、动态压缩强度,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