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6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543817.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1/18 , C21D1/26 , C21D6/00 , C21D7/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2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提高低碳低合金钢强度和塑性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对含有Mo且含有V、Nb和Ti中一种以上的淬火态低合金钢依次进行回火处理、动态大变形和退火处理,得到一种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低碳低合金钢。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回火态低碳低合金钢中析出的碳化物可以在动态大变形过程中进一步细化晶粒,而在后续退火过程中细小弥散碳化物的大量析出在提供显著的第二相强化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钢塑性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43817.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1/18 , C21D1/26 , C21D6/00 , C21D7/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2 , C22C38/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提高低碳低合金钢强度和塑性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对含有Mo且含有V、Nb和Ti中一种以上的淬火态低合金钢依次进行回火处理、动态大变形和退火处理,得到一种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塑性的低碳低合金钢。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回火态低碳低合金钢中析出的碳化物可以在动态大变形过程中进一步细化晶粒,而在后续退火过程中细小弥散碳化物的大量析出在提供显著的第二相强化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钢塑性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253521.8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8/00 , C21D6/00 , C21D1/18 , C22C38/38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02 , C22C38/32 , B21B3/00 , B21B37/00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Fe‑Mn‑Al‑C系低密度钢强度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对Fe‑Mn‑Al‑C系钢件进行固溶处理然后进行轧制变形处理,轧制压下量为20%‑70%,终轧温度为500‑850℃;最后于350‑600℃保温0.5‑3h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结束后于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低密度高强度Fe‑Mn‑Al‑C系钢。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Fe‑Mn‑Al‑C系低密度高强度钢的屈服强度达1370‑1900MPa,实现超高强度水平,同时延伸率保持在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85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244545.7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材料的组成成分总质量为100%计,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W粉85~97%、Fe‑Mn‑Al‑C系预合金粉3~15%、Y2O3粉0~1%,W粉的粒径≤10μm,Fe‑Mn‑Al‑C系预合金粉的粒径≤10μm,Y2O3粉的粒径≤3μm;所述材料以纳米碳化物强化的奥氏体相合金为基体,当Y2O3含量为0时,W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上;当Y2O3含量不为0时,W和Y2O3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上。所述材料经球磨混粉、热等静压烧结和固溶时效处理后得到,具有致密度高、组织均匀、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匹配、热膨胀系数小和耐蚀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8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4545.7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材料的组成成分总质量为100%计,各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数为:W粉85~97%、Fe‑Mn‑Al‑C系预合金粉3~15%、Y2O3粉0~1%,W粉的粒径≤10μm,Fe‑Mn‑Al‑C系预合金粉的粒径≤10μm,Y2O3粉的粒径≤3μm;所述材料以纳米碳化物强化的奥氏体相合金为基体,当Y2O3含量为0时,W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上;当Y2O3含量不为0时,W和Y2O3均匀分布在所述基体上。所述材料经球磨混粉、热等静压烧结和固溶时效处理后得到,具有致密度高、组织均匀、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匹配、热膨胀系数小和耐蚀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3521.8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1D8/00 , C21D6/00 , C21D1/18 , C22C38/38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02 , C22C38/32 , B21B3/00 , B21B37/00 ,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Fe‑Mn‑Al‑C系低密度钢强度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包括:首先对Fe‑Mn‑Al‑C系钢件进行固溶处理然后进行轧制变形处理,轧制压下量为20%‑70%,终轧温度为500‑850℃;最后于350‑600℃保温0.5‑3h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结束后于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低密度高强度Fe‑Mn‑Al‑C系钢。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Fe‑Mn‑Al‑C系低密度高强度钢的屈服强度达1370‑1900MPa,实现超高强度水平,同时延伸率保持在8%以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