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4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594416.7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机的多地面测距仪选站方法,涉及航空测控通信技术领域,能够通过有效的特征提取,采用梯度提升机GBM的机器学习方法,考虑导航性能,实现了快速有效的选出定位精度和完好性都满足要求的地面测距仪。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预处理部分和实时处理部分;通过对飞行数据的特征提取,采用梯度提升机的方法进行建模,从而用训练好的模型实时处理飞行数据。在保证DME接收机跟踪能力、实时性,定位DME数目的灵活选取和导航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了DME信号对GNSS信号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96559.3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卫星导航长基线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方法,首先筛选出能通过三差检测的导航载波相位观测量,然后采用残差卡方检测法和GARCH模型对卫星观测量进行故障检测,筛选出没有故障的卫星对接收机进行卫星联合定位;由此可见,本发明采用三差检测+残差卡方检测+GARCH模型的三级质量控制方式,能够提高参与联合定位的卫星的导航载波相位观测量、码伪距观测量的质量,进而提高接收机的差分定位精度,解决长基线载波相位观测量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4817.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S19/21 , G06F18/2411 , G06F18/25 , G06N20/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卫星导航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回收火箭自主着陆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干扰检测方法,能够综合多种抗干扰检测量对不同干扰特征检测的优点,提高对欺骗干扰检测的精确性。针对卫星信号欺骗干扰的时延、功率和多普勒频移等特征,采用接收机捕获跟踪环路提取参考量作为特征集合,并采用QPSO-SVM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检测。相比于传统单种干扰检测方法,本发明在自主着陆复杂干扰环境下拥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高的检测准确度,能够确保自主着陆定位系统在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96621.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的敏捷转弯复合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由内环俯仰角速度控制器和外环攻角控制器串联得到的串级线性自抗扰复合控制器,导弹在基于串级线性自抗扰复合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敏捷转弯,为轻型武器的敏捷转弯能力提供了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作战场景中采用过顶迂回的方式攻击建筑物背面的强隐蔽目标的问题,尤其适用于轻型武器俯仰平面的敏捷转弯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933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26730.5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启发式搜索算法的多测距仪选站方法,针对多测距仪进行选站,增加了对地面测距仪工作频率的考虑,将工作频率落入约束频段范围内的地面测距仪作为备选,并在确定地面测距仪的个数和频率后,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对以水平几何精度因子(HDOP)表征的几何分布情况进行地面测距仪的补充和剔除,从而可以在选站的同时减少地面测距仪信号对GNSS造成的信号衰减,在保证地面测距仪接收机跟踪能力、实时性和导航精度的同时,尽量减少了地面测距仪信号对GNSS信号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9232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35638.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10/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无线通信和深度强化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介质激光通信光束对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发射、传播损耗、跨界面与接收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建立水‑空跨介质激光信道的数学模型;基于S1的水‑空跨介质激光信道模型,建立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智能体进行训练,达成信道增益最强的波束对准方案;基于信道增益最强的波束对准方案,完成对智能体的测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介质激光通信光束对准方法,通过强化学习预测海浪等因素导致的信道变化,实现波束对准以保持信道增益,解决跨介质通信特殊环境下无线光信道的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8764.0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惯导辅助卫星导航的天基测量装置,属于卫星导航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导航测量分系统、电源接口模块以及通信接口模块;电源接口模块接收外部电信号,向导航测量分系统提供电能;通信接口模块与外部平台进行双向通信,向导航测量分系统提供外部平台的定位解算信息和原始测量信息,以及向外部平台提供导航测量分系统的导航结果;导航测量分系统获取卫星的GNSS卫星信号、MEMS惯导数据以及外部平台提供的定位解算信息和原始测量信息,进行组合导航滤波和数据融合,得到飞行器的定位信息。本发明适用于高动态飞行的导航系统和天基测控系统,能够提高复杂动态环境下高动态接收机的精度,具有高可靠的导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322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5638.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10/8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无线通信和深度强化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介质激光通信光束对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发射、传播损耗、跨界面与接收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建立水‑空跨介质激光信道的数学模型;基于S1的水‑空跨介质激光信道模型,建立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智能体进行训练,达成信道增益最强的波束对准方案;基于信道增益最强的波束对准方案,完成对智能体的测试。本发明采用上述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水‑空跨介质激光通信光束对准方法,通过强化学习预测海浪等因素导致的信道变化,实现波束对准以保持信道增益,解决跨介质通信特殊环境下无线光信道的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135144.8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4B7/06 , H04B7/08 , H04B7/04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堆叠智能超表面使能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堆叠智能超表面使能的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的数学模型;S2、构建SIM‑ISAC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S3、设计双归一化差分梯度下降算法求解优化问题。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堆叠智能超表面使能的通感一体化波束赋形设计方法,实现下行通信和雷达目标检测,通过优化堆叠智能超表面的多层相移矩阵来最大化用户的总和速率,最小化归一化感知波束方向图与期望波束方向图之间的均方误差;基于双归一化差分梯度下降算法,解决非凸多目标优化问题,实现在二维角度域内多点期望波束成形,在通信性能方面实现可接受的权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2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062172.7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梁宵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TK‑PPP技术的大坝形变检测方法,将RTK技术与PPP技术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同时减少30min的初始化时间。本发明采用RTK区域参考网获取增强信息以修正卫星的探测误差;在解算过程中,利用多级部分整周模糊度固定技术固定模糊度,采用PPP技术建立PPP探测方程;将模糊度的固定解代入PPP探测方程,得到探测点的实际位置。本发明采用RTK技术提高定位速度的同时,因引入了PPP技术而不必布设基准站进行检测;在解算整周模糊度时采用多级部分整周模糊度固定方法,进一步缩短定位的初始化时间;在计算形变量时,引入历史数据推测当前时刻探测点的理论位置,与实际位置相比较,实现大坝形变量的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