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8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59167.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热浪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气候统计学技术,将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IAM)与多组复杂地球系统模式特征、历史观测气温特征相结合,先模拟全球年度平均态气温,再将其转化为月度、日度以及日内的全球地理网格气温。在转化过程中,仿真了地球系统模式的月度季节效应与日度平均态特征,捕捉了历史观测的日间气温异常和气温日较差特征;最后通过叠加平均态与波动态特征来模拟日度极端气温,从而模拟出与全球长期气候变化趋势相一致的区域短期热浪特征。本发明实现了IAM对区域极端气温的简化模拟,提高了IAM评估极端气候风险的能力和效率,有利于高效开展气候政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5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246312.0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大气污染防治动态博弈模型。包括:社会经济模型、环境模型以及环境经济内生模型;环境模型,包含污染物排放量函数和污染物浓度函数;环境经济内生模型,包含污染物损失函数、健康损失系数函数以及污染物减排成本函数;社会经济模型,包含目标函数、经济总产出函数、可支配产出函数以及消费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162934.5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安徽海螺信息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N3/094 , G06F18/10 , G06F18/2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多尺度信息融合的工业园区能耗集成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工业能耗多源数据,并对所述工业能耗多源数据进行基于周期配准的数据预处理;构建多源多尺度综合集成模型,其中,所述多源多尺度综合集成模型通过混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和物理经验模型融合得到;对于所述工业能耗多源数据内的大量无标签数据和少量有标签数据,采用对抗训练策略进行所述多源多尺度综合集成模型的训练;将预处理后的所述工业能耗多源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多源多尺度综合集成模型中,得到预测能耗结果,并根据复合评价因子对所述预测能耗结果进行评估。本申请通过利用多源多尺度信息,能够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对工业能耗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65050.8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F18/23213 , G06N3/006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住宅屋顶光伏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历史太阳辐照度、历史温度、历史目标需求数据和光伏容量优化影响因素,其中,所述历史目标需求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内需要安装光伏的住宅的除电动汽车外的历史电力需求数据;基于所述目标区域的历史太阳辐照度、历史温度、历史目标需求数据和所述光伏容量优化影响因素,以所述目标区域内住宅用户的年总用电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获取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基于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配置住宅屋顶光伏容量,可以为住宅用户提供更准确高效的屋顶光伏容量配置方案,提高光伏自给和就地消纳能力,避免光伏削减和大规模上网,并降低住宅用户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1278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1310709.3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能源技术关键发展路径动态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不确定性大,且不适用于具有非渐进性和爆发性的非常规能源技术预见与监测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预见和技术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非常规能源专利申请文件。根据非常规能源专利申请文件,构建非常规能源专利前引引文数据库,构建非常规能源专利前引引文矩阵,计算得到非常规能源专利引文网络中每条有向边权重。使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引文网络中的所有路径计算全路径权重。根据全路径权重,选取和存储非常规能源技术发展关键路径;根据非常规能源技术发展关键路径,进行动态监测,并输出非常规能源技术发展关键路径演变图。
-
公开(公告)号:CN117046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14230.9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地热能的碳捕集及碳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碳捕集模块、发电模块、压缩注入模块和地热模块;地热模块热源通道井口与发电模块的蒸发器的相连,采用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低温余热发电机,汽轮机组所产生的乏汽对碳捕集模块的吸收塔直接供热,利用发电模块对碳捕集装置、压缩注入模块供电,本发明将碳循环、热循环、电循环三循环耦合,能够在无外部供能条件下实现碳捕集系统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9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63912.7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析钢铁行业的技术发展路径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维度的管理信息;所述管理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工艺技术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用户信息和政策信息;根据预设管理规则分析所述管理信息,获取行业技术发展路径信息。本申请从产品信息、工艺技术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用户信息和政策信息5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充分考虑钢铁行业的特色,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科学合理、详实具体且可操作性强的系统优化与整体规划,解决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路径问题,为钢铁行业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50814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65889.7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系统及其运作方法,在整个城市设置一个监测总站,把整个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监测区域,在每个监测区域内设置一个监测分站,在每个监测区域内选择数个高层建筑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的高层建筑外侧面上竖向等距安装数只挂壁式二氧化碳传感装置;监测总站与各个监测分站、监测分站与其管辖的监测点、监测点与其管辖的挂壁式二氧化碳传感装置分别通讯连接。本发明运用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寻求出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规律,推算出环比同比、基环比、基同比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预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0160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24608.6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6 , Y02P90/84 , G06Q10/0635 , G06F17/3029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了基于多源碳数据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方法,利用碳卫星技术以及自主研发的地面固定观测技术、移动源检测技术,形成多源碳排放数据库,耦合社会经济模型和地球系统模式,建立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本发明将多源碳排放数据引入到气候变化综合评估领域,解决了气候变化综合评估中碳信息不完备和离散性问题,有效降低了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实现了社会经济模型和地球系统模式的双向、动态关联,提高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损失评估的准确性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精确度,增强了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的实际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778536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177753.0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车式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包括了排气管接口、检测管、排气流量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仪、蓄电池及手推车。在汽车停车且启动发动机的情况下,把该检测器抵于汽车车底后置的排气管出口,通过检测器内的排气流量器与气敏元件对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进行检测,具有精度高、分辨率好、量程大、体积小、机动性好、操作简便、可实时显示数据的特点,为采集与分析汽车尾气对环境影响的数据,提供了新的仪器设备。
-
-
-
-
-
-
-
-
-